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宿瘤采桑

相關(guān)人物
宿瘤
 
齊閔王


《列女傳》卷六《辯通傳·齊宿瘤女》
宿瘤女者,齊東郭采桑之女,閔王之后也。項(xiàng)有大瘤,故號曰宿瘤。初,閔王出游,至東郭,百姓盡觀,宿瘤女采桑如故,王怪之,召問曰:「寡人出游,車騎甚眾,百姓無少長皆棄事來觀,汝采桑道旁,曾不一視,何也?」對曰:「妾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觀大王?!雇踉唬骸复似媾?,惜哉宿瘤!」女曰:「婢妾之職,屬之不二,予之不忘,中心謂何,宿瘤何傷?」王大悅之曰:「此賢女也?!姑筌囕d之,女曰:「賴大王之力,父母在內(nèi),使妾不受父母之教,而隨大王,是奔女也,大王又安用之?」王大慚,曰:「寡人失之?!褂衷唬骸肛懪欢Y不備,雖死不從?!褂谑峭跚矚w,使使者加金百鎰,往聘迎之,父母驚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見王,則變?nèi)莞灰娮R也,請死不往?!褂谑侨绻剩S使者,閔王歸見諸夫人,告曰:「今日出游,得一圣女,今至斥汝屬矣?!怪T夫人皆怪之,盛服而衛(wèi),遲其至也,宿瘤,駭,宮中諸夫人皆掩口而笑,左右失貌,不能自止,王大慚曰:「且無笑不飾耳。夫飾與不飾,固相去十百也?!古唬骸阜蝻椗c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dú)十百也!」王曰:「何以言之?」對曰:「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也。昔者堯舜桀紂,俱天子也。堯舜自飾以仁義,雖為天子,安于節(jié)儉,茅茨不剪,采椽不斲,后宮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數(shù)千歲,天下歸善焉。桀紂不自飾以仁義,習(xí)為苛文,造為高臺深池,后宮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時(shí)也。身死國亡,為天下笑,至今千馀歲,天下歸惡焉。由是觀之,飾與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dú)十百也。」于是諸夫人皆大慚,閔王大感,立瘤女以為后。出令卑宮室,填池澤,損膳減樂,后宮不得重采。期月之間,化行鄰國,諸侯朝之,侵三晉,懼秦楚,立帝號。閔王至于此也,宿瘤女有力焉。及女死之后,燕遂屠齊,閔王逃亡,而弒死于外。君子謂宿瘤女通而有禮。詩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勾酥^也。

