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半偈

相關人物
釋迦牟尼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一〈序品〉
今者三界大導師,座上跏趺入三昧,獨處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動如須彌,世間一切梵天魔,莫能警覺如來定。此界他方凡圣眾,悉知調(diào)禦住于禪,廣設無邊微妙供,奉獻能仁最勝德。六欲諸天來供養(yǎng),天華亂墜遍虛空,十善報應無價香,變化香云百寶色,遍覆人天無量眾,雨雜妙寶獻如來;香氣氛氳三寶前,百千妓樂臨空界,不鼓自鳴成妙曲,供養(yǎng)人中兩足尊。十八梵眾雨天華,及雨雜寶千萬種,梵摩尼珠妙瓔珞,眾寶嚴飾天妙衣,大寶華幢懸勝幡,持以供養(yǎng)牟尼尊。無色界天雨寶華,其華廣大如車輪,雨微細香滿世界,供養(yǎng)三昧難思議。龍王、修羅、人非人,奉獻所感珍妙寶,各以供養(yǎng)天中人,樂聞最勝菩提道。時薄伽梵大醫(yī)王,善治世界煩惱苦;師子頻伸三昧力,六種震動遍三千,以此覺悟諸有緣,于此無緣了不覺。隨彼人天應可度,見佛種種諸神通,瞻仰月面牟尼尊,以凈三業(yè)皆云集。如來能以無緣慈,饒益眾生成勝德。胸臆放此大光明,名諸菩薩不退轉。如無盡時七日現(xiàn),熾然照曜放千光,世間所有諸光明,不及一佛毛孔光;無量無礙大神光。遍照十方諸佛?,如來福智皆圓滿,所放神光亦無比,其光赫弈如金色,遍照十方諸國土。大圣金光影中現(xiàn),悉見世間諸色像,三千大千諸世界,所有一切諸山王,四寶所成妙高山,雪山、香山、七金山,目真鄰陀、彌樓山,大鐵圍山、小山等,大海、江、河及浴池,無數(shù)百億四大洲,日、月、星、辰眾寶宮,天宮、龍宮、諸神宮,國邑、王宮、諸聚落,如是光中悉顯現(xiàn)。又現(xiàn)如來往昔因,積功累德求佛道:如來昔在尸毗國,會居尊位作人王,國界珍寶皆充盈,常以正法化于世,慈悲喜舍恒無倦,能舍難舍趣菩提。割身救鴿嘗無悔,深心悲湣救眾生。時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攝心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舍全身;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劫超生死苦。昔為摩納仙人時,布發(fā)供養(yǎng)然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超于生死海。昔為薩埵王子時,舍所愛身投餓虎,自利利他因緣故,十一劫超生死因。流水長者大醫(yī)王,平等救護眾生故,濟魚各得生天上,天雨瓔珞來報恩。七日翹足贊如來,以精進故超九劫。昔為六牙白象王,其牙殊妙無能比,舍身命故投獵者,求佛無上大菩提?;蜃鲌A滿福智王,施眼精進求佛道。又作金色大鹿王,舍身精進求佛道。為迦尸國慈力王,全身施與五夜叉。又作大國莊嚴王,以妻子施無吝惜?;驗樽钌仙砥兴_,頭目髓腦施眾生,如是菩薩行慈悲,皆愿求證菩提道。佛昔曾作轉輪王,四洲珍寶皆充滿,其足千子諸眷屬,十善化人百千劫,國土安隱如天宮,受五欲樂無窮盡。時彼輪王覺自身,及以世間不牢固,無想諸天八萬歲,福盡還歸諸惡道;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及電光。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未得解脫超彼岸,誰有智者樂輪回?唯有出世如來身,不生不滅常安樂。如是難行菩薩行,一切悉現(xiàn)金光內(nèi)。又此光中現(xiàn)八塔,皆是眾生良福田:凈飯王宮生處塔,菩提樹下成佛塔,鹿野園中法輪塔,給孤獨園名稱塔,曲女城邊寶階塔。耆阇崛山般若塔,庵羅衛(wèi)林維摩塔,娑羅林中圓寂塔。如是世尊八寶塔,諸天龍神常供養(yǎng),金剛密跡、四天王,晝夜護持恒不離。若造八塔而供養(yǎng),現(xiàn)身福壽自延長,增長智慧眾所尊,世出世愿皆圓滿。若人禮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議,二人獲福等無差,速證無上菩提道。如是三世利益事,于此光中無不見。十方佛土諸菩薩,神通游戲眾靈仙,萬億國土轉輪王,尋此光明普云集,各以神力來供養(yǎng),雨如意寶奉慈尊。諸天妓樂百千種,不鼓自然出妙音,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薰于大會,寶幢無數(shù)諸瓔珞,持以供養(yǎng)人中尊。
典故
相關人物
釋迦牟尼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上》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華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shù)百尺,屢經(jīng)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謂之菩提樹焉。莖干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雙。

