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72,分13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愛酒揚雄
噀酒(又作:成都酒 ...)
尊酒論文(又作:把酒論文 ...)
齊山詩酒
酒船香(又作:酒中浮 ...)
耽酒尉
燕歌易酒
酒海吞鯨(又作:酒中鯨)
白衣送酒(又作:陶令酒 ...)
斗酒百篇(又作:斗酒百詩篇)
杖頭沽酒物(又作:杖頭飲酒 杖懸酒錢)
酒中蛇(又作:酒誤蛇)
杯酒勸長星
杯酒英雄
尊酒相逢
典故
愛酒揚雄

相關人物
揚雄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85~
雄以病免,復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剐坌Χ粦?/span>

例句

醉酒揚雄宅,升堂子賤琴。 杜甫 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典故 
成都酒
  
巴噀火
 
噀雨巴
 
西南噀酒

相關人物
欒巴


《太平廣記》卷十一〈神仙十一·欒巴〉~76~
欒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時太守躬詣巴,請屈為功曹。待以師友之禮。巴到(到原作陵,據明鈔本改),太守曰:「聞功曹有道,寧可試見一奇乎?」巴曰:「唯?!辜雌阶?,卻入壁中去,冉冉如云氣之狀。須臾,失巴所在,壁外人見化成一虎,人并驚。虎徑還功曹舍。人往視虎,虎乃巴成也。后舉孝廉,除郎中,遷豫章太守。廬山廟有神,能干帳中共外人語,飲酒,空中投杯。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風舉帆,行各相逢。巴至郡,往廟中,便失神所在。巴曰:「廟鬼詐為天官,損百姓日久,罪當治之。以事付功曹,巴自行捕逐,若不時討,恐其后游行天下,所在血食,枉病良民?!关熞灾囟\,乃下所在,推問山川社稷,求鬼蹤跡。此鬼于是走至齊郡,化為書生,善談五經,太守即以女妻之。巴知其所在,上表請解郡守往捕,其鬼不出。巴謂太守:「賢婿非人也,是老鬼詐為廟神。今走至此,故來取之?!固卣僦怀觥0驮唬骸赋鲋跻??!拐?zhí)毓P硯設案,巴乃作符。符成長嘯,空中忽有人將符去,亦不見人形,一坐皆驚。符至,書生向婦涕泣曰:「去必死矣。」須臾,書生自繼符來至庭,見巴不敢前。巴叱曰:「老鬼何不復爾形?!箲暭幢銥橐回?,叩頭乞活,巴教殺之,皆見空中刀下,貍頭墮地。太守女已生一兒,復化為貍,亦殺之。巴去還豫章,郡多鬼,又多獨足鬼,為百姓病。巴到后,更無此患,妖邪一時消滅。后征為尚書郎,正旦大會,巴后到,有酒容,賜百官酒,又不飲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詔問巴。巴曰:「臣鄉(xiāng)里以臣能治鬼護病,生為臣立廟。今旦有耆老,皆來臣廟中享,臣不能早飲(明鈔本、陳校本飲作委)之,是以有酒容。臣適見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為爾救之。非敢不敬,當請詔問,虛詔抵罪?!鼓税l(fā)驛書問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須臾,有大雨三陣,從東北來,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氣。后一旦,忽大風雨,天地晦冥,對坐不相見,因失巴所在。尋聞巴還成都,與親故別,稱不更還。老幼皆于廟中送之。云:去時亦風雨晦冥。莫知去處也。
《后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欒巴〉~2722~
唐·李賢注引《神仙傳》曰:「巴為尚書,正朝大會,巴獨后到,又飲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詔問巴,巴頓首謝曰:『臣本縣成都韨失火,臣故因酒為雨以滅火。臣不敢不敬?!辉t即以驛書問成都,成都荅言:『正旦大失火,食時有雨從東北來,火乃息,雨皆酒臭?!缓蠛鲆坏┐箫L,天霧晦暝,對坐皆不相見,失巴所在。尋問之,云其日還成都,與親故別也。」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列傳上·樊英〉~2722~
嘗有暴風從西方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挂蚝飨蚴?,乃令記其日時??秃笥袕氖穸紒?,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從東起,須臾大雨,火遂得滅」。于是天下稱其術蓺。
典故
尊酒論文
 
