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5,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云章
解體
正一
青精
丹田
釋老
五龍
小劫
靈符
金庭
西華
天魔
金壇
胎仙
坎離
《國語辭典》:云章(雲(yún)章)  拼音:yún zhāng
語本《詩經(jīng)。大雅。棫樸》:「倬彼云漢,為章于天?!狗Q君主御書筆跡為「云章」。宋。歐陽修 仁宗御飛白記:「余將赴亳,假道于汝陰,因得閱書于子履之室,而云章爛然,輝映日月?!?/div>
《國語辭典》:解體(解體)  拼音:jiě tǐ
1.把整體拆卸成零碎。如:「這些都是等待解體的廢船?!?br />2.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左傳。成公八年》:「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div>
《漢語大詞典》:正一
(1).純真之一。道家認為“一”為世界萬物之本,永恒不變。 南朝 齊 顧歡 《夷夏論》:“佛號正真,道稱正一,一歸無死,真會無生,在名則反,在實則合?!?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高談正一,則古之 蒙莊子 ;深入不二,則今之 維摩詰 ?!?南唐 譚峭 化書·道化·正一:“命之則四(虛、神、氣、形),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br />(2).道教的一派。原為五斗米道,為 東漢 張陵 所創(chuàng)。傳說 太上老君 親授 張陵 《太平洞極經(jīng)》、太玄經(jīng)、《五斗經(jīng)》、《正一經(jīng)》各若干卷。 張陵 傳授于后裔及其門徒。后 張陵 被尊為“天師”、“正一天師”,其所創(chuàng)之道派亦稱為“天師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統(tǒng)稱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經(jīng)》,崇拜鬼神,畫符念咒、驅(qū)鬼降妖、祈福禳災等。舊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 承禎 ﹞事 潘師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shù)。 師正 特賞異之,謂曰:‘我自 陶隱居 傳正一之法,至汝四葉矣。’”元史·釋老傳·張與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span id="cz7b2mz" class="book">《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這一房道士,世傳正一道教,善能書符遣將,剖斷人間禍福?!?/div>
《漢語大詞典》:青精
(1).星名。《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青精翼紫軑,黃旗映朱邸?!?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黃旗,瑞云也。皆王者將興之符應也?!?br />(2).道教認為木星中的九 青帝 之一。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門,門內(nèi)有九 青帝 ……其門內(nèi) 青帝 ,或號 青靈之公 ,或號 青真 ,或號 青精 ,或號 青帝君 ,并受事於中央 青皇 也?!?br />(3).青睛。南史·徐陵傳:“﹝ 徐陵 ﹞目有青精,時人以為聰慧之相也?!?br />(4).植物名。一名南天燭,又稱墨飯草。道家制作青精飯的原料之一。 宋 蘇軾 《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 黃公 獻紫芝, 赤松 饋青精?!?br />(5).指青精飯。 宋 陸游 《星坐道室有感》詩:“一缽青精便有餘,世間萬事總成疎?!?錢仲聯(lián) 注:“青精,青精飯,道家所食?!?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南燭草:“青精……又曰墨飯草,以其可以染黑飯也。故黑飯亦名青精?!?/div>
《國語辭典》:丹田  拼音:dān tián
人體臍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缸载堕T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div>
《國語辭典》:釋老(釋老)  拼音:shì lǎo
佛教和道教?!吨軙?。卷五。武帝紀上》:「戊辰,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門等討論釋老義。」《北史。卷四三。邢巒傳》:「美風儀,博涉經(jīng)史,善談釋老,雅好文詠?!?/div>
《漢語大詞典》:五龍(五龍)
(1).遠古傳說中的五個部落首領。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五龍 比翼, 人皇 九頭?!?李善 注引《春秋命歷序》:“ 皇伯 、 皇仲 、 皇叔 、 皇季 、 皇少 ,五姓同期,俱駕龍,號曰五龍。”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玉壺遐覽二:“ 祝融氏 為 火帝 ,君南岳; 五龍氏 乘云登仙?!?br />(2).古代傳說中五個人面龍身的仙人,道教稱為五行神。鬼谷子·本經(jīng)陰符:“盛神法五龍?!?陶宏景 注:“五龍,五行之龍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7326' target='_blank'>《文選·郭璞〈游仙詩〉》:“奇齡邁五龍,千歲方嬰孩。” 李善 注引《遁甲開山圖》 榮氏 解:“五龍,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 角龍 ,木仙也。次曰 徵龍 ,火仙也。次曰 商龍 ,金仙也。次曰 羽龍 ,水仙也。次曰 宮龍 ,土仙也?!币嘀^五龍的法術(shù)。 唐 李邕 《葉有道碑》:“專精五龍,遍游群岳。”
