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68,分13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祖道
信道
道涂
門道
本道
可道
陽道
道左
君道
同道
三道
北道
僧道
上道
求道
《國語辭典》:祖道  拼音:zǔ dào
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設宴送行?!稘h書。卷六六。劉屈氂傳》:「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兵出擊匈奴,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姑?。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有一杯酒為君祖道,待俺先把盞者!」
《國語辭典》:信道  拼音:xìn dào
1.信仰正道。《論語。子張》:「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br />2.知道、明知。宋。柳永 瑞鷓鴣。寶髻瑤簪詞:「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埂队魇烂餮?。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顏來討錢!你信道我和酒也沒,索性請你吃一頓拳踢去了?!?br />3.果真是?!抖鲙肪硪唬骸父哒勯熣摃越窆牛粋€是一方長老,一個是一代名儒,俗談沒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信道:『若說一夕話,勝讀十年書?!弧?/div>
《漢語大詞典》:道涂(道塗)
見“ 道途 ”。
《國語辭典》:道途  拼音:dào tú
路途。《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及至道途坦平處,此心夷然不以為懼?!?/div>
《國語辭典》:門道(門道)  拼音:mén dào
門前的長形甬道。如:「他穿過門道,頭也不回的走了?!?/div>
《國語辭典》:門道(門道)  拼音:mén dao
1.門路。如:「他雖然勤勞用功,卻得不到門道。」
2.技巧、本領?!独m(xù)孽?;ā返谌幕兀骸杆奶婀ぺw大,伺候牲口的門道兒也狠精。」
3.引申為來龍去脈。如:「這事說來也怪,看不出什么門道。」
《漢語大詞典》:本道
(1).正道。指本根之道。京氏易傳·蠱:“蠱適六爻,陰陽上下,本道存也?!?br />(2).以道為根本。 晉 孫楚 《莊周贊》:“本道根貞,歸于大順?!?br />(3).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區(qū)劃名。 唐 白行簡 《李娃傳》:“有靈芝產(chǎn)于倚廬,一穗三秀,本道上聞?!?span id="k1heg7v" class="book">《新唐書·李吉甫傳》:“州刺史不得擅見本道使?!?span id="aeqsaxu"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七》:“國朝之制,有於私第冊之者,有於本道冊之者?!?br />(4).謂正派、本分。 克非 《春潮急》一:“這天上午, 太平鎮(zhèn) 場口外的橋樓底下,站著兩個老實本道的青年?!?/div>
《漢語大詞典》:可道
(1).可言;可說。《老子》:“道可道,非常道?!?br />(2).可真是。 宋 毛滂 《清平樂》詞:“銀河秋浪,遙出 崑崙 上,忽變澄瀾添碧漲,可道昇平無象。”《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 蕭鄉(xiāng)宦 的夫人﹞問 孔舉人 娘子道:‘這一位是那一門親家?雖是面善,這會想不起來了?!?孔舉人 娘子道:‘可道面善,這是 晁親家 寵夫人?!?/div>
《國語辭典》:陽道(陽道)  拼音:yáng dào
1.外事,如朝祀之類。語出《禮記?;枇x篇》:「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nèi)職。」
2.為主、居上之道。如君道、父道、夫道。相對于臣道、子道、婦道等陰道而言。
3.月亮繞行太陽的軌道。見《漢書。天文志》。
4.正道。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我法陰符,按陽道,握兵機?!?br />5.稱男性的生殖器。《宋書。卷三四。五行志五》:「豫章吳平人有二陽道,重累生?!挂卜Q為「陽物」。
《國語辭典》:道左  拼音:dào zuǒ
道路左側。泛指路旁。唐。李朝威《柳毅傳》:「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漢語大詞典》:君道
為君之道。易·復:“象曰:迷復之兇,反君道也?!?漢 蔡邕 獨斷:“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卷下:“君有常道,臣有定守。賞當功,罰當罪;與之惟我德,奪之惟我懼,君道也?!?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先進》:“師道與君道并重,教澤與治澤齊長。”
分類:君道
《國語辭典》:同道  拼音:tóng dào
1.思想、觀念相同。《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回同道。」?jié)h。王充《論衡。齊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br />2.志趣相同。唐。張謂 夜同宴用人字詩:「平生頗同道,相見日相親?!顾?。歐陽修〈朋黨論〉:「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br />3.同一行業(yè)?!抖膛陌阁@奇》卷二:「你兩家同道中又是對手,正好做一對兒夫妻?!?br />4.同路。如:「那天我和他同道回家?!?/div>
《漢語大詞典》:三道
(1).指人子事親的三種孝道,即生養(yǎng)、死葬和祭祀。禮記·祭統(tǒng):“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br />(2).三路。北史·齊武成帝紀:“ 周 將 楊忠 ……等二十餘萬人,自 恒州 分為三道,殺掠吏人。”
(3).指國體、人事、直言。漢書·晁錯傳:“選賢良明於國家之大體,通於人事之終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數(shù),將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當此三道?!?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三道:國體、人事、直言也?!?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陳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
(4).三道試題。新唐書·選舉志上:“答時務策三道?!?br />(5).指古代軍事理論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宋 蘇洵 《權書·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div>
《漢語大詞典》:北道
(1).我國古代中原地區(qū)對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據(jù)漢書·西域傳,自 玉門關 和 陽關 以西,大體經(jīng)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脈 和 塔里木河 之間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過 蔥嶺 ,通往今 中亞 各地。據(jù)隋書·裴矩傳,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體經(jīng)今 新疆 天山山脈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亞 和 西亞 。另據(jù) 唐 道宣 釋迦方志卷上,還有一條自 伊州 經(jīng)今 天山山脈 和 塔里木河 之間的通道西行,越過 凌山 ,通往今 中亞 各地的路線。 玄奘 赴 印 時,即取此線。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詠春柳》云:‘ 西湖 送我離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國語辭典》:僧道  拼音:sēng dào
僧徒與道士?!端问?。卷四二九。道學傳三。朱熹傳》:「日與講說圣賢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婦之為僧道者?!埂都t樓夢》第七○回:「賈璉自在梨香院伴宿七日夜,天天僧道不斷做佛事?!?/div>
《國語辭典》:上道  拼音:shàng dào
1.玄妙之道。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四。運象篇》:「昔未受上道之前,有欲索側人意,有稱說堪陶獎者,受隱書之后,此計都冥也?!?br />2.啟程、出發(fā)?!段倪x。李密。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3.知情、識趣。如:「還是小吳最上道!班上有任何活動一概參加。」
《國語辭典》:求道  拼音:qiú dào
1.尋找路徑?!稘h書。卷九五。西南夷傳》:「至滇,滇王當羌乃留為求道,四歲馀,皆閉昆明,莫能通?!?br />2.追求道術。唐。李商隱 題僧壁詩:「舍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愿重?!埂队魇烂餮?。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趙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