渭北春天樹
 
把酒論文
 
重與細論文
 
渭樹江云
 
相逢樽酒
 
俊逸鮑參軍
 
江南渭北
 
吟渭北
 
杜陵尊酒
 
樽酒論詩
 
白也無敵
 
江東思渭北
 
江東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東
 
尊酒懷李白

相關人物
杜甫
 
李白
 
鮑照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白也詩無數】,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豪邁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重與話斯文】。
典故
與客攜壺
 
簪黃菊
 
醉插花
 
雁影涵秋
 
齊山高興
 
齊山詩酒
 
齊山詩妙
 
把菊滿斗簪
 
齊山杜牧

相關人物
杜牧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二〈九日齊安登高【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嘆落暉【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牛山何必獨沾衣】。
典故
持螯手
 
持蟹螯
 
把蟹螯
 
持蟹
 
持霜螯
 
酒船香
 
左手持蟹螯
 
酒中浮
 
手持蟹螯
 
蟹螯杯
 
憶蟹螯
 
拍浮酒池
 
身世酒杯中
 
霜螯持
 
畢卓杯
 
左持蟹螯
 
把蟹螯杯
 
浮拍池中
 
一生長拍浮
 
左右持螯白
  
畢君拍浮
  
持螯拍浮
   
霜螯左手池
 
蟹螯左手池
 
一杯持兩螯
 
左持螯,右持杯
 
左持蟹,右持杯
 
左傾醪,右持螯
 
左釃酒,右持螯食

相關人物
畢卓

參考典故
甕下眠


《藝文類聚》卷四十八〈職官部四·吏部郎〉~862~
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曰:「畢卓,字茂世,新蔡人,少亦放達。泰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閒取酒飲,掌酒者不察,執(zhí)而縛之。郎往視之,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卓遂引主人宴于甕側,取醉而去。卓常謂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span>
《晉中興書》卷七〈陳留阮錄〉~429~
畢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達,為胡母輔之所知。太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間取酒飲之。掌酒者不察,謂是盜執(zhí)而縛之,郎往視,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卓遂引主人燕于甕側,致醉而去。卓常謂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span>
《晉書》卷四十九〈畢卓列傳〉~38~
卓嘗謂人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辜斑^江,為溫嶠平南長史,卒官。

例句

金罍幾醉烏程酒,鶴舫閒吟把蟹螯。 羊士諤 憶江南舊游二首之二

典故  
漢飛將
   
醉尉呵
  
醉尉嗔
   
龍城守
  
灞陵老將
 
灞亭誰畏李將軍
 
耽酒尉
 
犯夜醉歸
 
呵止故將軍
 
輕鞭犯夜
 
亭逢李廣騎
 
小尉呵
 
夜行觸尉
  
醉尉怒呵
 
灞陵故將軍
 
困醉尉
 
輕鞍犯夜
 
亭逢李廣
 
醉尉呵李廣

相關人物
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頃之,家居數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閒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43~
數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何故也!」宿廣亭下。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是以名聲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鄰國』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于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jié)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箯V在郡,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數歲不入界。

簡釋

故將軍:指舊時之將軍,或喻失勢之人。宋陸游《余為成都帥師參議成將軍漢卿相從無虛日為賦此詩》:“山中豈識故將軍,但怪英姿凜不群。”

灞陵夜獵:指舊有權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隱《少年》:“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

飛將:指李廣?;蚍褐蛤斢律茟?zhàn)的將軍。唐王昌齡拙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醉尉:指勢利小人。唐杜甫《南極》:“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p>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李商隱 舊將軍

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 杜甫 南極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灞陵老將無功業(yè),猶憶當時夜獵歸。 羅隱 題新榜

伊陽耽酒尉,朗詠醉醒新。 賈島 送李登少府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長孫無忌 霸橋待李將軍

朱門無復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駱賓王 帝京篇

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漢家飛將下天來,馬箠一揮門洞開。 劉禹錫 平蔡州三首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遠。 嚴武 軍城早秋

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 寇泚 度涂山

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 常建 吊王將軍墓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李白 古風五十九首

