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路宿
露宿。住宿在野外。路,通“ 露 ”。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 禹 蹙洪水,身親其勞,澤行路宿,過門不入。” 漢 焦贛 《易林·損之蠱》:“乘牛逐驥,日暮不至,路宿多畏,亡其騂騅?!?/div>
《國語辭典》:打獵(打獵)  拼音:dǎ liè
到郊野獵取禽獸?!冻蹩膛陌阁@奇》卷七:「玄宗大奇,明日要出咸陽打獵,就請張果同去一看?!?/div>
《漢語大詞典》:野燎
于野外縱火燒草。 南朝 陳 徐陵 《新亭送別應(yīng)令》詩:“野燎村田黑,江秋岸荻黃?!?唐 盧綸 《和金吾裴將軍使往河北宣慰因訪張氏昆季舊居兼寄趙侍郎趙卿拜陵未回》:“古原收野燎,寒笛怨空鄰。” 明 何景明 《秋思賦》:“野燎闃以無煙兮,嗟何草之不黃?!?/div>
《漢語大詞典》:野蕪(野蕪)
野外叢生的草。 唐 元季川 《泉上雨后作》詩:“誰是畹與畦,瀰漫連野蕪?!?/div>
分類:野外叢生
《國語辭典》:野餐  拼音:yě cān
1.帶著食物到郊外食用。如:「今天天氣好,最適合去郊外野餐?!?br />2.一種便于攜帶的餐點。如:「我們帶了野餐去踏青。」
《漢語大詞典》:散放
(1).發(fā)放。《清會典事例·戶部·賑饑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縣 河 水漫淹,當經(jīng)降旨先行撫恤,賞給一月口糧,加恩給賑兩箇月,七分次貧并六分極貧民,加恩給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資口食?!?br />(2).謂在野外放牧。《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浠水望城鄉(xiāng)的生產(chǎn)規(guī)劃》:“養(yǎng)牛,要逐步改變過去常年散放習(xí)慣?!?/div>
《漢語大詞典》:野堠
古代野外標記里程的土壇。 元 周伯琦 《紀行詩》:“市樓風(fēng)策策,野堠霧冥冥?!?/div>
《國語辭典》:野炊  拼音:yě chuī
在野外生火做飯。如:「我們經(jīng)常利用假日到山上露營野炊?!?/div>
《漢語大詞典》:野幕
野外的帳篷。左傳·哀公六年:“使 毛 遷 孺子 於 駘 。不至,殺諸野幕之下,葬諸 殳冒淳 ?!?/div>
分類:野外帳篷
《漢語大詞典》:野膳
(1).指村野之人的飯食。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農(nóng)談止穀稼,野膳惟藜藿。”
(2).野外吃的飯食。 唐 杜甫 《軍中醉歌寄沉八劉叟》:“野膳隨行帳,華音發(fā)從伶。”
(3).指野味。 宋 梅堯臣 《寄滁州歐陽永叔》詩:“山蔬採筍蕨,野膳獵麏麋?!?/div>
《漢語大詞典》:野祀
在野外祭祀。宋書·禮志四:“況 亮 ( 諸葛亮 )德范遐邇,勛蓋季世,興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而蒸嘗止於私門,廟象闕而莫立,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也?!?/div>
《漢語大詞典》:露次
止宿野外。后漢書·獻帝紀:“壬申,幸 曹陽 ,露次田中?!?span id="5thdwnp" class="book">《晉書·元帝紀》:“及 西都 不守,帝出師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露次者,出宿于野,上無屋宇。”新唐書·孔緯傳:“時羣臣露次 盩厔 ,為盜剽脅,衣囊略盡?!?/div>
分類:止宿野外
《國語辭典》:鄉(xiāng)野(鄉(xiāng)野)  拼音:xiāng yě
野外偏僻的地方。如:「他喜歡在幽靜的鄉(xiāng)野居住?!?/div>
《國語辭典》:野葬  拼音:yě zàng
一種印度葬法。將死者棄于野林中,任禽獸分食而盡。
《漢語大詞典》:野屯
在野外駐扎。 宋 張耒 《大禮慶成賦》:“列次之士,野屯之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