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迦文
釋迦牟尼 亦稱 釋迦文佛 ,省稱 迦文 。 南朝 齊 王融 《法門頌啟》:“ 迦文 啟圣,道冠百靈。” 明 屠隆 《曇花記·郊游點(diǎn)化》:“我不參禪不説法,終日醺醺醉麯糵。假饒撞著老 迦文 ,當(dāng)頭一棒便打殺。” 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蒼雪》詩:“ 迦文 開十誦,廣舌演四部。”
《漢語大詞典》:魔軍(魔軍)
(1).佛教故事, 釋迦 成道時(shí),惡魔 波旬 來侵害,佛家稱其所率之軍為魔軍。 唐 王勃 《釋迦佛賦》:“莫不魔軍振動(dòng),法界奔驚。”
(2).泛指由魔鬼組成的軍隊(duì)。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扶箕詩》:“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
(3).猶魔君。怪物。常用作詈詞。 元 楊暹 《西游記》第五本第十五出:“那魔軍來時(shí),你著他入房來,我料持他?!?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一折:“這一伙魔軍,又無甚功勛,卻著他畫戟朱門……羊馬成羣?!?br />(4).指調(diào)皮搗蛋者。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誰家的小魔軍,兩三番迤逗人?!?/div>
《漢語大詞典》:迦維(迦維)
(1).佛祖誕生地“ 迦維羅衛(wèi) ”的省稱。魏書·釋老志:“ 釋迦 即 天竺 迦維衛(wèi)國 王之子。 天竺 其總稱, 迦維 別名也?!?span id="7xf1geb" class="book">《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是以 如來 利見 迦維 ,託生王室。” 李善 注引《瑞應(yīng)經(jīng)》:“菩薩下當(dāng)世作佛,託生 天竺 迦維羅衛(wèi)國 。”
(2).指 釋迦佛 。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弘 洙 泗 之風(fēng),闡 迦維 之化?!?/div>
《國語辭典》:青目  拼音:qīng mù
垂青照拂的意思。參見「青眼」條?!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竿砩妹汕嗄?,一日地主之誼也不曾盡得,如何便要去?」《紅樓夢》第二十四回:「既肯青目,這是十五兩三錢有零的銀子,便拿去置買東西。」
《國語辭典》:傳燈錄(傳燈錄)  拼音:chuán dēng lù
書名。宋僧道原著,三十卷。記釋迦以來諸祖相傳的脈絡(luò),并錄其法語,因其成書于宋真宗景德元年,故又名《景德傳燈錄》。為襌宗史的著作。
《漢語大詞典》:九劫
(1).謂成佛所經(jīng)歷的漫長劫難。 南朝 梁 沈約 《釋迦文佛像銘》:“能仁奚感,將唯妙法。駐景上天,降生右脇。始出四門,終超九劫?!?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忘身論》:“昔王子投身,功踰九劫;刳肌貿(mào)鳥,駭震三千?!?span id="oq61wng" class="book">《生經(jīng)·墮珠著海中經(jīng)》:“我等世尊,從無數(shù)劫精進(jìn)不懈,不拘生死五道之患……超越九劫,自致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br />(2).指 釋迦 成佛的現(xiàn)在世。相傳 釋迦 于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現(xiàn)在世)成佛。法苑珠林卷十三:“十一劫是未來,八劫是過去,今 釋迦佛 當(dāng)?shù)诰沤賰?nèi)成佛。”參見“ 中劫 ”。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觀時(shí)間概念之一。相當(dāng)于世界產(chǎn)生、發(fā)展、衰朽、滅亡(成、住、壞、空)中的一個(gè)階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見大智度論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合二十中劫?!?/div>
《漢語大詞典》:釋種(釋種)
(1).佛教創(chuàng)始者 釋迦牟尼 是古 印度 釋迦 族人,簡稱為“釋種”。后亦泛指佛教信徒。 唐 虞世南 《破邪論序》:“既學(xué)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調(diào)高,實(shí) 釋 種之梁棟,人生之羽儀者也?!?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游》詩引:“萬姓歸佛,盡為 釋 種,如河入海,無復(fù)水名?!?br />(2).即 塞 種。古族名。公元前第二世紀(jì)以前分布于今 伊犁河 流域及 伊塞克湖 附近一帶,前第二世紀(jì)前期因 大月氏 人西遷,侵入其地,一部分南下征服 罽賓 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者后與新侵入的 烏孫 人混合。漢書·張騫傳“ 月氏 已為 匈奴 所破,西擊 塞 王” 唐 顏師古 注:“塞,音先得反。 西域 國名,即佛經(jīng)所謂 釋 種者。塞、釋聲相近,本一姓耳?!?/div>
《國語辭典》:大迦葉(大迦葉)  拼音:dà jiā yè
釋迦牟尼的大弟子。全名為「摩訶迦葉波」。曾經(jīng)代替釋迦統(tǒng)領(lǐng)眾僧,而有第一祖師之稱。對于佛法的流傳,有極大的功勞。
《國語辭典》:涅槃經(jīng)(涅槃經(jīng))  拼音:niè pán jīng
佛教經(jīng)典。有大乘、小乘兩部,分述釋迦在入涅槃前的傳法遺言及修道狀況。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兩種。
《漢語大詞典》:道牙
佛牙。相傳 釋迦 圓寂后,留下四顆佛牙。后用以喻指修道之功德。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道牙期日就,塵慮乃冰釋。” 唐 金獻(xiàn)貞 《海東故神行禪師碑》:“灌法水於神器,長道牙於心田?!?/div>
《國語辭典》:孔佛  拼音:kǒng fó
孔子與釋迦。如:「孔佛學(xué)說影響東方社會(huì)很大?!?/div>
分類:孔子釋迦
《漢語大詞典》:浴佛日
謂農(nóng)歷四月八日 釋迦 誕生日。參見“ 浴佛 ”。
《國語辭典》:浴佛  拼音:yù fó
用香湯灌拭洗佛像的儀式。在印度原可每日舉行,在中國則成為佛誕節(jié)獨(dú)特的宗教活動(dòng)。
《漢語大詞典》:吉祥草
(1).佛經(jīng)中傳說 釋迦佛 成道時(shí) 吉祥童子 所獻(xiàn)之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諸天導(dǎo)引菩薩起行,離樹三十步,天授吉祥草,菩薩受之。”
(2).草名。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莖貼地面。葉細(xì)長,叢生莖上,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夏秋間開花,紫紅色。漿果球形,紅色??煞N庭院,供玩賞。根和全草入藥。
(3).艾的別名。 宋 陶谷 清異錄·藥譜:“福德綿、吉祥草、草師婆,皆謂艾也?!?/div>
《漢語大詞典》:鹿野苑
佛教地名。在 中天竺 波羅奈國 。 釋迦 成道后,始來此說四諦之法,度 憍陳如 等五比丘,故名 仙人論處 。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三:“此處仙人園 鹿野苑 ,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zhuǎn)十二行法輪?!?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上:“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於世,自從 鹿野苑 中,直至於 跋提河 ,演説苦空無我無量妙義?!?/div>
《漢語大詞典》:五百羅漢(五百羅漢)
佛教語。常隨 釋迦 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十誦律卷四:“今日世尊與五百羅漢入 首波城 ?!?span id="we605zb"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來 將五百羅漢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币徽f為參加第一次結(jié)集或第四次結(jié)集的五百比丘。參閱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羅漢名號碑》。今寺廟羅漢殿多供奉“五百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