身承漢飛將,束發(fā)即言兵。 李益 赴邠寧留別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筑壇。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弟兄間世真飛將,貔虎歸時似故鄉(xiāng)。 楊巨源 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虜塵如霧昏亭障,隴首年年漢飛將。 溫庭筠 遐水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出塞二首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皎然 從軍行五首

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濕貂裘。 翁綬 雨雪曲

雙旌漢飛將,萬里授橫戈。 郎士元 送李將軍赴定州

典故   
易水蕭蕭
 
壯士悲歌
  
擊筑長歌
 
寒風易水
 
壯士沖冠發(fā)
 
易水別
 
送客白衣冠
 
燕歌易酒
 
衣冠此日霜
 
長號易水
 
壯氣驚寒水
 
白祫易水
 
荊軻悲歌
 
易水離魂
 
易水離人

相關人物
聶政
 
荊軻
 
燕丹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荊軻〉~2534~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伉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簡釋

燕丹客:喻勇士。唐駱賓王《送鄭少府人遼共賦快客運從戎》:“不學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例句

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 李咸用 猛虎行

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 李白 少年行二首

恥作易水別,臨岐淚滂沱。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 李白 發(fā)白馬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李白 結客少年場行

歌酣易水動,鼓震叢臺傾。 李白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荊卿一去后,壯士多摧殘。長號易水上,為我揚波瀾。 李白 贈友人三首

擊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濱。 李白 魯邵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

舊說涇關險,猶聞易水寒。 皎然 送韋秀才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淚垂。 賈島 壯士吟

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白雪梁山曲,寒風易水歌。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濱。 駱賓王 西行別東臺詳正學士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不學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駱賓王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心知報恩處,對酒歌易水。 鮑溶 壯士行

燕歌易水怨,劍舞蛟龍腥。 鮑溶 秋思三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齊己 劍客

典故 
飲中仙
 
長鯨吸
 
白眼青天
 
銜杯樂圣
 
蘇晉長齋
 
百川鯨吸
 
杯吸百川
 
酒海吞鯨
 
酒中鯨
 
呼來時,記上船
 
流涎值曲車
 
少陵應賦飲中仙
 
長安市上爐邊臥

相關人物
杜甫
 
蘇晉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飲中八仙歌〉
知章【案:賀知章。會稽人。自稱秘書外監(jiān)?!框T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案:讓皇帝長子琎。封汝陽王?!咳肥汲欤婪昵嚳诹飨选镜酪娗嚳诹飨选俊:薏灰品庀蚓迫?,左相【案:李適之。天寶元年為左丞相?!咳张d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案:崔宗之。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繛t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案:晉。?之子。官至左庶子。】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案:旭善草書。】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案:甘澤謠。布衣焦遂。為陶峴客。】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典故
醉菊花
  
陶令酒
 
彭澤酒
 
陶潛酒
 
醉東籬
  
無錢對菊
 
陶家酒
 
王弘送酒
 
陶潛杯
  
陶宰酒
 
攜觴王太守
 
淵明把菊
 
送酒無人
 
淵明醉倒
 
淵明風流
 
淵明重九
 
籬邊悵望
 
淵明愛重九

相關人物
陶潛
 
王弘


《藝文類聚》卷四〈歲時部中·九月九日〉~8~
南朝宋·檀道鸞《續(xù)晉陽秋》曰。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陶潛傳〉~3068~2~
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

簡釋

白衣酒:喻飲酒,或喻菊花。唐羅隱《菊丶“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p>


例句

一叢黃菊地,九日白衣人。 劉方平 寄隴右嚴判官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 劉長卿 贈元容州

漉酒有巾無黍釀,負他黃菊滿東籬。 司空圖 五十

醉坐自傾彭澤酒,思歸長望白云天。 孟浩然 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

酒邀彭澤載,琴輟武城彈。 孟浩然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為報使君多泛菊,更將弦管醉東籬。 岑參 九日使君席奉錢衛(wèi)中丞赴長水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崔國輔 九日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李嘉祐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李白 九日登山

雖游道林室,亦舉陶潛杯。 李白 陪族叔當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重入遠師溪,誰嘗陶令酒。 李端 慈恩寺懷舊

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 李賀 昌谷詩

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李郢 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杜審言 重九日宴江陰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杜甫 復愁十二首

