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72,分139頁顯示  上一頁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東巖酒
董酒
鬧酒
內(nèi)法酒
泥頭酒
頃刻酒
曲阿酒
平陽酒
金絲酒
酒獰
酒疲
酒旂星
酒棄
酒色天
酒豕
《漢語大詞典》:東巖酒(東巖酒)
古代 四川 嘉州 (今 樂山 )城東 佛峽 所產(chǎn)的名酒。 宋 蘇軾 《送張嘉州》詩:“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付與東巖酒?!弊宰ⅲ骸?佛峽 人家白酒舊有名?!?查慎行 注:“《方輿記》:‘ 東巖 在 嘉州 城東 佛峽 ,即 圣岡山 ?!瘞r半有洞,出泉清洌,宜釀?!?/div>
《漢語大詞典》:董酒
貴州遵義出產(chǎn)的一種白酒 。
《國語辭典》:鬧酒(鬧酒)  拼音:nào jiǔ
醉后尋鬧起鬨。如:「他們總是鬧酒闖禍,醉生夢死?!?/div>
分類:喧鬧
《漢語大詞典》:內(nèi)法酒
按宮廷規(guī)定的方法釀造的酒。 宋 陳師道 后山詩話:“ 子瞻 謂 孟浩然 之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nèi)法酒手而無材料爾。”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懷古》:“近日士夫家,酒非內(nèi)法,果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div>
《國語辭典》:泥頭酒(泥頭酒)  拼音:ní tóu jiǔ
美酒大多以泥封壇口,因此也泛稱美酒為「泥頭酒」。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我是豪家張員外,一氣吃瓶泥頭酒,則嚼肉鲊不吃菜?!?/div>
《漢語大詞典》:頃刻酒(頃刻酒)
(1).神仙傳說中稱倏忽釀成的酒。 唐 蔣防 《幻戲志·殷七七》:“ 殷七七 ,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嘗自稱 七七 ,俗多呼之,不知何許人,亦不測其年壽,面光白若四十許人……每日醉歌曰:‘琴彈碧玉調(diào),藥鍊白朱砂。解醖頃刻酒,能開非時花?!?寶 ( 周寶 )試之,悉有驗?!笔乱嘁?span id="xbsgxqh"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引 南唐 沈汾 續(xù)仙傳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南唐 沈汾 續(xù)仙傳·殷天祥。
(2).一種用樹葉裹糯米經(jīng)細嚼而釀成的酒。飲之頃刻大醉,故名。 清 鈕琇 觚賸·頃刻酒:“ 臺灣 所屬之 澎湖 ,其對岸皆猺獞部落也。中國有賈於其地者,必設(shè)席於家,延之環(huán)坐,置盆水席中,主人之婦,出採樹葉,裹糯米少許,納口細嚼,吐於盆。主人與客共酌,初飲淡泊無味,頃之面頰發(fā)頳,皆酩酊而散,謂之頃刻酒?!?/div>
《漢語大詞典》:曲阿酒
丹徒 有 高驪山 ,傳說昔有 高驪國 女來此, 東海 之神乘船致酒,欲禮聘為妻,女不肯,海神撥船覆酒,流入 曲阿湖 。后遂以產(chǎn)美酒著名。見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一·潤州魏書·劉藻傳:“臣雖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賊虜而遺陛下,輒當釃 曲阿 之酒以待百官?!?/div>
分類:驪山
《漢語大詞典》:平陽酒(平陽酒)
指 漢 丞相 曹參 飲酒故事。 宋 曾鞏 《靜花堂》詩:“客來但飲 平陽 酒,衙退常攜 靖節(jié) 琴?!眳⒁姟?平陽 ”。
《國語辭典》:平陽(平陽)  拼音:píng yáng
1.平坦的地方?!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冈捳f唐僧師徒三眾,脫難前來,不一日,行過了黃風嶺,進西卻是一脈平陽之地。」
2.地名。在現(xiàn)今山西省臨汾縣。為堯的都城,漢朝曾經(jīng)置縣于此?!段倪x。馬融。長笛賦并序》:「獨臥郿平陽鄔中,有雒客舍逆旅?!埂段倪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相國平陽懿侯沛曹參?!?/div>
《漢語大詞典》:金絲酒(金絲酒)
以雞蛋和酒相煮的一種酒。 宋 姜特立 《客至》詩:“凍云垂地寒崢嶸,故人訪我邀晨烹,旋燒 姜子 金絲酒,卻試 蘇公 玉糝羹?!弊ⅲ骸八滓噪u子和酒燒之謂之金絲酒?!?/div>
分類:雞蛋和酒
《韻府拾遺 庚韻》:酒獰(酒獰)
王令詩:酒,獰誇胸襟。
《韻府拾遺 支韻》:酒疲
陸龜蒙采藥賦:景方駘蕩,思已低摧。酒疲于子建為使,花困于靈均作媒。
《漢語大詞典》:酒旂星
即酒星。旂,同“ 旗 ”。 清 丘逢甲 《蘭史招飲酒樓迭前韻》之一:“休奏 通天臺 上表,寄愁聊問酒旂星?!眳⒁姟?酒星 ”、“ 酒旗 ”。
《駢字類編》:酒棄
論衡:蟲墮一器,酒棄不飲;鼠涉一筐,飯捐不食。
《漢語大詞典》:酒色天
(1).指陰雨天氣。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 燕 俗謂陰雨為酒色天。”
(2).指酒和女色的氛圍或場景。 清 唐孫華 《王南湖納燕姬戲贈四絕句》之二:“為郎低唱斟金斚,消受春風酒色天?!?/div>
《駢字類編》:酒豕
詩: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zhí)豕于牢,酌之用匏。箋:公劉既登堂,負扆而立,群臣適其牧群,搏豕于牢中,以為飲酒之肴。酌酒以匏為爵,言忠敬也。疏:落室之禮,則是公家所為,筵幾酒豕,當是公家之物,而云群臣相使,為公劉設(shè)幾筵,使之升堂者,為禮之物,寔出于公,但使掌供辨群臣之職,若使心不愛君,則茍從而已,雖有所掌,不必促遽。今言群臣相使,見其愛君之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