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鶴轡(鶴轡)
指仙道者的車駕。 唐 王勃 《送宇文明府序》:“接霓裳於勝席,陪鶴轡於中軒。” 唐 張說 《奉和圣制幸白鹿觀應制》:“竹徑龍驂下,松庭鶴轡來?!?/div>
《國語辭典》:盜魁(盜魁)  拼音:dào kuí
強盜土匪的總負責人。如:「那個盜魁行蹤隱密,官府要抓他,簡直難上加難?!?/div>
《漢語大詞典》:道兄
對僧道者流的敬稱。 明 馮夢龍 《女丈夫·洪客祈雨》:“請問道兄,今日可喫齋么?”儒林外史第七回:“ 荀員外 道:‘向日道兄在敝鄉(xiāng)觀音庵時,弟卻無緣,不曾會見?!?/div>
《漢語大詞典》:黃房
仙道者流的居處。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十三:“上界有黃房,仙家道路長。” 唐 陸龜蒙 《襲美以紗巾見惠繼以雅音因次韻酬謝》:“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煙霧訪黃房?!?明 葉憲祖 《鸞鎞記·品詩》:“積炁黃房,凝神絳府。”
《漢語大詞典》:青云友(青雲(yún)友)
指志在隱逸的同道者。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十二:“尋我青云友,永與時人絶?!眳⒁姟?青云 ”。
《國語辭典》:青云(青雲(yún))  拼音:qīng yún
1.青色的云。指天空。《文選。揚雄。羽獵賦》:「青云為紛,紅蜺為繯?!埂段倪x。曹植。雜詩六首之三》:「太息經(jīng)長夜,悲嘯入青云。」
2.比喻顯要的地位。如:「平步青云」?!妒酚?。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傳》:「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埂段倪x。揚雄。解嘲》:「當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溝渠。」
3.比喻志行高遠?!段倪x。顏延之。五君詠五首之四》:「仲容青云器,實稟生民秀?!固?。王勃 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br />4.比喻隱逸的生活。《南史。四十一。齊宗室傳。衡陽元王道度傳》:「身處朱門,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云?!?/div>
《漢語大詞典》:鶴帔(鶴帔)
修道者的衣裝。 唐 韓偓 《朝退書懷》詩:“鶴帔星冠羽客裝,寢樓西畔坐書堂?!?清 厲鶚 《續(xù)游仙百詠》之三九:“ 劉綱 夫婦住 瓊臺 ,鶴帔霞裙次第裁?!?/div>
《漢語大詞典》:鶴蛻(鶴蛻)
修道者羽化登仙時遺下的軀殼。比喻修道者或隱士的遺物。 朱祖謀 《倦尋芳·題吷盦藏大鶴山人詞墨》詞:“斷銘鶴蛻,零楮蟫棲,芳卷誰理?”
《漢語大詞典》:煙蘿子(煙蘿子)
亦作“煙蘿子”。 相傳為古代學仙得道者。亦泛指隱士。 宋 蘇軾 《游張山人園》詩:“壁間一軸 煙蘿子 ,盆里千枝錦被堆?!?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 煙蘿子 ﹞蓋古之學仙得道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鶴體(鶴體)
仙道者的身體。 唐 唐彥謙 《寄徐山人》詩:“一室清羸鶴體孤,氣和神瑩爽冰壺。” 金 劉處玄 《江神子》詞:“鍊成鶴體碧霄中。任西東,訪 蓬 宮。”
《漢語大詞典》:鶴質(鶴質)
指仙道者的體質。 唐 鄭浣 《贈毛仙翁》詩:“松姿本秀,鶴質自輕?!?金 王丹桂 《金蓮出玉華·壽明威縣君完顏明慧》詞:“松姿鶴質,遣累齋心超眾異?!?/div>
《漢語大詞典》:鶴肩(鶴肩)
仙鶴的肩胛。指修道者的骨相。 宋 蘇軾 《光道人真贊》:“??谏斤E,犀顱鶴肩?!?宋 周必大 《己未二月十七日會同甲次舊韻》:“情均鴈序兼鶯友,壽貫犀顱映鶴肩?!?/div>
《漢語大詞典》:靈階(靈階)
對修道者住所臺階的美稱。 唐 儲光羲 《終南幽居獻蘇侍郎時拜太祝未上》詩之一:“靈階曝仙書,深室鍊金英?!?/div>
《漢語大詞典》:養(yǎng)生家(養(yǎng)生家)
指修道者。因其講究行氣功,煉丹藥,以求長生,故名。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故養(yǎng)生家曰:‘能守《黃庭》,則能長生?!?明 劉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敘略節(jié):“廢儒學,讀醫(yī)書,習養(yǎng)生家言?!?/div>
《漢語大詞典》:盜夸(盜誇)
猶盜魁。指取富貴或名位不以其道者。老子:“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王弼 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則皆邪也,邪則盜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竊位也。故舉非道,以明非道財皆盜夸也。” 魏源 本義:“盜夸韓非子作‘盜竽’。案:古韻虞、麻通用,則‘竽’、‘夸’皆協(xié)韻。説文‘竽’、‘夸’皆虧聲。蓋篆文‘于’作‘虧’,是以形近致誤?!?高亨 正詁:“‘夸’、‘竽’同聲系,古通用。據(jù) 韓 説,盜竽猶今言盜魁也。竽以樂喻,魁以斗喻,其例正同?!币徽f,強盜為服飾以夸于人。 河上公 注:“百姓不足而君有餘者,是由劫盜以為服飾,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親戚并隨也。”參見“ 盜竽 ”。
見“ 盜跨 ”。
《國語辭典》:盜竽(盜竽)  拼音:dào yú
竊盜的首領。《韓非子。解老》:「大奸作則小盜隨,大奸唱則小盜和。竽也者,五聲之長者也,故竽先則鐘瑟皆隨?!史牟桑瑤Ю麆?,厭飲食,而資貨有馀者,是之謂盜竽矣。」
《漢語大詞典》:盜跨(盜跨)
亦作“ 盜夸 ”。 猶盜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苦力策觀,傾資夐居,未幾有之,俄然身滅,名實所收,不出盜跨。構館棲神象,淵然幽穆,形從其微,神隨之遠,微則應清,遠則福妙,盜跨與道,孰為優(yōu)乎!” 金史肅 《感興》詩:“避俗嫌高絶,干榮恥盜夸,居貧偶從仕,學道不忘家?!眳⒁姟?盜夸 ”。
《漢語大詞典》:聲聞乘(聲聞乘)
佛教三乘之一。稱聞佛言教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真理而得道者。 趙樸初 《佛教常識答問·僧伽和佛的弟子》:“四諦的教法,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癡等迷情),證得涅槃,叫做聲聞乘。”參見“ 三乘 ”。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xiàn)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洞蟪饲f嚴經(jīng)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该钛萑私?,精微萬法全?!?/div>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span id="7qmmavm" class="book">《西游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br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