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杯。 杜甫 秋盡

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 權德輿 九日北樓宴集

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溫庭筠 贈鄭處士

白衣今送酒,若個是陶家? 王勃 九日

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王昌齡 九日登高

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 王維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皇甫冉 重陽日酬李觀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皇甫冉 重陽酬李觀

黃菊陶潛酒,青山謝公妓。 皮日休 奉獻致政裴秘監(jiān)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家貧陶令酒,月俸沈郎錢。 韓翃 送金華王明府

今朝陶令宅,不醉卻應難。 顧非熊 萬年厲員外宅殘菊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高瑾 晦日重宴

紅葉寺多詩景致,白衣人盡酒交游。 高駢 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典故
一斗百篇
  
醉李
 
百篇才
 
斗酒百詩篇
 
一飲百篇詩
 
醉后百篇

相關人物
李白


《菽園雜記》卷二~20~
杜子美飲中八仙歌云:「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span>
典故 
杖頭掛百錢
 
百錢掛杖
 
百青銅
 
掛杖錢
  
杖百錢
 
杖頭沽酒物
 
阮修錢
 
百錢掛竹杖
 
杖頭一錢無
 
杖頭飲酒
 
杖懸酒錢

相關人物
阮修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37~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雖當世貴盛,不肯詣也。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從子)阮脩〉~366~
性簡任,不修人事。絕不喜見俗人,遇便舍去。意有所思,率爾褰裳,不避晨夕,至或無言,但欣然相對。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雖當世富貴而不肯顧,家無儋石之儲,宴如也。與兄弟同志,常自得于林阜之間。

簡釋

杖頭錢:指買酒錢,或人物放蕩不羈。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之一:“但愿親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頭錢?!?/p>


例句

杖頭非飲酒,吾請造其人。 李賀 自昌谷到洛后門

朝飲杖懸沽酒錢,暮餐囊有松花飯。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

但愿親友長含笑,相逢莫吝杖頭錢。 賀蘭進明 行路難五首之一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駱賓王 冬日宴

典故  
杯中蛇
  
雕弓落影
 
廣客蛇
  
畫蛇杯
 
杯里無蛇
 
赤蛇懸弩影
 
掛蛇杯
 
酒誤蛇
 
清樽照畫蛇
 
忘弓莫問蛇
 
懸蛇疾
 
移杯失畫蛇
 
照影落清杯
 
弓舌
 
映弩
 
盞底弓影
  
壁上雕弓蛇暗猜
 
甕中蛇

相關人物
杜宣
 
樂廣


《晉書》卷四十三〈樂廣列傳〉~244~
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褂跁r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箯V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風俗通義校注》卷九〈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自傷者〉 ~388~
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钩贿€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剐旖?,甚夷懌,由是瘳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簡釋

樽中弩:喻無端多疑,自相驚擾。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p>


例句

送客屢聞簾外鵲,銷愁已辨酒中蛇。 包佶 答竇拾遺臥病見寄

撒枕銷行蟻,移杯失畫蛇。 李端 酬秘書元丞郊園臥疾見寄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可嘆懸蛇疾,先貽問鵩災。 蘇颋 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

人去門棲鵩,災成酒誤蛇。 衛(wèi)象 傷李端

典故
長星勸汝
 
勸星
 
墜長星
 
杯酒勸長星
 
長星醉否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雅量〉~378~
太元末,長星見,孝武心甚惡之。夜,華林園中飲酒,舉杯屬星云:「長星!勸爾一杯酒。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
典故 
天下英雄惟使君
 
失箸人
 
使君與操
 
杯酒英雄
 
君與操
 
曹瞞袁紹
 
驚落前箸
 
匕箸驚落
  
使君失箸

相關人物
劉備
 
曹操(魏武帝)
 
袁紹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備傳〉~875~
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fā)。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fā)。事覺,承等皆伏誅。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云:「于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圣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例句

四夷聞風失匕箸,天子受賀登高樓。 劉禹錫 平蔡州三首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白居易 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典故
尊酒相逢
 
