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高鄰(高鄰)
對鄰居的尊稱。儒林外史第三回:“高鄰,你曉得我今日沒有米,要賣這雞去救命,為什么拿這話來混我?”《新民晚報》1990.6.4:“真有點汗顏,能算高鄰么?不過對這場風波給鄰居間的人情味添上濃重的一筆,心里倒是喜滋滋的。”
《漢語大詞典》:連居(連居)
鄰居。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內(nèi)中一妓姓 李 名 英 ,原與 楊嫗 家連居?!?清 蒲松齡 《三月為鄭孝思與同里李秀才啟》:“雖則比屋連居,出門庭僅三五步,然而度德量力,隔云天若千萬重?!?/div>
分類:鄰居
《漢語大詞典》:傍鄰
亦作“ 傍鄰 ”。
1.近鄰;鄰居。 南朝 梁 沈約 《貞女引》:“貞女信無矯,傍鄰也見疑?!?br />2.及于四鄰。魏書·孝感傳·閻元明:“母亡,服終,心喪積載。每忌日,悲慟傍隣?!?/div>
《漢語大詞典》:望鄰(望鄰)
指相隔稍遠而可以相望的鄰居。 宋 洪邁 容齋三筆·飛鄰望鄰:“ 元豐 以后,州縣榷賣坊場,而收凈息以募役,行之浸久,弊從而生。往往鬻其抵產(chǎn),抑配四鄰,四鄰貧乏,則散及飛鄰、望鄰之家,不復問遠近,必得償乃止?!?/div>
《國語辭典》:鄰左(鄰左)  拼音:lín zuǒ
鄰居。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或有從外新來鄰左居住,則相借措動使,獻遺湯茶?!挂沧鳌膏徲摇埂ⅰ膏徲印?。
分類:鄰居
《漢語大詞典》:連室(連室)
(1).一戶挨一戶。形容眾多。《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自 宋 道無章,王風陵替,竊官假號,駢門連室?!?宋 曾鞏 《讀〈孟子〉》詩:“機巧滿朝論勢利,瘡痍連室嘆飢寒?!?br />(2).指鄰居。 元 馬祖常 《留別沂州張君仲》詩:“曩在京華居,連室同井里?!?/div>
《漢語大詞典》:異舍(異舍)
(1).另外住房。墨子·備水:“先養(yǎng)材士,為異舍食其父母、妻子以為質(zhì)?!?br />(2).指鄰居。 唐 杜甫 《泛溪》詩:“吾村靄暝姿,異舍雞亦棲?!?/div>
《漢語大詞典》:隔墻人(隔牆人)
鄰居。 唐 白居易 《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詩:“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可獨終身數(shù)相見?子孫長作隔墻人!”
分類:鄰居
《國語辭典》:四鄰八舍(四鄰八舍)  拼音:sì lín bā shè
泛稱鄰居。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四鄰八舍聽著,竇娥藥殺我家老子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老爺若不信時,只須喚那四鄰八舍到來。」
《國語辭典》:左鄰右舍(左鄰右舍)  拼音:zuǒ lín yòu shè
鄰居?!缎咽篮阊?。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左鄰右舍都指畫了十字,將兩人大枷枷了,送入死囚牢里?!埂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傅囚[得左鄰右舍都說了話了。潘書辦也些微有點風聞,只因礙著自己的飯碗,不好發(fā)作?!?/div>
分類:鄰居接近
《國語辭典》:坊佐  拼音:fāng zuǒ
街坊、鄰居?!队魇烂餮?。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只是坊佐人家,沒這狗子,尋常被我們偷去煮吃盡了,近來都不養(yǎng)狗了?!?/div>
分類:街坊鄰居
《國語辭典》:厝邊(厝邊)  拼音:cuò biān
1.閩南方言。指鄰居。如:「厝邊頭尾」。
2.閩南方言。指房屋的旁邊。如:「王伯伯在厝邊的空地種了四、五種蔬菜?!?/div>
分類:方言鄰居
《漢語大詞典》:三鄰四舍(三隣四舍)
泛指鄰居。
分類:鄰居
《漢語大詞典》:街坊家
指鄰居。 明 馮惟敏 《僧尼共犯》第一折:“這都是俺街坊家,俺平日與他相處,也好來,也歹來。”兒女英雄傳第七回:“ 安公子 説:‘哭了這半日;方才還像是拌嘴似的來著,我只道是街坊家呢?’” 老舍 《離婚》七:“ 天真 是地道出淤泥而不染,和街坊家 王二嫂 正是一對兒?!?/div>
分類:鄰居
《國語辭典》:比鄰(比鄰)  拼音:bì lín
1.近鄰。《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固?。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相鄰近。如:「比鄰星」、「這兩棟比鄰的房屋格局和價碼都差不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