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0—1644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jìn)人,字伯玉,一字在六。崇禎元年進(jìn)士,授揚(yáng)州府教授,累官至工部主事,拒媚中官張彝憲,被劾落職。十七年起兵部主事,巡視皇城。李自成破京城,投水死。
維基金鉉(1610年—1644年),字伯玉,號石齋,直隸武進(jìn)縣(今屬常州市)人,留守前衛(wèi)軍籍(屬順天府)。明末政治人物,天啟丁卯解元,聯(lián)捷崇禎戊辰進(jìn)士。崇禎末,累官兵部主事。李自成破北京,金鉉聞崇禎帝殉國,跳金水河自盡。金鉉自幼胸有大志,天啟七年(1627年)中式丁卯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年僅十八歲。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二甲進(jìn)士。改揚(yáng)州府教授。歷任國子監(jiān)博士、工部主事。因直諫被彈劾回鄉(xiāng),閉門謝客,贍養(yǎng)父母。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起用為兵部車駕司主事。李自成大順軍攻破北京之后,崇禎帝殉國,金鉉得知后,解下牙牌交給家人,便不顧家人攔阻,自投金水河。河中水淺,金鉉將頭沉入泥中自盡。大順軍盤踞大內(nèi)一月有余,其間無人為金鉉收殮。內(nèi)官遙指金水河上冠袍相告:「此金兵部也?!购髞砥涞芙疱S收殮其頭顱,配木身安葬。南明朝廷追贈金鉉太仆寺少卿,謚忠節(jié)。清朝賜謚忠潔?!?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山西翼城人,字金之。明崇禎十二年舉人,清順治三年進(jìn)士,官至河南參議。有《一經(jīng)樓集》。
人物簡介
維基王度,字式金,號文陽,山西省澤州府沁水縣人,進(jìn)士出身。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西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丙戌科二甲45名進(jìn)士,授安塞縣知縣。官至刑部郎中。
人物簡介
維基金拱敬(1612年6月5日—1661年),字翼如,號止庵,南直隸滁州人,崇禎九年丙子科第66名舉人,易三房會試第129名,殿試二甲第二十二名,戶部觀政,甲申授戶部江西司主事,乙酉升福建司郎中,入清后曾任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順治辛丑冬卒,歸葬在瑯琊鄉(xiāng)重熙洞山下的陳橋莊東160米處,俗稱為將軍墓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二金鎮(zhèn),字又鑣,號長真,宛平人。明崇禎壬午舉人。入國朝,歷官江南按察使。有《清美堂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3—1685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字秋岳,一字潔躬,號倦圃,別號金陀老圃。明崇禎十年進(jìn)士,官御史。清順治元年,授原官,后屢起屢躓,至廣東布政使,降山西陽和道,以裁缺去官。工詩。富藏書。有《劉豫事跡》、《靜惕堂詩集》、《靜惕堂詞》、《倦圃蒔植記》等。(⊙ 《清史列傳》卷七八)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曹溶,字潔躬,號秋岳,嘉興人。明崇禎丁丑進(jìn)士,官御史。入國朝,歷官戶部侍郎,降廣東布政使,再降山西陽和道??滴跷煳缗e博學(xué)鴻詞,以丁憂未赴。有《靜惕堂集》。
詞學(xué)圖錄曹溶(1613-1685) 字潔躬,一字鑒躬,號秋岳,又號倦圃。浙江秀水人。其詞為浙西詞派之先河,合情景之勝,與龔鼎孳領(lǐng)袖一時(shí)。有《靜惕堂集》。詞集名《靜惕堂詞》。
清詩別裁集字潔躬,浙江嘉興人。崇禎丁丑進(jìn)士。國朝官至戶部侍郎。著有《靜惕堂詩》?!鹬ヂ撮L于近體,秋岳長于古詩,而古詩之中,五言尤勝,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見耳。芟而薙之,是在持擇者。