杯行到手休辭卻
 
萬事付千鐘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八〈贈鄭兵曹〉
尊酒相逢十載前,君為壯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載后,我為壯夫君白首。我材與世不相當,戢鱗委翅無復望。當今賢俊皆周行,君何為乎亦遑遑【君何為乎獨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
《漢語大詞典》:噀酒
指 后漢 欒巴 噴酒為雨事。 晉 葛洪 神仙傳·欒巴:“正旦大會, 巴 后到,有酒容,賜百官酒,又不飲,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不敬。詔問 巴 , 巴 曰:‘臣適見 成都 市上火,臣故漱酒,為爾救之。’乃發(fā)驛書問 成都 ,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須臾有大雨三陣,從東北來,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氣?!?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情愿做歸湖 范蠡 ,情愿做噀酒 欒巴 ,攜閒客登山採藥,喚村童汲水烹茶。”
《漢語大詞典》:欒巴噀酒(欒巴噀酒)
東漢 成都 人 欒巴 ,精于道術,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將皇帝賜的酒灑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說:“臣適見 成都 市上火,故臣漱酒為雨救之,非敢不敬?!碧絾栔?,果然。事見 晉 葛洪 《神仙傳·欒巴》。后用為救火典。 五代 李瀚 《蒙求》:“ 欒巴 噀酒, 偃師 舞木。”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古書所載不同:“世傳 欒巴 噀酒水救火,而后漢書·方術傳噀酒救火者 樊英 、 郭憲 ,橫非 欒巴 也?!?/div>
《漢語大詞典》:把蟹
手持蟹螯。謂飲酒吃蟹。 宋 蘇軾 《和周正孺墜馬傷手》:“書空漸覺新詩健,把蟹行看樂事全。”
分類:蟹螯飲酒
《國語辭典》:拍浮  拼音:pāi fú
游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真人面前說不得假話,旱地上打不得拍浮?!?/div>
分類:浮游游泳
《國語辭典》:持螯  拼音:chí áo
吃蟹。宋。汪元量〈長沙〉詩:「傍岸買魚仍問米,登樓呼酒更持螯?!?/div>
分類:長沙
《國語辭典》:酒池  拼音:jiǔ chí
以酒注滿的水池。形容古代權貴生活淫奢無度?!俄n非子。喻老》:「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邱,臨酒池,紂遂以亡?!?/div>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蘇軾〈南極〉詩:「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
《國語辭典》:故將軍(故將軍)  拼音:gù jiāng jūn
舊時的將軍或失勢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誰知灞陵下,猶有故將軍。」
《漢語大詞典》:李飛將(李飛將)
指 漢 名將 李廣 。因其作戰(zhàn)勇猛, 匈奴 稱其“ 漢 飛將軍”。 唐 李白 《古風》詩之六:“苦戰(zhàn)功不賞,忠誠雜可宣。誰憐 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div>
《國語辭典》:灞陵呵夜  拼音:bà líng hē y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辛棄疾〈賀新郎。碧海成桑野〉詞:「千騎而今遮白發(fā),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
《國語辭典》:灞陵夜獵(灞陵夜獵)  拼音:bà líng yè li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固?。李商隱〈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div>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漢將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于藍田南山中。夜出打獵,與人飲酒,歸至霸陵亭時,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見《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氣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分類:事為失官
《國語辭典》:飛將(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飛將軍的簡稱。參見「飛將軍」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六:「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父侍挠惺a,空留后人之思;飛將難封,徒博數奇之嘆?!?br />2.矯健敏捷的將領。《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布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姑?。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七出:「十萬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員猛士謀臣,豈但如云似雨?!?/div>
《國語辭典》:飛將軍(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漢代名將李廣?!妒酚洝>硪弧鹁?。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固?。李翰〈裴將軍昊射虎圖贊并序〉:「昔漢飛將軍亦為北平守,擊胡有困辱之事?!购喎Q為「飛將」。
