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6詞典 2分類詞匯 34
《漢語大詞典》:積忿(積忿)
忿恨郁積于心。后漢書·列女傳·許升妻:“ 升 少為博徒,不理操行…… 榮 父積忿疾 升 ,乃呼 榮 欲改嫁之。”南史·焦度傳:“ 晉熙王 夾轂主 周彥 與 度 俱在 郢州 , 彥 有左右人與 度 父同名, 彥 常呼其名使役之。 度 積忿,呵責(zé) 彥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五:“ 張?jiān)?以積忿降 元昊 ,大為中國之患?!?清 吳偉業(yè) 《讀史雜詩》之一:“ 東漢 昔云季,黃門擅權(quán)勢(shì)。積忿召外兵,癰決身亦潰?!?/div>
分類:忿恨郁積
《漢語大詞典》:郁湮(鬱湮)
滯塞不通;郁抑不暢。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物乃坻伏,鬱湮不育?!?杜預(yù) 注:“鬱,滯也;湮,塞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huì):“若首唱榮華,而媵句憔悴,則遺勢(shì)鬱湮,餘風(fēng)不暢?!?span id="fb5pcqv" class="book">《舊唐書·德宗紀(jì)上》:“刑法舛繆,忠良鬱湮?!?/div>
《漢語大詞典》:紆結(jié)(紆結(jié))
郁積不暢。后漢書·馮衍傳下:“心怫鬱而紆結(jié)兮,意沉抑而內(nèi)悲。” 三國 魏 曹丕 《悼夭賦》:“氣紆結(jié)以填胸,不知涕之縱橫?!?唐 獨(dú)孤及 《太行苦熱行》:“搖策汗滂沱,登岸思紆結(jié)。” 清 陳確 《大學(xué)辨四·答張考夫書》:“諸惟面盡,無任紆結(jié)?!?/div>
分類:郁積不暢
《國語辭典》:滯氣(滯氣)  拼音:zhì qì
郁結(jié)于胸中之氣。唐。羅隱薛陽陶觱篥歌〉:「高飄咽滅出滯氣,下感知己時(shí)橫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老先生尊容滯氣,應(yīng)主人眷不寧。然不是生成的,恰似有外來防礙,亦可趨避?!?/div>
分類:郁積
《漢語大詞典》:積抱(積抱)
郁積的懷抱。 明 高啟 《端居懷兩王孝廉》詩:“日從賢豪游,雜遝車馬塵。焉知離居客,積抱難自伸。”
分類:郁積懷抱
《漢語大詞典》:佇結(jié)(佇結(jié))
謂久立凝思,郁積難解。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七年:“愿單出一相見,以寫佇結(jié)之情?!?胡三省 注:“久立而待之曰佇,企望之情鬱積而不散曰結(jié)?!?/div>
《漢語大詞典》:蘊(yùn)蒸
(1).積聚。 清 方苞 《修復(fù)雙峰書院記》:“其上之教,下之學(xué),所以藴蒸而致此者,豈一朝一夕之故與?”
(2).指郁積在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古文苑·李陵〈錄別詩〉之一》:“因風(fēng)附輕翼,以遺(遣)心藴蒸?!?章樵 注:“藴蒸,猶鬱陶也。言思我之人?!?/div>
《國語辭典》:哽結(jié)(哽結(jié))  拼音:gěng jié
哽咽氣結(jié)。形容極為悲痛?!度龂?。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孫登傳》:「生無益于國,死貽陛下重戚,以此為哽結(jié)耳。」《文選。陸士衡。謝平原內(nèi)史表》:「喜懼參并,悲慚哽結(jié)。」
分類:郁積難言
《國語辭典》:滯悶(滯悶)  拼音:zhì mèn
郁結(jié)煩悶。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xué)士見招之作〉詩:「便將一往刷滯悶,去興草茁不可休?!顾?。蘇軾答王定國〉三首之一:「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分類:郁積煩悶
《國語辭典》:瘀傷(瘀傷)  拼音:yū shāng
血?dú)饪輾??!冻o。宋玉。九辯》:「梢櫹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div>
分類:氣血郁積
《漢語大詞典》:郁噎(鬱噎)
阻塞,郁積。 唐 元稹 《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氣成鬱噎,必為風(fēng)云。有志不洩,死當(dāng)能神。”
分類:阻塞郁積
《漢語大詞典》:食傷(食傷)
中醫(yī)病名。傷食。比喻食過量而郁積不化。 郭沫若 《集外·從典型說起》:“本來也還想多寫一些,但就因?yàn)榉N種的關(guān)系,又怕使讀者食傷,僅僅成了半打便告了終結(jié)。”
《漢語大詞典》:瞋菌
形容笛聲從郁積突然迸發(fā)。文選·馬融〈長笛賦〉:“充屈鬱律,瞋菌碨抰?!?李善 注:“皆眾聲鬱積競(jìng)出之貌?!?/div>
《漢語大詞典》:滯欷(滯欷)
指郁積之氣。 唐 司空?qǐng)D 《春愁賦》:“愿昭暢于春臺(tái),雪胸襟之滯欷?!?/div>
分類:郁積
《國語辭典》:郁血(鬱血)  拼音:yù xiě
因血管堵塞或管外的壓迫,而造成血液郁積在靜脈管內(nèi),稱為「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