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72,分139頁顯示  上一頁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酒骨
酒膏
酒辜
酒吧
酒舠
酒到臍
酒弟
酒府
椒柏酒
交杯酒
金屑酒
料酒
鸕鶿酒
謝親酒
醒酒花
《漢語大詞典》:酒骨
酒糟。 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飲食》:“糟曰酒骨?!?/div>
分類:酒糟
《漢語大詞典》:酒膏
酒面上浮起的稠汁。文選·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萍” 唐 李善 注:“徑寸,蓋酒膏之徑寸也?!?宋 司馬光 《送張少卿學(xué)士知洪州》詩:“風(fēng)色傳花信,煙光拂酒膏。”
《漢語大詞典》:酒辜
因沉緬于酒所致之罪。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書》:“媱盜著於五刑,酒辜明於 周 《誥》?!?/div>
分類:酒所所致
《國語辭典》:酒吧  拼音:jiǔ bā
吧,為英語bar的音譯,指放酒的匱臺(tái)。酒吧為設(shè)有吧臺(tái)的店,主要是賣酒,也出售簡單食物。
分類:酒吧
《國語辭典》:酒吧間(酒吧間)  拼音:jiǔ bā jiān
西餐廳或西式旅館中賣酒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酒舠
供客人飲酒游樂的船。 宋 秦觀 《和王通叟琵琶》:“金紋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漢語大詞典》:酒到臍(酒到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shù)解:“ 桓公 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 青州 從事’,惡者謂‘ 平原 督郵’。 青州 有 齊郡 , 平原 有 鬲縣 ;‘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后以“酒到臍”指好酒。 宋 陸游 《雨中小酌》詩:“愁看場(chǎng)上禾生耳,且泥盃中酒到臍。”
分類:好酒
《駢字類編》:酒弟
唐 孟郊 寄義興小女子 小女未解行,酒弟老更癡。
《駢字類編》:酒府
周禮酒人:凡事共酒而入于酒府。注:入于酒正之府者,是王燕飲之酒,酒正當(dāng)奉之。
《漢語大詞典》:椒柏酒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農(nóng)歷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獻(xiàn)之于家長以示祝壽拜賀之意。 漢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長”原注:“正日進(jìn)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藥。進(jìn)酒次弟,當(dāng)從小起--以年少者為先?!?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jìn)椒柏酒,飲桃湯?!?清 孫枝蔚 《除夕》詩:“祭仍椒栢酒,哭為《蓼莪》詩。”亦省稱“ 椒柏 ”。 宋 蘇軾 《賀正啟》:“葦桃在戶,磔禳以餞餘寒;椒柏稱觴,燔烈以興嗣歲。”
《國語辭典》:交杯酒  拼音:jiāo bēi jiǔ
婚禮中新婚夫婦交換酒杯后所喝的酒。舊時(shí)用紅?帶連結(jié)兩盞酒杯,使新夫婦各飲一盞。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卷五。娶婦》:「然后用兩盞,以?結(jié)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也稱為「同羅杯」、「合巹酒」、「交杯盞」、「交心酒」。
《漢語大詞典》:金屑酒
古代帝王賜死之酒。晉書·后妃傳上·惠賈皇后:“ 倫 乃矯詔遣尚書 劉弘 等持節(jié)齎金屑酒賜后死?!币嗍∽鳌?金屑 ”、“ 金酒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帝不聽,竟遣使齎金屑飲 晃 及其妻子,賜以棺、衣,殯斂於宅?!?晉 干寶 搜神記卷九:“ 賈后 服金酒死, 賈午 考竟,用大杖終?!?唐 劉禹錫 《馬嵬行》:“貴人飲金屑,倏忽蕣英暮?!?/div>
分類:帝王
《國語辭典》:料酒  拼音:liào jiǔ
烹調(diào)時(shí)作佐料用的酒。如:「料酒有除腥、去膻、解膩、增香、添味等作用。」
《漢語大詞典》:鸕鶿酒(鸕鷀酒)
指用鸕鶿杓所斟之酒。泛指美酒。 清 黃景仁 《別亦園諸君即用屠笏巖贈(zèng)別原韻》:“贈(zèng)我瓊瑤篇,酌我鸕鷀酒?!眳⒁姟?鸕鷀杓 ”。
分類:美酒
《漢語大詞典》:鸕鶿杓(鸕鷀杓)
亦作“ 鸕鶿杓 ”。 刻為鸕鶿形的酒杓。 唐 李白 《襄陽歌》:“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王琦 注:“ 楊齊賢 曰:鸕鷀,水鳥,其頸長,刻杓為之形。” 宋 辛棄疾 《驀山溪》詞:“病來止酒,辜負(fù)鸕鶿杓?!?明 徐渭 《錢王孫餉蟹》詩:“百年生死鸕鷀杓,一殼玄黃玳瑁膏?!?/div>
分類:鸕鶿
《漢語大詞典》:謝親酒(謝親酒)
宋 元 習(xí)俗,男女婚后三日,婿家備酒宴岳父母及媒人,稱“謝親酒”。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那其間才受你説媒紅,方吃你謝親酒?!?/div>
《漢語大詞典》:醒酒花
牡丹花的別名。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醒酒花:“ 明皇 與貴妃幸 華清宮 ,因宿酒初醒,憑妃子肩同看木芍藥。上親折一枝與妃遞嗅其艷,帝曰:‘不惟萱草忘憂,此花香艷,尤能醒酒。’”
分類: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