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68,分13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傳道
入道
在道
神道
道合
山道
道里
婦道
道長
體道
道邊
就道
圣道
解道
道周
《國語辭典》:傳道(傳道)  拼音:chuán dào
1.傳述、傳說?!冻o。屈原。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唐。杜甫 秦州雜詩二○首之一三:「傳道東柯谷,深藏?cái)?shù)十家?!?br />2.傳授哲理或宗教教義。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國語辭典》:入道  拼音:rù dào
1.領(lǐng)悟真理。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三則之三》:「此樂非但忘貧,兼可入道?!?br />2.出家,皈依宗教?!堵尻栙に{(lán)記。卷三。城南高陽王寺》:「及雍薨后,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
《漢語大詞典》:在道
(1).在于正道。《易·隨》:“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孔穎達(dá) 疏:“志在濟(jì)物,心存公誠,著信在於正道?!?br />(2).謂正在路途之中。《詩·大雅·公劉》“徹田為糧” 唐 孔穎達(dá) 疏:“謂既至 豳 地,以為久住之糧,非在道之糧也?!?br />(3).猶在行;內(nèi)行。《蕩寇志》第七五回:“ 麗卿 笑道:‘你卻識貨。莫非也在道,説與小可聽聽?!?/div>
《國語辭典》:神道  拼音:shén dào
1.墓前的道路?!稘h書。卷六八。霍光傳》:「太夫人顯改光時(shí)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闕,筑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
2.自然造化的道理。泛指天理、天道?!抖鲙肪砥撸骸高@畜生腸肚惡,全不合神道。著言廝間諜、忒奸狡?!?br />3.神祇。元。馬致遠(yuǎn)《岳陽樓》第一折:「小二哥,你供養(yǎng)的是一尊甚么神道?!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刚率巳?,鐵溪里的神道出現(xiàn)。滿城人家,家家都要關(guān)門躲避?!?/div>
《漢語大詞典》:道合
志趣相同;氣味相投。北史·高熲傳:“帝勞之曰:‘公伐 陳 后,人云公反,朕已斬之。君臣道合,非青蠅所間也?!?宋 王安石 《送章宏》詩:“道合由來不易謀,豈無 和氏 識 荊 璆?”
《漢語大詞典》:山道
山路。漢書·西域傳上·尉頭國:“﹝ 尉頭國 ﹞南與 疏勒 接,山道不通。”三國志·蜀志·張飛傳:“山道迮狹,前后不得相救?!?span id="yeqooci" class="book">《北史·附國傳》:“﹝其王﹞欲獻(xiàn)良馬,以路險(xiǎn)不通,請開山道,修職貢物, 煬帝 以勞人不許。”
分類:山道山路
《國語辭典》:道里  拼音:dào lǐ
1.旅程?!稘h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道里遼遠(yuǎn),山川阻深?!?br />2.道路的里數(shù)。比喻差距。如:「不可以道里計(jì)」。
《國語辭典》:婦道(婦道)  拼音:fù dào
婦人應(yīng)遵守的行為準(zhǔn)則?!抖Y記。大傳》:「其夫?qū)俸踝拥勒撸藿詪D道也。」《韓詩外傳》卷一:「君子以為得婦道之宜,故舉而傳之,揚(yáng)而歌之?!?/div>
《國語辭典》:婦道人家(婦道人家)  拼音:fù dao rén jia
婦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回:「舅太太是個(gè)婦道人家,懂得甚么;便口口聲聲總說姑老爺是個(gè)獨(dú)一無二的好人?!挂卜Q為「婦道家」。
分類:女子
《國語辭典》:道長(道長)  拼音:dào zhǎng
對修道者的敬稱。如:「道長今日到此,不知有何貴干?」
分類:道士敬稱
《漢語大詞典》:體道(體道)
躬行正道。韓非子·解老:“夫能有其國保其身者,必且體道。” 陳奇猷 集釋:“體亦履也。” 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體道履仁,外和內(nèi)敏?!?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shí)封言事奏狀》:“ 道君皇帝 體道法古,應(yīng)天順人,不貳不疑,傳付大器?!眳⒁姟?履道 ”。
《漢語大詞典》:履道
(1).躬行正道。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漢 班昭 《東征賦》:“正身履道,以俟時(shí)兮?!?晉 陸云 《與戴季甫書》:“居德履道,秉心真實(shí)?!?明 唐順之 《答洪方洲主事》:“惟慎獨(dú)二字是千古正法眼藏,若於此參透,則終日履道只是家常茶飯?!?br />(2).謂所行的路。《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民報(bào)·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故 英國 為革命之性質(zhì),有浴血淋漓之現(xiàn)象,而 美 則為履道坦坦之一進(jìn)化而已。”
(3).見“ 履道里 ”。
《漢語大詞典》:道邊(道邊)