例句

宿瘤采桑,漆室憂葵。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采桑(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span>,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span>。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敌?/a>》:“《樂苑》:‘《採?!?/span>,羽調(diào)曲。又有《楊下採?!?/span>?!?span id="yk7ef2v" class="book">《採桑》本清商西曲也?!?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
《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br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span>, 晉 清商西曲。羽調(diào)。 唐 有大曲?!眳⒁姟?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杜預(yù)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div>
《漢語大詞典》:采桑子(採桑子)
詞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span>或《楊下採桑》。 南朝 后主 作詞名《採桑子傳》,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羅敷媚》《丑奴兒》。雙調(diào)四十四字。
唐 教坊大曲有《采?!?/span>,截取一“遍”單行,后用作詞牌。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平韻。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攤破采桑子》,一名《攤破丑奴兒》,六十字;《促拍采桑子》,一名《促拍丑奴兒》,五十字;皆平韻。 宋 詞《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兒慢》,九十字,多平仄互葉。
《漢語大詞典》:采桑子(採桑子)
詞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span>或《楊下採桑》。 南朝 后主 作詞名《採桑子傳》,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羅敷媚》、《丑奴兒》。雙調(diào)四十四字。
唐 教坊大曲有《采?!?/span>,截取一“遍”單行,后用作詞牌。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平韻。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攤破采桑子》,一名《攤破丑奴兒》,六十字;《促拍采桑子》,一名《促拍丑奴兒》,五十字;皆平韻。 宋 詞《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兒慢》,九十字,多平仄互葉。
《漢語大詞典》:采桑度(採桑度)
樂府清商曲名。參見“ 採桑 ”。
《漢語大詞典》:采桑(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span>,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敌?/a>》:“《樂苑》:‘《採桑》,羽調(diào)曲。又有《楊下採?!?/span>?!?span id="s8beehi" class="book">《採?!?/span>本清商西曲也?!?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
《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br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span>, 晉 清商西曲。羽調(diào)。 唐 有大曲。”參見“ 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杜預(yù)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div>
《漢語大詞典》:條桑(條桑)
(1).猶言采桑。《詩·豳風(fēng)·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yuǎn)揚(yáng),猗彼女桑。” 馬瑞辰 通釋:“條乃‘挑’之叚借……《箋》云‘枝落之采其葉’者,采亦取也,正訓(xùn)條桑為取桑。”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九:“后十五載,詣主人,問所生兒何在,曰:‘因條桑為斧傷而死。’” 唐 皇甫冉 《送鄭二之茅山》詩:“犬吠雞鳴幾處,條桑種杏何人?”
(2).借指桑樹。 清 魏源 《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詩之七:“明農(nóng)賦《豳風(fēng)》,斧斨不得歸……植杖不我語,月上條桑西?!?/div>
分類:桑樹采桑
《國語辭典》:陌上桑  拼音:mò shàng sāng
樂曲名。漢樂府民歌。漢代著名的民間敘事詩。內(nèi)容敘述一個(gè)官吏戲弄一位采桑女子,而遭嚴(yán)詞拒絕的故事。全篇充滿真摯情感及優(yōu)美詞句。也稱為「日出東南隅行」、「艷歌羅敷行」。
《漢語大詞典》:桑蠶(桑蠶)
(1).采桑養(yǎng)蠶。漢書·五行志中之下:“皇后桑蠶以治祭服,共事天地宗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資治通鑒·漢王莽始建國二年》:“嬪婦桑蠶、織紝、紡績、補(bǔ)縫?!?清 唐甄 潛書·宗孟:“ 堯 舜 之治無他,耕耨是也,桑蠶是也,雞豚狗彘是也?!?br />(2).吃桑葉的蠶。通稱家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蠶桑傳入之始:“女聞其言,密求其種,以桑蠶之子置帽絮中?!?宋 范成大 《上元紀(jì)吳中節(jié)物排諧體三十二韻》:“桑蠶春繭勸,花蝶夜蛾迎。”
《漢語大詞典》:桑婦(桑婦)
采桑養(yǎng)蠶的婦女。列子·說符:“臣笑鄰之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 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之三:“桑婦宵興,農(nóng)夫野宿。” 唐 韓愈 《潮州祭神文》之二:“歲且盡矣,稻不可以復(fù)種,而蠶不可以復(fù)育也。農(nóng)夫桑婦,將無以應(yīng)賦稅繼衣食也。”
《國語辭典》:躬?! ?span id="tjltsz2" class='label'>拼音:gōng sāng
古代后妃親自采桑,藉以鼓勵(lì)并重視蠶事?!抖Y記。月令》:「后妃齊戒,親東鄉(xiāng)躬桑?!?/div>
《漢語大詞典》:桑姑
采桑女子。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四:“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div>
分類:采桑女子
《漢語大詞典》:桑律
采桑養(yǎng)蠶的時(shí)令。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蕤賓五月》:“麥隴移秋,桑律漸暮。蓮花泛水,艷如 越 女之腮;蘋葉漂風(fēng),影亂 秦 臺之鏡?!?/div>
《國語辭典》:條桑育(條桑育)  拼音:tiáo sāng yù
一種采桑養(yǎng)蠶的方法。將葉肉豐厚、葉梗細(xì)長的桑葉均勻排列,使桑葉保持新鮮及蠶座通風(fēng)。如:「農(nóng)家養(yǎng)蠶多使用條桑育以節(jié)省人力。」
《漢語大詞典》:鳪衣
北周 和 隋 時(shí)皇后采桑時(shí)所穿的翟衣,色黃。隋書·禮儀志六:“皇后衣十二等。其翟衣六……采桑則服鳪衣?!?span id="qbbfzeh"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王禮九》:“﹝ 后周 制﹞后服十又二等,其翟衣六……採桑則服鳪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