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5詞典 3分類詞匯 122
《漢語大詞典》:贈刀(贈刀)
晉書·王覽傳:“初, 呂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謂 祥 ( 王祥 )曰:‘茍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祥 固辭,強之乃受。 祥 臨薨,以刀授 覽 ( 祥 弟 王覽 )曰:‘汝后必興,足稱此刀?!?覽 后奕世多賢才,興於 江 左矣?!焙笫酪蛞浴百浀丁睘橘澰S別人堪負重任,前程遠大之典。晉書·王導(dǎo)王悅等傳贊:“ 恬 恂 踵德,副 呂虔 之贈刀?!?清 錢謙益 《〈王氏族譜〉序》:“耆老扶杖于鄉(xiāng)國,英少彯纓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贈刀之遺休,樹槐之餘蔭也?!币嘧鳌?贈寶刀 ”、“ 贈虔刀 ”。 唐 李白 《贈華州王司士》:“知君先負廟堂器,今日還須贈寶刀?!?明 張煌言 《馬爾毓職方改署幕府騎兵參軍未免牢落戲贈》:“國破蘭香已半消,侯門誰復(fù)贈 虔 刀。”
《國語辭典》:廊廟材(廊廟材)  拼音:láng miào cái
1.建筑廊廟的木材。《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br />2.能擔(dān)負國家重責(zé)大任者。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韋庶子皇甫郎中〉詩:「上無皋陶伯益廊廟材,的不能匡君輔國活生民?!?/div>
《漢語大詞典》:機任(機任)
機要重任。 漢 蔡邕 《鼎銘》:“制詔尚書 朱穆 ,立節(jié)忠亮,世篤爾行,虔恪機任,守死善道,不幸而卒,朝廷閔焉?!?span id="igdvn2u"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劉放傳》“帝獨召 爽 與 放資 俱受詔” 裴松之 注引《世語》:“ 放 資 久典機任, 獻 肇 心內(nèi)不平?!?/div>
《國語辭典》:柱臣  拼音:zhù chén
國家的重臣?!逗鬂h書。卷五七。劉陶傳》:「斯實中興之良佐,國家之柱臣也。」《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廢帝昏悖,猜畏柱臣。」
《漢語大詞典》:榮寄(榮寄)
光榮的寄托。指重任。 唐 皎然 《贈李中丞洪》詩:“深沉閫外略,奕世當(dāng)榮寄?!?/div>
《漢語大詞典》:選付(選付)
謂選出賢良之人,付以重任。 唐 韓愈 《唐故相權(quán)公墓碑》:“其在 山 南、 河 南,勤于選付,治以和簡,人以寧便?!?宋 司馬光 《賜歐陽修辭免恩命不允詔》:“朕所選付,卿宜體識?!?/div>
分類:賢良重任
《漢語大詞典》:柱棟(柱棟)
屋柱與棟梁。喻指承擔(dān)重任之材。《太平御覽》卷一八七引 漢 桓譚 《新論》:“王公大人則嘉得良師明輔,品庶凡民則樂畜仁賢哲士,皆國之柱棟,而人之羽翼?!?/div>
《漢語大詞典》:廊廟志(廊廟志)
擔(dān)負朝廷重任的志向。指參政的心愿。晉書·王羲之傳:“吾素自無廊廟志?!?隋 王通 中說·禮樂:“在山澤而有廊廟之志,非 太公 之都 磻溪 ,則 仲尼 之宅 泗 濱也?!?/div>
《漢語大詞典》:柬寄
選拔并委以重任。 宋 歐陽修 《賜外任臣寮進奉乾元節(jié)銀絹馬敕書》:“汝夙以敏材,膺于柬寄,及此奉觴之節(jié),載陳任土之儀?!?/div>
分類:選拔重任
《漢語大詞典》:機繩(機繩)
機軸繩墨。比喻機要重任。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太尉增封第二表》:“身薄施厚,感厲愈深。遂負機繩之託,猥集衡梁之任?!?胡之驥 注:“言機軸繩墨之託也?!?/div>
《漢語大詞典》:獎寄
賞識并委以重任。 唐 元稹 《祈雨九龍神文》:“大懼茲歲患成于人,以羞陛下之奬寄?!?宋 范仲淹 《謝傳宣表》:“竊念臣素乏才策,誤膺奬寄,經(jīng)制西事,三年于茲。”
分類:賞識重任
《漢語大詞典》:弘器
大才。能擔(dān)負重任之才具。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周侯 於 荊州 敗績還,未得用。 王丞相 與人書曰:‘雅流弘器,何可得遺!’” 唐 鄭余慶 《左仆射賈躭神道碑》:“凡歷數(shù)使,賓待益重,奇才愈茂,弘器日彰,天下士君子推公為棟梁?!?/div>
《漢語大詞典》:鈞輔(鈞輔)
鈞軸和宰輔。指國家政務(wù)重任。亦指擔(dān)負國家政務(wù)重任的人。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年:“久玷鈞輔,物議沸騰,豈惟有妨賢路,實亦深負陛下所以委任責(zé)成之意。”
《漢語大詞典》:干佐(幹佐,榦佐)
謂主管某項事務(wù)的輔佐官員。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鄧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冠摧履決,藍縷帶索,何肎與俗人競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br />榦佐:指能擔(dān)負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則 皞 、 頊 、 夏 、 商 所闓置”自注:“上選卿尹,則非敬忌擇人之道,下撰榦佐,則非庶慎罔知之義,此 魏 晉 以來之積弊,而 殷 法已為其前導(dǎo)?!?
《漢語大詞典》:輇樸(輇樸)
謂淺薄樸拙不堪重任的人。 清 黃景仁 《秋日讀書不疏園贈主人汪實夫》詩:“苦將輇樸塵齒牙,何異蹄涔比天塹?!?清 黃景仁 《雪中飲四照樓即席呈程端立學(xué)政》詩:“愛攜賓從宴清暇,不廢輇樸偕追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