槜李詩系·卷二十三溶字潔躬,號秋岳;平湖人,居秀水。崇禎丁丑進(jìn)士,由行人授御史。入本朝,以御史視學(xué)畿內(nèi),歷副都御史、戶部侍郎,外轉(zhuǎn)廣東布政使。后降補(bǔ)山西陽和道,裁缺還里。甲寅逆藩叛,閣臣薦為邊才,隨征福建,丁母憂,不受職而歸。戊午,以宏博徵,復(fù)薦修明史,俱辭不赴。乙丑八月卒,年七十三。溶天性梗直,為御史劾輔臣謝升,削籍,熊開元密參、周延儒,廷杖。溶疏白其冤。甲申為流賊所執(zhí),拷掠三晝夜,委廄中,得不死。后任副憲時(shí),遇熱審,多平反。居塞上五年,歲饑,力請賑救。生平長于經(jīng)濟(jì),未竟其用,乃獨(dú)肆力于文章,諸體雄駿,而尺牘尤多長箋小幅,人爭寶之。其詩源本少陵,蒼老之氣,一洗嫵調(diào)。與合肥龔鼎孳齊名,世稱龔曹。晚年自號鋤菜翁,筑室范蠡湖,顏曰倦圃。蒔花種竹,置酒倡和無虛日。愛才若渴,四方之士倚為雅宗者四十年。家多藏書,勤于誦覽。嘗以明季門戶紛爭,是非失實(shí),輯續(xù)獻(xiàn)徵錄六十卷。又痛崇禎朝輔相失人,著五十輔臣傳五卷。外有靜愓堂詩文集三十卷。年來予每從倦圃游,始嘆先民風(fēng)流未墜。茲錄其詩,概置巳刻者,惟取閩游集及癸亥迄乙丑之作用冠斯卷,一代鉅公,足以起衰式靡矣。
維基曹溶(1613年—1685年),字潔躬,號秋岳,晚號倦圃、鋤菜翁、金陀老人,浙江嘉興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藏書家,同進(jìn)士出身。生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崇禎九年(1636年)舉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名,崇禎十年(1637年)聯(lián)捷丁丑科第三甲第三名,官至監(jiān)察御史。明亡仕清,仍為御史,官至戶部侍郎、廣東布政使,后左遷至山西陽和道。與錢謙益、吳偉業(yè)、龔鼎孳、陳之遴并列“江浙五不肖”。曹溶歷仕明清兩朝,雖為貳臣,卻與明遺民顧炎武、屈大均交往甚密,并幫助傅山化解官司。顧炎武與曹溶交情篤厚,《靜惕堂詩集》收有曹溶酬贈顧炎武的九題十一首詩。順治十三年,朱彝尊曾于為曹溶廣東布政使的幕僚,其后又隨曹溶至山西大同??滴跷迥辏?666年)六月,曹溶時(shí)任山西按察副使,與顧炎武至雁門訪李因篤。康熙六年(1667年)秋,告老辭官,從此不再涉入仕途,曾被舉博學(xué)鴻詞科而不就。喜好宋元文人集,收藏甚廣,筑有“靜惕堂”。朱彝尊《竹垞詩話》稱曹溶“博征文獻(xiàn),集三百年名公卿手書墨跡,裝璜成冊,多至七百家?!蓖砟曜蕴栦z菜翁,筑室范蠡湖??滴醵哪辏?685年)卒。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金堡(1614-1680) 字道隱,號衛(wèi)公。浙江仁和人。后歸瞿式耜,桂林破,出家為僧,法名今釋,字澹歸,又號蔗馀、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師,駐錫韶州丹霞寺。工詩文,尤精于詞,抒興亡之感、家國之恨,語多痛切。有《遍行堂集》。詞集名《遍行堂詞》。
維基金堡(1614年—1680年9月11日),字道隱,號衛(wèi)公,法名今釋,字澹歸,號性因,浙江仁和縣(今屬杭州市)人,明末、南明政治人物,進(jìn)士出身。明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第五十二名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官山東臨清州知州。明永歷二年(1648年)授官兵科給事中。號稱「五虎」之一,以直言敢諫,被稱為虎牙。在《駁何吾騶疏》中痛斥何吾騶、黃士?。骸更S士俊在佟虜坐中見先臣子壯極刑,四十三年?duì)钤暗?,而不早死真不幸耳。后與吾騶攜手同來,為國賊乎?……若叩頭養(yǎng)甲,滿口老爺,則吾騶之禮義遜讓也。臣為太祖高皇帝而罵之,何體面之有?」明永歷四年(1650年)陳邦傅、馬吉翔一同指控金堡為「北人間諜」,遭到錦衣衛(wèi)的嚴(yán)刑拷打,腿部殘廢,被黜戍清浪衛(wèi)(今貴州省岑鞏縣境內(nèi)),因瞿式耜連上七疏營救,留居桂林。清兵攻陷桂林,金堡即削發(fā)為僧,法名今釋,字澹歸,號性因。明永歷六年(1652年)至廣州,投奔海幢寺的高僧天然禪師。后曾為尚可喜樹碑立傳《平南王元功垂范》。墓塔在廣東仁化丹霞半山中,云霧可嘉。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一如,紹興山陰人。崇禎癸未進(jìn)士,有恥廬剩草