2.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元。郝經楷木杖笏行〉詩:「赭袍白馬飛將軍,闊劍長槍不識字。」《儒林外史》第四○回:「飛將軍數奇,古今來大概如此!」
3.飛官,指戰(zhàn)斗機上的飛行員。如:「他從小立志要做個飛將軍,保家衛(wèi)國?!?/div>
《國語辭典》:龍城飛將(龍城飛將)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龍城,漢代匈奴諸長集會,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龍城飛將」指威震匈奴,被稱為「飛將軍」的漢代名將李廣。參見「李廣」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div>
《漢語大詞典》:悲歌擊筑(悲歌擊筑)
戰(zhàn)國 時, 荊軻 受 燕 太子丹 托付,入 秦 刺 秦王 ,太子及朋友們送別于 易水 , 高漸離 擊筑, 荊軻 歌“風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登車不顧而去。見《史記·刺客列傳》。后以“悲歌擊筑”為典,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宋 陸游 《老將》詩:“百戰(zhàn)西歸變姓名,悲歌擊筑醉 湖城 ?!币嘧鳌?悲歌易水 ”。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詩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 有鈍駑。”
《國語辭典》:易水寒  拼音:yì shuǐ hán
戲曲劇目。明葉憲祖作。內容描述荊軻刺秦王的事跡,以《史記》為藍本,劇末改寫荊軻謀刺成功,遇到王子晉點化成仙而去。
《國語辭典》:易水歌  拼音:yì shuǐ gē
戰(zhàn)國時荊軻赴秦行刺秦始皇,燕太子丹在易水上送別,臨別時荊軻慷慨所唱的歌?!妒酚洝>戆肆?。刺客傳。荊軻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漢語大詞典》:發(fā)沖冠(髮衝冠)
同“ 髮上衝冠 ”。 南朝 齊 陸厥 《臨江王節(jié)士歌》:“秋風來已寒,白露驚羅紈,節(jié)士慷慨髮衝冠。” 唐 賈島 《聽樂山人彈易水》詩:“ 嬴氏 歸山陵已掘,聲聲猶帶髮衝冠?!?明 唐順之 《岳將軍墓》詩之一:“吾生非壯士,於此髮衝冠?!?龔華聲 等《普通黨員》:“他發(fā)沖冠,氣沖霄,怒火燃燒;心如割,腸如絞,熱淚雙拋?!?/div>
《國語辭典》:曲車(麴車)  拼音:qú chē
載酒的車子。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div>
《漢語大詞典》:酒車(酒車)
載酒的車子。 漢 班固 《西都賦》:“乘輕騎以行庖,騰酒車以斟酌。”文選·張衡〈西京賦〉:“酒車酌醴,方駕授饔?!?薛綜 注:“酒肴皆以車布之?!?/div>
分類:載酒車子
《國語辭典》:白衣送酒  拼音:bái yī sòng jiǔ
晉人陶淵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邊東籬下的菊叢中摘菊賞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來,便一起飲酒,酒醉才歸。見《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陶潛》。后指內心渴望的東西,朋友即時送到,雪中得炭,遂心所愿。或借以詠菊花、飲酒等。宋。蘇軾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白衣酒
白衣人所送之酒。 唐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詩:“無勞白衣酒, 陶令 自相攜。” 唐 羅隱 《菊》詩:“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眳⒁姟?白衣人 ”。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送酒
(1).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人望見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即便就酌而后歸?!焙笠蛞詾榈?。 唐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詩:“共知不是 潯陽郡 ,那得 王弘 送酒來?!?元 盧摯 《沉醉東風·重九》曲:“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明 何景明 《登堅山寺絕頂真武廟》詩之二:“不盡登高興,無人送酒來?!?br />(2).奉酒;敬酒。 唐 張鷟 游仙窟:“ 十娘 曰:‘遣 緑竹 取琵琶彈,兒與少府公送酒?!?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小生平生愛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説,若是有彈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span id="smxdasn" class="book">《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這里送酒安席,一應規(guī)矩, 趙老頭兒 全然不懂?!?br />(3).下酒;佐酒。 唐 裴铏 《傳奇·寧茵》:“及局罷而飲,數巡, 寅 請備脩脯以送酒。” 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碧玉一般的萵苣》:“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獨有的特產,是送粥的妙品,同時也是一種可以送酒的小吃?!?/div>
《國語辭典》:斗酒百篇  拼音:dǒu jiǔ bǎi piān
喝一斗酒,能作詩歌百篇。語本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贡扔魑牟琶艚莸娜?。《鏡花緣》第八四回:「不覺笑道:『我今日要學李太白斗酒百篇了?!弧?/div>
《國語辭典》:杖錢(杖錢)  拼音:zhàng qián
舊時犯法被判杖刑的人,以錢買通執(zhí)刑的衙役,在杖責時使棍端著地,只有棍子中間著肉,使受刑者減輕挨打的痛楚。這種賄賂的錢,稱為「杖錢」?!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只為心里不打點,未曾用得杖錢,一個個打得皮開肉綻,叫喊連天。」
