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金起莘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祐二年(1242)任郢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伯高,號后林。李修己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授大宗正,以言罷,出知吉州。后以湖南提舉攝帥曹,禁其地尚鬼之俗。官至中正大夫。有《后林遺稿》、《思過錄》。
全宋詩
李義山,字伯高,號后林,豐城(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理宗淳祐間為大宗正丞,以言事出知吉州。十一年(一二五一),召為國子司業(yè)。后為湖南提舉。寶祐間,為淮東運判(明隆慶《儀真縣志》卷四)。有《后林遺稿》、《思過錄》,已佚。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九八《李后林詩》、《宋元學案》卷七二。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七六七六
李義山,字伯高,豐城(今江西豐城)人,修己子。嘉定十三年進士,授大宗正兼金部。出知吉州,淳祐九年以受贓罪削三秩,后葉夢鼎為之平反。以湖南提舉攝帥漕,禁尚鬼之俗。官至中正大夫。著有《后林遺稿》、《思過錄》。見《宋史》卷四三、四一四《葉夢鼎傳》,《宋史翼》卷二二。
鄭金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二一
鄭金,淳祐間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金似孫,字叔肖,號蘭庭,蘭溪(今屬浙江)人。之焱(淳祐七年進士)子。少工舉子業(yè),文科既廢,遂一意于詩。事見《吳禮部集》卷一六《金蘭庭詩后題》。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人,字叔肖,號蘭庭。少雋敏強記,工舉子業(yè)。為詩清新警拔,有思致,善諷切人,又傲俗寡交。好使酒,多與人忤。
金聞剛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祐六年(1246)任臨江軍知軍。淳祐八年(1248)任常德府知府。寶祐三年(1255)任太府寺丞。寶祐五年(1257)任兩浙西路提舉常平等事。寶祐五年(1257)任江南東路提舉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子方。理宗寶祐間鄉(xiāng)舉,官黔江縣令。宋亡不仕,歸隱東園。精性理之學。有《東園集》、《四詠吟編》等。
全宋文·卷八○九二
金若洙,字子方,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受業(yè)于程若庸,精性理之學。寶祐間鄉(xiāng)舉,后官黔江縣令。宋亡不仕,歸筑東園,隱讀其間。所著有《東園集》、《四詠吟編》、《性理字訓集文》。見《萬姓統(tǒng)譜》卷六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南渡后寓居婺源,字古談。理宗寶祐四年進士。授無錫知縣。嘗移書責賈似道誤國,不報,遂歸隱終老。文天祥、陳宜中、陸秀夫皆稱譽其為人。有《隱意集》。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厲文翁,字圣錫,號小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以太府少卿兼知臨安府。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知紹興府。二年,改知慶元府。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再知紹興府、臨安府(《寶慶四明志》卷一)。景定元年(一二六○)為兩浙制置使。二年,除沿海制置使、知慶元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致仕(《宋史·宰輔表》三)。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四九。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9 【介紹】: 宋潼川人,字逢原,一字叔剛。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諸子百家之言。知蒲江縣,后通判太平州,改福州。理宗初政,上書極論當時危亡之征。知慶元府,為沿海制置使,募水軍,造戰(zhàn)艦,蓄糧食。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自建康至池州一帶,列寨置屋,屯戍兵力。度宗時,任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
全宋詩
姚希得(?~一二六九),一字逢原,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授小溪主簿。調嘉定府司理,知蒲江縣,通判太平州、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遷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歷江西提刑,知靜江府、慶元府、建康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遷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咸淳五年卒。有《橘州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全宋文·卷七七二三
