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2分類詞匯 4
《國語辭典》:中衣  拼音:zhōng yī
1.古代穿在祭服、朝服內(nèi)的里衣?!抖Y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反坫,繡黼丹朱中衣?!固???追f達(dá)。正義:「中衣,謂以素為冕服之里衣。」
2.穿在小衣之外、大衣之內(nèi)的近身衣物。三國魏。繁欽定情〉詩:「何以結(jié)愁悲?白絹雙中衣?!埂都t樓夢》第三四回:「襲人聽說,便輕輕的伸手進(jìn)去,將中衣褪下。」
《漢語大詞典》:中單(中單)
亦作“中禪”。
(1).古時朝服、祭服的里衣。 南朝 齊 王儉 《公府長史朝服議》:“并同備朝服。中單、韋舃率由舊章。”隋書·禮儀志六:“公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中單也?!?span id="dackcj6" class="book">《漢書·江充傳》“ 充 衣紗縠襌衣” 唐 顏師古 注:“若今之朝服中襌也?!?br />(2).泛指汗衫。太平御覽卷四○三引 晉 虞預(yù) 《會稽曲錄》:“民有弟用兄錢者,未還之,嫂詣 弘 訴之, 弘 賣中單為叔還錢。”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卷中:“汗衫,蓋三代之襯衣也。曰中單。 漢高祖 與 楚 交戰(zhàn),歸帳中,汗透,遂改名汗衫?!?/div>
《漢語大詞典》:裼裘
(1).古行禮時,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裘。非盛禮時,以此為敬。禮記·檀弓上:“ 曾子 襲裘而弔, 子游 裼裘而弔。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大夫也,為習(xí)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 孔穎達(dá) 疏:“袒去上服以露裼衣,則此裼裘而弔是也?!?span id="i1jhevn" class="book">《禮記·喪大記》“弔者襲裘” 漢 鄭玄 注:“始死,弔者朝服裼裘如吉時也。小斂則改襲而加武與帶絰矣。”
(2).泛指袒露里衣。形容不拘禮儀。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使迴而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清 昭槤 嘯亭雜錄·張鳳陽:“ 納蘭太傅 、 高江村 等款待賓客, 鳳陽 裼裘露頂,忝踞上位,其結(jié)交也如此?!?/div>
《國語辭典》:紲袢(紲袢)  拼音:xiè pàn
夏天穿的里衣?!对娊?jīng)。鄘風(fēng)。君子偕老》:「蒙彼縐絺,是紲袢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