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外道三寶
【佛學(xué)大辭典】
(雜經(jīng))外道亦立三寶。百論疏上之中曰:「廣明三寶化世,此中凡列十師:一迦毗羅三寶行世,二優(yōu)樓迦三寶行世,三勒沙婆三寶行世。(中略)迦毗羅謂佛寶,弟子謂僧寶,僧法住謂法寶。」
大自在天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與自在天外道同。
大行道
【佛學(xué)大辭典】
(儀式)盛大行道之儀式也。(參見:行道)
行道
【佛學(xué)大辭典】
(儀式)為敬禮佛而向佛右方周圍旋繞也。寄歸傳三曰:「諸經(jīng)應(yīng)云旋右三匝,若云佛邊行道者非也。經(jīng)云右繞三匝者,正順其儀。」萬善同歸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繞百千匝方施一拜。經(jīng)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報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勝陀羅尼經(jīng)曰:「于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羅尼。合掌恭敬,旋繞行道,歸依禮拜?!勾蠓〞匦行械乐??!居帧啃衅渌酪?。無量壽經(jīng)下曰:「行道進(jìn)德?!埂居帧颗c經(jīng)行同用之。
大乘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道之名,通于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勝鬘經(jīng)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雇瑢毧呦履┰唬骸复嗣鸸麨榇蟪说?,與佛為因名大乘因?!?/div>
大鬼道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有大威力之鬼神所住之道途。道者五道六道之道也。
外道之梵天
【佛學(xué)大辭典】
(天名)外道所見之梵天,有三種:一、自那羅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類及一切。是鞞陀論師之說也。外道小乘涅槃?wù)撛唬骸竼栐唬汉蔚韧獾勒f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圍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毗舍,從兩腳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中略)于界場中殺害供養(yǎng)梵天得生彼處名涅槃?!勾笕战?jīng)疏二曰:「圍陀是梵王所演四種明論,大圍陀論師是受持彼經(jīng)能教授者。(中略)于彼部顯之中梵天猶如佛,四韋陀典猶如十二部經(jīng),傳此法者如和會僧?!苟⒆跃a紐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為一切萬物之元,是綼紐論師之梵天說也。智度論八曰:「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fēng)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jié)跏趺坐,此人復(fù)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諸淫瞋已盡無馀?!谷⒁阅︴凳琢_為法身,以那羅延為報身,以梵天為應(yīng)身,是摩醯首羅論師之說也。提婆論曰:「梵王那羅延摩醯首羅,一體三分。」玄應(yīng)音義二十五曰:「那羅延,那羅此翻為人,延那此云生本。謂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大愛道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佛之姨母,梵名摩訶波阇波提Maha%praja%pati^,乳養(yǎng)佛者。由阿難之請。始許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別號憍曇彌Gotami^,如佛言為瞿曇。法華文句二曰:「波阇波提,此翻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翻眾生?!勾朔`也,眾主乃波阇波提也。
大愛道施佛金縷袈裟
【佛學(xué)大辭典】
(故事)(參見:金縷袈裟)
大愛道比丘尼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二卷,失譯。敘大愛道三請出家。不許。遂依阿難之強(qiáng)請始許之,說八敬法,十戒,具足戒,及其他比丘尼種種之要法。
大愛道般尼洹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西晉白法祖譯。以大愛道為始,五百比丘尼不忍見佛之涅槃,先佛而涅槃,佛命阿難厚葬之。建塔焉。
大愛道涅槃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上經(jīng)之異名。
大道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菩薩摩訶薩,譯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華文句二曰:「若具存應(yīng)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什師嫌煩,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摩訶此言大,此諸人等皆求廣博大道。又成熟眾生故,道心大道心之氣類也?!?/div>
口力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虛。謂萬物本為由一虛而生者。中論疏三本曰:「口力外道,計太虛能生四大,四大能生藥草,藥草能生眾生,此從無生也?!?參見:口力論師)。
小乘外道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小乘與外道。又小乘即外道也。外道小乘二十種,外道中小乘外道論師是也。
天道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六道之一。與天趣同。欲界有六重之天,并色界無色界之諸天是也。其依處在諸趣之頂,故謂之天。身有光明,故謂之天。果報最勝,故謂之天。為有情輪回之道途,故謂之道,趣者所趣向也?!居帧浚ㄐg(shù)語)自然之道,法爾之理,謂之天道,與儒言天道同。無量壽經(jīng)下曰:「天道自然,不得蹉跌?!褂衷弧柑斓朗?,自然化舉?!雇瑑粲笆柙唬骸阜苍谑篱g天下諸理自然施立,是故名為天道施張?!?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天趣,為六道之一。天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諸天,因其依處在諸趣之上,故名為天,身有光明,故名為天,果報最勝,故名為天。
【三藏法數(shù)】
天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也。謂因修上品十善,復(fù)修世間禪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三藏法數(shù)】
天者,最高最上,極大極尊,受用出于自然,快樂莫非如意,由昔廣修凈行故感此報,是名天道。
【三藏法數(shù)】
天,即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是名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