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70,分5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靈壽
燕石
羚羊
轇轕
赤羽
鑿齒
熊熊
切直
為底
吹沙
發(fā)越
激楚
異狀
乘黃
腳跟
《漢語大詞典》:靈壽(靈壽)
(1).即椐??蔀槭终燃榜R鞭。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靈壽實華?!?郭璞 注:“靈壽,木名也,似竹,有枝節(jié)?!?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其檉其椐:“椐,樻。節(jié)中腫,似扶老。今靈壽是也。今人以為馬鞭及杖。 弘農(nóng) 共北山 有之?!?br />(2).借指手杖。 南朝 梁 到溉 《餉任新安班竹杖因贈》詩:“邛竹藉舊聞,靈壽資前職?!?宋 劉克莊 《朝中措·元質(zhì)侍郎生日》詞:“雖老不扶靈壽,有時更上蒲輪。”
《漢語大詞典》:燕石
(1). 燕山 所產(chǎn)的一種類似玉的石頭。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嬰石” 晉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嬰帶,所謂 燕 石者?!?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圣水:“ 圣水 又東,逕 玉石山 ,謂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清 談遷 《故宮賦》:“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br />(2).太平御覽卷五一引《闕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東,歸西藏之,以為大寳。 周 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fā)寳,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與瓦甓不異?!魅舜笈刂??!焙笠浴把嗍庇鞑蛔阏滟F之物。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樂天任命,混一榮辱,進(jìn)無悅色,退無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甕牖,安肯沽衒以進(jìn)趨,揭其不貲之寳,以競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贈范金鄉(xiāng)》詩之一:“我有結(jié)緑珍,久藏濁水泥。時人棄此物,乃與 燕 石齊?!笔槐咀鳌?珉 ”。 清 胡鳳丹 《重刻〈日損齋筆記〉序》:“以視碔砆 燕 石,車載斗量,無所短長輕重者,其貴與賤之相去何如也?!?br />(3).用為自謙凡庸之詞。 晉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訓(xùn),旁味《方言》,復(fù)為之解。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補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廣寤多聞爾?!?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 楚 材欣有適, 燕 石愧無功?!?宋 蘇軾 《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漫遣鯉魚傳尺素,卻將 燕 石報瓊?cè)A。”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隱 《行次昭應(yīng)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詩:“早勒勛庸 燕 石上,佇光綸綍 漢 庭中?!?馮浩 箋注:“《后漢書》: 竇憲 大破北單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銘?!?唐 霍總 《塞下曲》:“豈要銘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參見“ 燕然石 ”。
《漢語大詞典》:燕然石
東漢 竇憲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記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邊功的記功碑。 唐 李昂 《從軍行》:“ 田疇 不賣 盧龍 策, 竇憲 思勒 燕然 石?!?唐 耿湋 《送王將軍出塞》詩:“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虜功?!?唐 李益 《統(tǒng)漢峰下》詩:“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zé)o人空月明?!?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瑯邪城》詩:“懷紀(jì) 燕山 石,思開 函谷 丸。”
