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金玉錦繡(金玉錦繡)
指珍貴華美之物。戰(zhàn)國策·秦策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朞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説當(dāng)世之君矣!’”
《國語辭典》:金玉良言  拼音:jīn yù liáng yán
比喻珍貴的勸告或教誨。《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一一回:「鄒太爺一看苗頭不對(duì),趕緊陪著笑臉道:『老哥哥教導(dǎo)的話,句句是金玉良言?!弧挂沧鳌附鹗佳浴?、「金石之言」、「金玉之言」。
《國語辭典》:金石良言  拼音:jīn shí liáng yán
比喻珍貴的勸告或教誨?!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九回:「叔公教的,都是金石良言,務(wù)必一一記了,不可有負(fù)栽培?!挂沧鳌附鹩窳佳浴埂?/div>
《國語辭典》:金玉滿堂(金玉滿堂)  拼音:jīn yù mǎn táng
形容極為富有?!独献印返诰耪拢骸附鹩駶M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下》:「王長史謂林公:『真長可謂金玉滿堂?!弧?/div>
《國語辭典》: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拼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外表像金玉般華美,內(nèi)里卻盡是破棉絮。形容外表美好而內(nèi)質(zhì)破敗。明。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醲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國語辭典》:金玉之言  拼音:jīn yù zhī yán
比喻珍貴的勸告或教誨?!缎咽篮阊浴>砣?。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房德謝道:『恩相金玉之言,某當(dāng)終身佩銘?!弧挂沧鳌附鹩窳佳浴?。
《漢語大詞典》:金璇(金璿)
猶金玉。比喻牢固長久。《敦煌曲子詞·感皇恩》:“龍樓鳳闕喜云連。人爭(zhēng)唱:福祚比金璿?!?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金璿,猶金玉,比其堅(jiān)貞也?!?
《國語辭典》:滿堂(滿堂)  拼音:mǎn táng
整個(gè)廳堂。如:「她精湛的演出,獲得滿堂喝采?!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府?dāng)下滿堂嬉笑,一片寒暄?!?/div>
《國語辭典》:鏗鏘(鏗鏘)  拼音:kēng qiāng
擬聲詞。形容清脆悅耳的聲音?!稘h書。卷八一。張禹傳》:「禹將崇入后堂飲食,婦女相對(duì),優(yōu)人筦弦鏗鏘極樂,昏夜乃罷。」《紅樓夢(mèng)》第五三回:「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當(dāng),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div>
《國語辭典》:符節(jié)(符節(jié))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門關(guān)卡的一種憑證。用竹、木、玉、銅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各取其一,使用時(shí)相合以為憑。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調(diào)兵時(shí)用為憑證?!吨芏Y。地官。掌節(jié)》:「門關(guān)用符節(jié),貨賄用璽節(jié)。」唐。元結(jié)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節(jié)我所持?!?br />2.形容相符合、吻合?!睹献印kx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國語辭典》:雕琢  拼音:diāo zhuó
1.刻鏤。《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雖萬鎰,必使玉人雕琢之?!?br />2.修飾文詞?!段倪x。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也作「雕瑑」。
《漢語大詞典》:玉府
(1).周禮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禮·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齊則共食玉。” 賈公彥 疏:“玉府以玉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
(2).泛指收藏寶物的府庫。文獻(xiàn)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br />(3).指道觀、仙府、仙宮。 唐 武平一 《奉和幸白鹿觀應(yīng)制》詩:“玉府凌三曜,金壇駐六龍?!?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本玉府仙姝,豈偶凡夫俗子。” 清 洪升 《長生殿·聞樂》:“早離卻玉府清嚴(yán),一任珮搖風(fēng)影,衣動(dòng)霞光,小步紅云墊。”
(4).道家的藏書之所。后亦泛指書庫。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賚看講啟》:“莫測(cè)天文,徒觀玉府?!?br />(5).指高潔的襟懷。 唐 杜甫 《暮春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玉府標(biāo)孤映,霜蹄去不疑。” 仇兆鰲 注:“此備言其道術(shù)過人。玉府,比其操潔;霜蹄,比其才敏?!?/div>
《國語辭典》:將將(將將)  拼音:jiāng jiāng
剛剛好,恰好?!独蠚堄斡洝返谝话嘶兀骸竼枺骸鹤龆?,就將將的不多不少嗎?』說:『定的是二十斤,做成了八十三個(gè)?!弧?/div>
《國語辭典》:將將(將將)  拼音:qiāng qiāng
1.擬聲詞。形容鐘鼓聲?!对娊?jīng)。小雅》:「鼓鐘將將,淮水湯湯?!?br />2.聚集的樣子。《荀子。賦》:「道德純備,讒口將將。」《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時(shí)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br />3.高大、壯碩的樣子?!对娊?jīng)。大雅。綿》:「乃立應(yīng)門,應(yīng)門將將?!?/div>
《漢語大詞典》:鳴珰(鳴璫)
指首飾。金玉所制,晃擊有聲,故稱。 唐 裴思謙 《及第后宿平康里》詩:“銀缸斜背解鳴璫,小語偷聲賀玉郎?!?前蜀 韋莊 《怨王孫》詞:“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璫,繡衣長?!?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于玉:“有四麗人,斂袵鳴璫,給事左右?!?/div>
《漢語大詞典》:寶勝(寶勝)
古代婦女首飾名。剪綵為勝,飾以金玉,有人勝、方勝、花勝、春勝等。 唐 崔日用 《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yīng)制》詩:“金屋瑤筐開寶勝,花箋綵筆頌春椒?!?宋 楊萬里 《秀州嘉興館拜賜春幡勝》詩:“綵幡耐夏宜春字,寶勝連環(huán)曲水紋?!?元 薩都剌 《漢宮早春曲》:“金環(huán)寶勝曉翠濃,梅花飛入 壽陽宮 。”
《漢語大詞典》:鏘洋(鏘洋)
亦作“ 鏘羊 ”。
(1).德音,美好的名聲。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怊悵餘徽,鏘洋遺烈?!?劉良 注:“鏘洋,德音也。” 王闿運(yùn) 《常公神道碑》:“鏘洋遺烈,悽愴圖徽。”
(2).金玉碰擊發(fā)聲。 唐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鏘洋鳴玉佩,灼爍耀金蟬。” 宋 王禹偁 《繳連壽寧節(jié)功德疏表》:“鐘梵鏘洋于四水,香花煥耀于六街?!?br />(3).泛指發(fā)出美好的樂聲。 唐 薛元超 《奉和同太子監(jiān)守違戀》:“欲應(yīng)重輪曲,鏘洋韻《九韶》?!?br />(4).喻指文辭華麗,韻律優(yōu)美。 金一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質(zhì)實(shí)者忌其野,鏘洋者防其淫。”
(5).廣大、盛多貌。 唐 黃滔 《御試良弓獻(xiàn)問賦》:“今吾皇播聲教以鏘洋,濬恩波而浩汗?!?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海內(nèi)之士,懷觚握槧之倫,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