維基金廷韶(17世紀(jì)—17世紀(jì)),字二如,浙江紹興山陰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金廷韶是崇禎十二年(1649年)浙江鄉(xiāng)試三十七名舉人,到十六年(1643年)中進(jìn)士,弘光初年撫平守備許榮祖造成的兵變。清朝軍隊(duì)逼近,他招撫兩廣,斬殺軍門董作梅和指揮鄒希賢,令軍民一如平常。。其時(shí)數(shù)萬名士兵在郊外屯駐,依賴縣內(nèi)供給,金廷韶為了預(yù)備儲糧,和軍隊(duì)約定不得強(qiáng)行取糧,否則一定處罰。之后升任驗(yàn)封主事。叛將張安攻城,廷韶帶領(lǐng)城民固守二十日才解圍,不久被曾應(yīng)麟彈劾解任,至平和時(shí)得知隆武帝在汀州被殺害,于是自殺,但獲救,于是出家。未過三十歲就滿頭白發(fā),南明滅亡二十多年后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休寧人,字伯修。明崇禎十六年武進(jìn)士。南明弘光時(shí)為將,駐鎮(zhèn)江。見朝政紊亂,棄官自浙至閩廣,最后出家為僧,居衡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河南祥符人,字金章,號蓼航。順治三年進(jìn)士,授編修,官浙江糧儲道,有政聲。卒年六十三。有《知咫堂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三王紫綬,字金章,號蓼航,祥符人。順治丙戌進(jìn)士,改庶吉士,歷官浙江督糧道布政司參政。有《咫尺堂詩集》。
清詩別裁集字蓼航,河南祥符人。順治丙戌進(jìn)士,官翰林,出為浙江糧儲道。著有《如咫堂詩集》。
維基王紫綬(生年不詳—卒年不詳),字金章,號蓼航。河南祥符(今屬開封市)人。清初政治人物。王紫綬于順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二甲第六十五名進(jìn)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弘文院編修。官至江西南贛道。工詩,有《知咫堂詩集》。
人物簡介
簡介朝鮮人,字一正,號歸川、歸溪,謚忠肅,封清陵府院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8—?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武進(jìn)人,字廓明。少負(fù)氣節(jié),曾從魯王海上。后回鄉(xiāng),師事湯之锜,年長于湯,而執(zhí)弟子禮甚謹(jǐn)。之锜卒后,居無錫,立“山居會約”,興起甚眾。有《暗修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58
【介紹】:
清漢軍正黃旗人,金玉和子。太宗崇德間從攻明錦州等地,累官正白旗漢軍副都統(tǒng),兼兵部參政。入關(guān)后,改兵部侍郎。又從攻湖南,調(diào)正黃旗漢軍副都統(tǒng)。
人物簡介
維基何運(yùn)亮(1619年—1679年),字忠寅,一字中寅,號紫屏,福建晉江人,明末政治人物,同進(jìn)士出身。大理寺評事何喬遷之孫。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癸未科進(jìn)士,選??悼h知縣。隆武元年(1645年)調(diào)任南??h知縣,升任工科給事中,晉升太仆寺少卿,后丁內(nèi)艱歸。次年八月,隆武政權(quán)亡。何運(yùn)亮服闕完后,隨即遁入空門,法名金宣,字一字,或自稱雪峰行者,與同志結(jié)詩社為事,快要死時(shí),命家人準(zhǔn)備袍笏,并說:“三十年遺臣,可見先帝于地下矣!”著有《草間集》、《詠史》、《癸甲草》等。有子何龍文。與盧若騰、陳洪謐、蔡肱明、張朝綖、吳韓起、黃錫袞、辜胤奇、丁胤甲、梁玉蕤、郭符甲、楊明瑯、沈佺期、許吉燝、史贊圣、蘇國瓓、王命岳、施顯等人并稱“魯東同朝十八名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張金度,字旭原,宣城人,順治中以舉人官邠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