《國語辭典》:羚羊  拼音:líng yáng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體形像鹿又像羊,臉長嘴尖,長有軟毛及兩枚不分支的角,性溫順,善奔跑,嗅覺敏銳。角可作藥材。
分類:郭璞
《國語辭典》:轇轕  拼音:jiū gé
1.糾纏牽連,難以分解。漢。張衡〈東京賦〉:「云罕九斿,闟戟轇轕?!固?。柳宗元 袁家渴記:「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挂沧鳌讣m葛」。
2.糾紛,指牽扯不清的關(guān)系。如:「自此你我各奔前程,不再有任何轇轕?!挂沧鳌讣m葛」。
3.廣闊深邃的樣子。漢。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迢峣倜儻,豐麗博敞,洞轇轕乎其無垠也?!?/div>
《漢語大詞典》:赤羽
(1).赤色羽毛。爾雅·釋鳥“鶾,天雞” 晉 郭璞 注:“鶾雞,赤羽?!?邢昺 疏:“鶾,名天鷄,赤羽之鳥也?!?br />(2).指羽毛赤色的禽鳥。 宋 梅堯臣 《賦紅雀》詩:“赤羽異蒿鷃,來自東夷國?!?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詩:“倍添黮暗夜將明,曠野飛傳赤羽聲。”
(3).羽箭名。鐵鏃。六韜·虎韜:“飛鳬、赤莖、白羽,以銅為首。電影、青莖、赤羽,以鐵為首?!?唐 李白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詩:“我把兩赤羽,來游 燕 趙 間。” 王琦 注:“赤羽,謂箭之羽染以赤者?!?br />(4).赤色旗幟。《孔子家語·致思》:“ 由 ( 子路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dāng)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zhí)聝,唯 由 能之?!?唐 高適 《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詩:“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 明 湯顯祖 《上之回》詩:“翠華中極駕,赤羽上之回?!?/div>
《漢語大詞典》:鑿齒(鑿齒)
(1).古代傳說中的野人。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 羿 與鑿齒戰(zhàn)于 壽華 之野。 羿 射殺之,在 昆侖虛 東。 羿 持弓矢,鑿齒持盾?!?郭璞 注:“鑿齒亦人也,齒如鑿,長五六尺,因以名云?!币徽f謂獸名。《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堯 乃使 羿 誅鑿齒於 疇華 之野?!?高誘 注:“鑿齒,獸名,齒長三尺,其狀如鑿?!?span id="8izo41e" class="book">《梁書·文學(xué)傳下·劉峻》:“雖大風(fēng)立於青丘,鑿齒奮於 華 野,比其狼戾,曾何足踰?!?br />(2).比喻殘暴作亂之徒。 漢 揚雄 《長楊賦》:“昔有彊 秦 ,封豕其土,窫窳其民,鑿齒之徒相與摩牙而爭之?!?唐 李白 《北上行》:“奔鯨夾 黃河 ,鑿齒屯 洛陽 ?!?王琦 注:“其曰‘鑿齒屯 洛陽 ’者,謂 祿山 據(jù) 東京 僭號也。” 清 顧炎武 《擬唐人五言八韻·申包胥乞師》:“九縣長蛇據(jù),三關(guān)鑿齒橫。”
(3).古代某些民族的一種風(fēng)俗。 唐 張說 《廣州都督嶺南按察五府經(jīng)略使宋公遺愛碑頌》:“雖有文身、鑿齒、被髮、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館水,種落異俗而化齊?!?/div>
《國語辭典》:熊熊  拼音:xióng xióng
1.火光旺盛的樣子。如:「熊熊烈火,一下子就吞噬了他全部的家當(dāng)?!埂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南望昆崙,其光熊熊,其氣魂魂?!?br />2.氣勢壯盛的樣子?!妒酚?。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索隱述贊》:「清飆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固?。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詩:「虎貔紛儗儗,河洛振熊熊?!?/div>
《漢語大詞典》:切直