姚希得(?——一二六九),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歷知盤石、蒲江,通判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遷太府寺丞,知大宗正丞,進秘書丞。出為提舉江西常平,改提刑,知靜江府。召為秘書少監(jiān),遷宗正少卿兼權給事中。出為兩淮宣撫司判官,知慶元府。召為工部尚書,改刑部,為沿江制置使兼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兼淮西總領。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以言罷。起知潭州,辭。咸淳五年卒。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德洪。宋嚴州淳安人,字長翁。理宗淳祐間進士。歷官金部員外郎。與時多忤。元兵入臨安,抗節(jié)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0—1303 【介紹】: 名一作功嘉葛剌思。元吐蕃朵甘斯旦麻人。幼從西天竺古達麻失利傳習梵文經典,得其法要。世祖中統(tǒng)間,以帝師八思巴薦,見世祖。至元末,以不容于時相桑哥,謫潮州。桑哥敗,還大都。后為成宗禱疾,賜與甚厚,詔分御前校尉十人為之導從。
神僧傳·卷第九
國師膽巴者。一名功嘉葛剌思。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從西天竺古達麻失利。傳習梵秘得其法要。世祖中統(tǒng)間帝師八思巴薦之。時懷孟大旱。世祖命禱之立雨。又嘗咒食投龍湫。頃之奇花異果涌出波面。取以上進。世祖大悅。樞密副使月的迷失鎮(zhèn)潮。而妻得奇疾。膽巴以所持數珠加其身即愈。又嘗為月的迷失言異夢。及已還朝期后皆驗。元貞間海都犯西番界。成宗命禱于摩訶葛剌神。已而捷書果至。又為成宗禱疾遄愈。賜予甚厚。且詔分御前校尉十人為之導從。成宗北巡。命膽巴以象輿前導。過云川語諸弟子曰。此地有靈怪恐驚乘輿當密持神咒以厭之。未幾風雨大至。眾咸驚懼惟幄殿無虞。復賜碧鈿杯一。大德七年夏卒?;蕬c間追號大覺普惠廣照無上膽巴帝師。
補續(xù)高僧傳·譯經篇
膽巴。此云微妙。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孤。依季父。聞經聲止啼。年十五六。精通顯密諸部。世祖居潛邸。聞西國有綽理哲瓦道德。遣使迎之。時綽瓦已歿。廓丹大王。以師應命。既至。上問曰。師之佛法。比叔何如。對曰。吾叔佛法如大海水。吾所得舌點而已。上笑顧左右曰。種性不凡。遂禮以為師。王公以下。皆秉戒師。宿具靈心。咒語精密。凡有禱祈。感應之疾。如風馳電卷。不可思議。時懷孟大旱。咒之立雨。嘗咒食投龍湫。頃之。奇華異果。涌出波面。取以上進。樞密副使月的迷失鎮(zhèn)潮。其妻得奇疾。百方無效。師但咒數珠以加其身。不知病之去也。元貞間。海都犯西番界。成宗謀于師。咒之而捷。又以咒水。起上于垂死。上北狩。師象輿在前。過云州。語弟子曰。此地有靈怪。上至必有薄警。當以咒勝之。后果風雨暴至。眾咸震懼伏草中。獨行幄無少挫撓。初相哥。受師戒。繼為帝師門人。為人豪橫自肆。師責而不悛。繇是銜之。逮登相位。懼師讜直。因譖之于上。師遂有潮陽之行。相哥既以罪誅。上患股。召師還京。建師子吼道場。七日于內殿。而上愈。言及相哥。師以宿業(yè)為對。上以國用不足。欲徵稅于僧。師奏曰。昔成吉思皇帝。有國之日。疆土未廣。尚免僧徵。今四?;焱Hf邦入貢。豈因微利而棄成規(guī)。倘蠲其賦。則身安志專。庶可勤修報國。上悅而止其事。乙未。被詔住大護國仁王寺。癸卯夏示疾。上遣醫(yī)候視。師笑曰。色身有限。藥豈能留。但問左右。今何時。曰。日午矣。即斂容端坐而逝。上聞悲悼。賜沉檀眾香。結塔茶毗?;鸷箝_視。頂骨不壞。舍利不知其數。建塔仁王寺。西域秘密之教。以大持金剛為始祖。累傳至師。益顯著。故有金剛上師之稱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2—1303 【介紹】: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吉父。少有經世志,博覽群書。及壯,知向濂、洛之學,事同郡王柏,從登何基之門,專治朱熹之學。咸淳七年,襄樊圍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經過地方、洋面等,悉與后來元朝海運路線相符。德祐初,起為史館編校,不就。宋亡,隱金華山中,訓迪后學。晚居仁山下,學者稱仁山先生。卒謚文安。有《大學疏義》、《論語集注考證》、《通鑒前編》和《仁山集》等。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吉甫,蘭溪人??な?。辟長釣臺書院,有《仁山集》。
全宋文·卷八二五四
金履祥(一二三二——一三○三),字吉父,號次農,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人。師事同郡王柏,又從何基游,絕意進取。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館編校召,力辭不就。宋亡,家居不仕,寄情嘯詠。晚歲筑居仁山之下,學者稱為仁山先生。著有《通鑒前編》二十卷、《大學章句疏義》二卷、《論語孟子集注考證》十七卷、《書表注》四卷、《仁山文集》六卷(以上均存)等。元大德七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見柳貫《故宋史館編校仁山金公行狀》(《柳待制文集》卷二○),章贄《仁山金文安公傳略》(《仁山文集》卷五附),《元史》卷一八九有傳。
金九萬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景定四年(1263)任秘書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3—1306 【介紹】: 宋元間杭州錢塘人,字一枝,號蓀璧,又號積慶山人。宋末為縣令,入元不仕,隱居鳳篁嶺。工詞章書畫。性高亢,不愿為人下筆,故傳世者少。
全宋詩
金應桂,字一之,號蓀璧,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受知賈似道(《佩楚軒客談》)。曾知縣事,宋亡隱居風篁嶺。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四、《兩浙名賢錄》卷四八。
全宋文·卷八二八七
金應桂(一二三三——?),字一之,號蓀璧(一作壁),又號積慶山人。臨安府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宋末為縣令。入元隱居西湖南山風篁嶺,筑蓀璧山房。書學歐陽詢,畫學李公麟,當時目為「二絕」。見《畫史會要》卷三、《繪事備考》卷七、《宋季忠義錄》卷一四及所題《薛道祖三帖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單庚金(一二三九~一三○五),字君范,剡(今浙江嵊縣)人。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預兩浙鄉(xiāng)薦,以母喪不出。十年,就禮部別試見黜,隨歸剡源晦溪山中,自號晦溪處士。元大德九年卒,年六十七。事見《剡源文集》卷一六《單君范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