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1分類詞匯 8
《國語辭典》:成對(成對)  拼音:chéng duì
配成佳偶。如:「成雙成對」。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折:「待嫁一個老實的,又怕盡世兒難成對。」
分類:成對配對
《國語辭典》:鴛鴦(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小于鴨,雄者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黃褐色,雌者全體蒼褐色,棲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鴛,雌曰鴦。也稱為「匹禽」。
2.因鴛鴦常偶居不離,故以鴛鴦比喻夫婦。《紅樓夢》第一回:「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br />3.成對的物件。如:「鴛鴦劍」、「鴛鴦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稱為「鴛鴦」。如菜肴中有鴛鴦捲。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鴛鴦,刺幽王也?!够蛞嘀笧轫灦\天子之詩。首章二句為:「鴛鴦于飛,畢之羅之。」
《漢語大詞典》:鴛鴦劍(鴛鴦劍)
寶劍名。劍分雌雄兩股,故稱。紅樓夢第六六回:“正走之間,只聽得隱隱一陣環(huán)佩之聲, 三姐 從那邊來了,一手捧著鴛鴦劍,一手捧著一卷冊子。” 清 王韜 《淞隱漫錄·薊素秋》:“女初見其入也,微有慍色,及聞斯語,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斂衽再拜曰:‘當如君教?!窗未差^鴛鴦劍引頸自刎?!?/div>
《漢語大詞典》:鴛鴦陣(鴛鴦陣)
古代陣法名。兵馬兩翼分列,相互聯(lián)絡(luò)拴伴。 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練營陣:“外圍兵將馬退入隊后,仍照鴛鴦陣,二馬一列,聯(lián)絡(luò)拴伴如式,務(wù)要隊伍分明,兵俱趨出馬前,立成鴛鴦陣勢,鳴鑼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 譚綸 、 戚繼光 之鴛鴦陣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參將領(lǐng)三千人為一營,十人為隊,隊有長,百人為哨,哨有長,五百一把總,六總一參將。儻一營全退,斬參將;一總?cè)?,斬把總;一隊一哨全退,斬哨長、隊長。如是則將與長無敢不奮死矣。”
《國語辭典》:鸞皇(鸞皇)  拼音:luán huáng
鸞與凰。皆為古代的神鳥?!冻o。屈原。離騷》:「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埂段倪x。禰衡。鸚鵡賦》:「配鸞皇而等美,焉比德于眾禽。」
《漢語大詞典》:匹耦
(1).投合。《詩·大雅·假樂》“率由羣匹” 漢 鄭玄 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唐 孔穎達 疏:“循用羣臣之匹耦己志者?!?br />(2).指雌雄的一方。后多指配偶,夫妻。《詩·齊風(fēng)·南山》“雄狐綏綏” 漢 鄭玄 箋:“雄狐行求匹耦於南山之上。”左傳·成公十一年“己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 唐 孔穎達 疏:“伉儷者,言是相敵之匹耦?!?宋 蘇舜欽 《諮目四》:“幽閉怨曠之人,皆得匹耦,攄散積陰之憤,以召至和之氣。”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婚姻亦以氏別,雖 崔 、 郭 、 唐 、 杜 ,灼然知出于一姓,猶相與為匹耦?!?br />(3).雌雄配對。多喻指婚配。《詩·小雅·鴛鴦》“鴛鴦于飛” 唐 孔穎達 疏:“相匹耦而擾馴,則易得也?!?span id="9wxzull"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打鴨驚鴛鴦,分飛各異方;天生應(yīng)匹耦,羅列自成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竇氏:“﹝ 南三復(fù) ﹞轉(zhuǎn)念農(nóng)家豈堪匹耦?姑假其詞以因循之?!?br />(4).謂相當于。明史·魏元傳:“傳聞宮中乃有盛寵,匹耦中宮?!?/div>
《漢語大詞典》:離元(離元)
指太子納妃。離,配對。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高宗》:“ 太平公主 , 武后 所生。后愛之,傾諸女,帝擇 薛紹 尚之……當時羣臣 劉禕之 詩云:‘夢梓光青陛,穠桃靄紫宮。’ 元萬頃 云:‘離元應(yīng)春夕,帝子降秋期?!约{妃出降之意也?!?/div>
分類:太子配對
《國語辭典》:和合日  拼音:hé hé rì
和合,兩相好合。和合日指可配對成雙的好日子?!毒劳ㄑ?。卷一六。小夫人金錢贈年少》:「明日是個和合日,我同你先到張宅講定財禮,隨到王招宣府一說便成?!?/div>
《漢語大詞典》:跐踦
參差不齊。意謂不配對。《淮南子·齊俗訓(xùn)》:“有詭文繁繡,弱緆羅紈,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劉家本 集證:“跐踦有不齊之義?!?楊樹達 證聞:“‘菅屩跐踦’謂草屨參差不耦。”
《漢語大詞典》:鸞耦(鸞耦)
鸞鳥配對。比喻情侶。 宋 孫光憲 《臨江仙》詞:“燕雙鸞耦不勝情。只愁明發(fā),將逐 楚 云行。”一本作“ 鸞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