例句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李群玉 法性寺六祖戒壇

《國語辭典》:釋迦(釋迦)  拼音:shì jiā
1.印度一氏族名。佛陀釋迦牟尼是此一族人。
2.佛祖釋迦牟尼的簡稱。參見「釋迦牟尼」條。
3.參見「釋迦果」條。
《國語辭典》:釋迦佛也惱下蓮臺(釋迦佛也惱下蓮臺)  拼音:shì jiā fó yě nǎo xià lián tái
蓮臺,蓮花形的佛座。釋迦佛也惱下蓮臺比喻忍無可忍。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一折:「這家私虧煞俺爺娘生受來,我便是釋迦佛也惱下蓮臺。」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休道是濁骨凡胎,便是釋迦佛也惱下蓮臺?!?/div>
《國語辭典》:釋迦果(釋迦果)  拼音:shì jiā guǒ
一種水果。果肉乳白色、柔軟帶膠狀,味道甜美,果實中有三十到六十粒黑色帶光亮的種子。其外形有多角形的疣狀凸起,似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故稱為「釋迦果」。
《國語辭典》:釋迦牟尼(釋迦牟尼)  拼音:shì jiā móu ní
梵語?ākyamuni的音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俗名悉達多,生于西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并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jīng)過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jīng)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后繼續(xù)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后,他被稱為佛陀。并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西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
《國語辭典》:釋氏(釋氏)  拼音:shì shì
釋迦牟尼佛姓釋迦氏,故稱為「釋氏」。后亦指佛教?!稌x書。卷七七。何充傳》:「于時郗愔及弟曇奉天師道,而充與弟準崇信釋氏?!?/div>
《漢語大詞典》:釋梵(釋梵)
(1).指 釋迦 。 南朝 梁 劉潛 《平等剎下銘》:“釋梵奪其聲光,日車貶其輪照。”參見“ 釋迦 ”。
(2).帝釋和梵天。佛經(jīng)中天的名稱。 前蜀 貫休 《送盧舍人》詩之三:“君不見釋梵諸天壽億垓,天上人間去復來?”
《國語辭典》:釋迦(釋迦)  拼音:shì jiā
1.印度一氏族名。佛陀釋迦牟尼是此一族人。
2.佛祖釋迦牟尼的簡稱。參見「釋迦牟尼」條。
3.參見「釋迦果」條。
《國語辭典》:長老(長老)  拼音:zhǎng lǎo
1.年長者的通稱。《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見其長老而敬禮之?!?br />2.佛教用語:(1)對戒臘高的比丘之尊稱。也稱為「上座」。(2)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長老在法堂上高叫:『兩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賠房奩,斷送鶯鶯與他為妻。』」《西游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br />3.基督教長老會中的執(zhí)事者。多由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擔任。
《漢語大詞典》:四世
(1).四代。《書·畢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 孔 傳:“言公勉行德,能勤小物,輔佐 文 武 成 康 四世?!?span id="ck7lmtr" class="book">《禮記·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孔穎達 疏:“四世,謂上至高祖,以下至己,兄弟同承高祖之后為族兄弟,相報緦麻,是服盡於此,故緦麻服窮,是四世也。”論語·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邢昺 疏:“言君之政令,及於大夫,至今四世矣。謂 季文子 、 武子 、 悼子 、 平子 也?!?br />(2).佛教語。指所謂圣世( 釋迦 在世時代)、正世( 釋迦 滅后一千年間)、像世(次一千年間)、末世(次一萬年間)。
《國語辭典》:迦葉(迦葉)  拼音:jiā yè
Kasyapa
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的簡稱。參見「摩訶迦葉」條?!段饔斡洝返谄呋兀骸溉鐏碛址Q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div>
《國語辭典》:八字  拼音:bā zì
星命家將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配干支,以推斷一生的禍福吉兇,稱為「八字」?!独镎Z徵實。卷中下。算八字》:「以人所生年、月、日,合看生剋制化,旺相休囚,取立格局,推人壽夭貴賤,百不失一二,時尚未加時也。故唐有《珞琭子三命一卷》,宋有徐子平,精其法并其生時參合之,謂之八字?!乖?。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莫不是八字兒該載著一世憂,誰似我無盡頭?!?/div>
《國語辭典》:釋子(釋子)  拼音:shì zǐ
佛教的出家人。唐。顧況 尋僧詩二首之二:「彌天釋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獨自行。」《西游記》第二九回:「小僧是唐朝釋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經(jīng)?!?/div>
《國語辭典》:龍樹(龍樹)  拼音:lóng shù
古印度佛教大師的法號。初期中觀派的代表,主張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窮舉歸納的方式,證明實體論的謬誤。他的思想和論證方法,成為后來大乘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西藏人以他為大乘六莊嚴之一,在漢地尊他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論》、《七十空性論》等。
《國語辭典》:本師(本師)  拼音:běn shī
1.傳授自己學業(yè)或技能的老師?!妒酚?。卷八○。樂毅傳。太史公曰》:「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br />2.佛教徒以釋迦牟尼佛為根本教導者,故尊稱為「本師」。
《國語辭典》:菩提樹(菩提樹)  拼音:pú tí shù
植物名:(1)??崎艑?,大喬木。葉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長尾狀銳尖,邊緣波狀。隱頭果扁圓形。也稱為「覺樹」、「思惟樹」。(2)田麻科菩提樹屬,落葉喬木。葉為不等邊心臟形或廣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帶白色茸毛。七月葉腋生細長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開黃褐色花?;ê蠼Y圓形果實。核果可做念佛珠,植株供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