(1).商談?dòng)谶吔缰稀?span id="kk04ao4" class="book">《漢書·霍去病傳》:“ 渾邪王 與 休屠王 等謀欲降 漢 ,使人先要道邊。” 顏師古 注:“道猶言也。先為要約來言之於邊界?!?br />(2).路旁。《后漢書·曹褒傳》:“作舍道邊,三年不成。”《詩·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穎達(dá) 疏:“車前草大葉長穗,好生道邊?!?宋 蘇轍 《送楊騰山人》詩:“胸中萬卷書,不如一囊錢。不見 楊夫子 ,歲晚走道邊?!?/div>
《國語辭典》:就道  拼音:jiù dào
起程、上路?!段簳?。卷八二。常景傳》:「是時(shí)詔下三日,戶四十萬狼狽就道?!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明日高公曉得崔俊臣沒人伏侍,贈(zèng)他一奴一婢,又贈(zèng)他好些盤纏,當(dāng)日就道?!?/div>
《漢語大詞典》:圣道(聖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莊子·天道:“天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圣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海內(nèi)服?!?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明》:“甚矣,圣道無益於庸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始自 秦 世,不師圣道,私以御職,姦以待下?!?唐 韓愈 《請復(fù)國子監(jiān)生徒狀》:“今圣道大明,儒風(fēng)復(fù)振,恐須革正,以贊鴻猷。”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見圣道之全者惟 顏?zhàn)??!?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時(shí)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經(jīng)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這一個(gè)闊得可怕的頭銜,不消說,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國的時(shí)代?!?br />(2).佛教謂出離生死煩惱之道。即“四圣諦”與“八正道”的合稱。成實(shí)論·四無畏品:“謂修圣道不能盡結(jié),既不盡結(jié),何能離苦?” 唐 道綽 安樂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種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圣道,二謂往生浄土?!?宋 陸游 《自警》詩:“圣道功殊淺,塵緣習(xí)未除?!眳⒁姟?八正道 ”。
《國語辭典》:八正道  拼音:bā zhèng dào
佛教用語。梵語a??ā?ga-mārga的意譯。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八正道為:一、正見,具有正確的主張──四諦的見解。二、正思惟,做正確的抉擇。三、正語,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談。四、正業(yè),清凈的行為。五、正命,正當(dāng)?shù)闹\生方式。六、正精進(jìn),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隨時(shí)都清楚地知道當(dāng)下的心念。八、正定,修習(xí)四禪八定。《雜阿含經(jīng)》卷六:「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挂卜Q為「八圣道」。
《國語辭典》:解道  拼音:jiě dào
1.理解、知道。宋。葉夢得 永遇樂。蘋芷芳洲詞:「此中高興,何人解道,天也未應(yīng)輕付?!埂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殺生報(bào)主意如何?解道功成萬骨枯?試聽沙場風(fēng)雨夜,冤魂相喚覓頭顱?!?br />2.會詠。唐。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宋。蘇軾送張嘉州〉詩:「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shí)登樓。」
《漢語大詞典》:道周
(1).路旁。《詩·唐風(fēng)·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毛 傳:“周,曲也?!?南朝 齊 謝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蔭道周?!?宋 夏竦 《賀舒州李相公啟》:“欽聞朝渙,不獲拜伏車下,奔走道周?!?明 高啟 《送李用和提舉》詩:“名藩多英豪,光彩溢道周?!?br />(2).以某種道理普遍地教化之。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道周百億,化起大千?!?span id="kewae22" class="book">《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陳太廟舞辭武德舞》:“道周經(jīng)緯,功格玄祇?!?唐 張九齡 《龍池圣德頌》序:“道周萬物者其神充,功濟(jì)生人者其祥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