分類:犯人打點
《國語辭典》:杖頭錢(杖頭錢)  拼音:zhàng tóu qián
晉朝阮修常將銅錢掛在手杖頂端,手扶拐杖,步行至酒店,即以銅錢買酒暢飲。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故后世以杖頭錢代指沽酒的錢。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之一:「但愿親友長含笑,相逢不乏杖頭錢。」《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同人知余貧,每出杖頭錢,作竟日敘。」也稱為「杖頭」、「杖頭資」。
分類:酒錢
《國語辭典》:杖頭錢(杖頭錢)  拼音:zhàng tóu qián
晉朝阮修常將銅錢掛在手杖頂端,手扶拐杖,步行至酒店,即以銅錢買酒暢飲。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故后世以杖頭錢代指沽酒的錢。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之一:「但愿親友長含笑,相逢不乏杖頭錢?!埂陡∩洝>矶?。閒情記趣》:「同人知余貧,每出杖頭錢,作竟日敘?!挂卜Q為「杖頭」、「杖頭資」。
分類:酒錢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杯蛇
見“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樽中弩
典出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予之祖父 郴 為 汲 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 杜宣 ,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盃中,其形如虵。 宣 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 郴 因事過至 宣 家,闚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虵,虵入腹中?!?郴 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 宣 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虵,因謂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焙蠖嘤靡孕稳菀缮褚晒?,自相驚擾。 唐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眳⒁姟?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蛇杯(蛇盃)
見“ 蛇影杯弓 ”。
《漢語大詞典》: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記 杜宣 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醫(yī)治不愈;后知為壁上所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晉書·樂廣傳也有類似的記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慮而引起恐懼。紅樓夢第八九回回目:“人亡物在公子填詞,蛇影杯弓 顰 卿絶粒?!?方榮杲 《題紅薇感舊記》詩:“無端虐燄黯 湘 城,蛇影杯弓處處驚。”亦作“ 蛇盃 ”。 五代 李瀚 《蒙求》:“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宋 戴埴 鼠璞·虎石蛇盃:“大率奇事易失實,虎石蛇盃意義略同,皆有二出?!?span id="1wrleb6"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況蛇盃弓影,恍惚無憑?!眳⒁姟?杯弓蛇影 ”。
《漢語大詞典》:酒中蛇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載: 杜宣 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痛切,多方醫(yī)治不愈。后知杯中之蛇為壁上赤弩照于杯中之影,病遂愈。晉書·樂廣傳亦有類似記述。后用“酒中蛇”為因疑慮而引起疾病之典實。 明 高啟 《次韻楊禮曹雨中臥疾》之二:“何事一春頻謁告,只應來辨酒中蛇。”參見“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失匕箸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是時 曹公 從容謂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數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敝^因受驚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稱受驚失措為“失箸”、“失匕”。 宋 蘇軾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宋 蘇軾 《曹既見和復次韻》:“誰令妄驚怪,失匕號萬竅。”
《漢語大詞典》:曹劉(曹劉)
(1). 曹操 、 劉備 的并稱。 晉 陸機 《辯亡論上》:“夫 曹 劉 之將,非一世所選?!?宋 辛棄疾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 劉 。生子當如 孫仲謀 。” 清 吳偉業(yè) 《畫中九友歌》:“ 阿龍 北固 持雙矛,披圖 赤壁 思 曹 劉 ?!?br />(2). 曹植 、 劉楨 的并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至於 揚 班 之倫, 曹 劉 以下,圖狀山川,影寫云物?!?唐 杜牧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七子論詩誰似公? 曹 劉 須在指揮中。” 清 顧炎武 《〈音學五書〉序》:“僅按 班 張 以下諸人之賦、 曹 劉 以下諸人之詩所用之音,撰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