切磋相正。爾雅·釋訓(xùn):“丁丁嚶嚶,相切直也?!?郭璞 注:“朋友切磋相正?!?漢 徐干 中論·貴驗:“言朋友之義,務(wù)在切直以升於善道者也?!?南朝 梁 任昉 《策秀才文》之三:“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懇切率直。史記·田叔列傳:“切直廉平, 趙王 賢之。” 唐 陳子昂 《諫靈駕入京書》:“臣聞明主不惡切直之言以納忠。” 明 劉基 《〈犁眉公集〉序》:“其志忠,故其辭感激而切直?!?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崔駰 在 東漢 和帝 時為大將軍 竇憲 的主簿,由于切直,為 憲 所疏遠(yuǎn),使出為 樂浪郡 的 長岑 縣令?!?/div>
《漢語大詞典》:為底(爲(wèi)底)
治足繭。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玄龜﹞佩之不聾,可以為底?!?郭璞 注:“底,躪也;為猶治也?!?袁珂 校注:“底同胝,足繭也??梢詾榈祝梢灾巫憷O也。”
為什么。 唐 唐彥謙 《越城待旦》詩:“為底朱顏成老色,看人青史上新名。” 宋 楊萬里 《憩楹塘驛》詩:“松鳴竹嘯響千崖,為底炎蒸吹不開。” 宋 沈遼 《答林夫五頌次元韻》之四:“世間明闇一毫端,為底忙時不肯閑?!?/div>
《漢語大詞典》:吹沙
(1).吹揚沙土。舊唐書·郭子儀傳:“大風(fēng)遽起,吹沙拔木?!?唐 張祜 《詠風(fēng)》:“引笛秋臨塞,吹沙夜遶城?!?span id="r3hapjd" class="book">《剪燈新話·永州野廟記》:“未及數(shù)里,大風(fēng)振作,吹沙走石?!?br />(2).鯊。古代小魚名。爾雅·釋魚“鯊鮀” 晉 郭璞 注:“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詩·小雅·魚麗“于罶鱨鯊” 唐 孔穎達(dá) 疏:“ 陸璣 疏云:‘﹝鯊﹞魚狹而小,常張口吹沙?!试淮瞪场!?/div>
《國語辭典》:發(fā)越(發(fā)越)  拼音:fā yuè
1.疾速的樣子?!稘h書。卷七五。李尋傳》:「太白發(fā)越犯庫,兵寇之應(yīng)也。」
2.四散?!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眾香發(fā)越。」
3.發(fā)揚播散?!吨熳诱Z類。卷九四。周子之書。太極圖》:「萬物到秋冬時,各自收斂閉藏,忽然一下春來,各自發(fā)越條暢?!?/div>
《國語辭典》:發(fā)揮(發(fā)揮)  拼音:fā huī
1.將能力、精神等表現(xiàn)出來。如:「發(fā)揮革命精神」?!都t樓夢》第一五回:「這點子事,在別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樣;若是奶奶的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夠奶奶一發(fā)揮的。」
2.闡發(fā)分析。如:「借題發(fā)揮」。《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原為這事被我們先生發(fā)揮了一頓,此時倒要服他老成先見。」
《國語辭典》:激楚  拼音:jī chǔ
1.形容聲音激昂凄切?!冻o。宋玉。招魂》:「宮庭震驚,發(fā)激楚些。」
2.激動悲苦。《明史。卷二一三。張居正傳》:「事聞,時行等與六卿大臣合疏,請少緩之;刑部尚書潘季馴疏尤激楚。」《聊齋志異。卷六。細(xì)侯》:「既聞細(xì)侯已嫁,心甚激楚。」
《國語辭典》:異狀(異狀)  拼音:yì zhuàng
1.不同的形狀或情態(tài)?!盾髯?。正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874' target='_blank'>王安石 〈化成閣〉詩:「卻略羅翠屏,秀色各異狀?!?br />2.異乎平常的情形與狀況。如:「表面看來毫無異狀并不代表身體一定健康,還是要定期做健康檢查。」《晉書。卷六七。列傳。溫嶠》:「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娝甯不?,奇形異狀?!固?。李公佐〈南柯記〉:「又一穴西去二丈,磅薄空墟,嵌空異狀?!?/div>
《國語辭典》:乘黃(乘黃)  拼音:chéng huáng
傳說中的神馬?!渡胶=?jīng)。海外西經(jīng)》:「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國語辭典》:腳跟(腳跟)  拼音:jiǎo gēn
1.腳掌的后部?!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五:「男人頭上儒巾,大半是塵埃堆積;女子腳跟羅襪,兩邊泥土粘連。」
2.行蹤、下落?!端疂G后傳》第一六回:「若沒有兄弟,也尋不出他的腳跟。」
3.根基、根底。如:「腳跟立得穩(wěn),就不怕任何的挫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