(3).譽稱同時以才名著聞的五人。(1)指 漢 公沙穆 五子。 晉 陶潛 《集圣賢群輔錄下》“ 公沙紹 字 子起 , 紹 弟 孚 字 允慈 , 孚 弟 恪 字 允讓 , 恪 弟 逵 字 義則 , 逵 弟 樊 字 義起 ,右 北海 公沙穆 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師號為 公沙 五龍?!?2)指 晉 索靖 、 氾衷 、 張甝 、 索紾 、 索永 五人。晉書·索靖傳:“ 靖 少有逸羣之量,與鄉(xiāng)人 氾衷 、 張甝 、 索紾 、 索永 俱詣太學,馳名海內(nèi),號稱 敦煌 五龍?!?3)指 南朝 齊 張岱 兄弟五人。南齊書·張岱傳:“ 岱 少與兄太子中書舍人 寅 、 新安 太守 鏡 、征北將軍 永 、弟 廣州 刺史 辨 ,俱知名,謂之 張氏 五龍。”(4)指十六國 前涼 辛攀 兄弟五人。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若夫 于公 之宅,駟馬高驅(qū), 辛氏 之門,五龍齊駕?!?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氏族·五龍:“ 涼 辛攀 ,兄 鑒 、 曠 ,弟 寳 、 迅 。”(5)指 宋 竇儀 兄弟五人。宋史·竇儀傳:“ 儀 學問優(yōu)博,風度峻整,弟 儼 侃 偁 僖 ,皆相繼登科……當時號為 竇氏 五龍?!?/div>
《國語辭典》:小劫  拼音:xiǎo jié
1.一長段的時間。詞語源于古印度婆羅門,后為佛教沿用,但說法不同。謂世上人類的壽命歷經(jīng)一增(人壽自十歲開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或一減(人壽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所需的時間。約為人間八百三十九萬九千年。又《法苑珠林》卷一:「依立世阿毗曇論云:『佛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醒世恒言》卷二一:「一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br />2.小災難。清。錢謙益 欲別東樓去詩:「小劫看今雨,中年別故人。」
《漢語大詞典》:靈符(靈符)
(1).上天的符命。 三國 魏 曹植 《鞞舞歌·大魏篇》:“大 魏 應靈符,天祿方甫始?!?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信斯武之未喪,膺靈符而在茲?!?唐 王勃 《上拜南郊頌表》:“為而不恃,懸寶位於中宸;卑以自居,託靈符於上帝?!?宋 王禹偁 《賀冊尊號表》:“伏惟尊號皇帝陛下,受天靈符,作民司牧?!?br />(2).指神奇的征兆。 明 張居正 《圣母圖贊·附寶感電》:“ 軒轅 圣母,厥有靈符,煜煜神電,明輝天樞?!痹瓡}注:“ 黃帝 母曰 附寶 ,見電光繞北斗樞星,感而生帝?!?br />(3).道教的符箓。 唐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詩:“ 玄元 告靈符,丹洞獲其銘?!?宋 梅堯臣 《無題》詩:“緑桂薰輕服,靈符佩縹囊?!?元 吳昌齡《張?zhí)鞄煛?/span>第三折:“法水灑來天地暗,靈符書動鬼神驚。” 郭沫若 《瓶》詩之三四:“這個字是蘇生我的靈符,也會是射死我的弓弩?!?/div>
《漢語大詞典》:金庭
(1).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廬州郡 巢縣 (今 安徽省 巢湖市 ),別名 紫微山 。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見云笈七籤卷二七。
(2).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越州郡 剡縣 (今 浙江省 嵊縣 ),周圍三百里,名曰 金庭崇妙天 。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見云笈七籤卷二七。
(3).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會稽 東海 際之 桐柏山 中。 晉 陶弘景 真誥·稽神樞四:“ 金庭 有不死之鄉(xiāng),在 桐柏 之中?!?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銘》:“啟基 桐柏 ,厥號 金庭 ?!?br />(4).傳說中天上神仙所居之處。 唐 陳子昂 《題李三書齋》詩:“愿與金庭會,將待玉書徵?!?宋 沈遘 《五言天臺山送僧象微歸山》:“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瑤圃?!?清 吳偉業(yè) 《聞臺州警》詩之三:“天門中斷接危梁,玉館金庭跡渺茫?!?/div>
《漢語大詞典》:西華(西華)
道教仙宮名。對 東華 而言。 東華 為男仙所居,以 東王公 領; 西華 為女仙所居,以 西王母 領。故女仙名籍稱《西華仙箓》。云笈七籤卷七:“《八素經(jīng)》云: 西華宮 有瑯簡蕊書,當為真人者,乃得此文。”
《漢語大詞典》:天魔
(1).佛教語。天子魔之略稱。為欲界第六天主。常為修道設置障礙。《楞嚴經(jīng)》卷九:“或汝陰魔,或復天魔?!?span id="rerjleq" class="book">《百喻經(jīng)·小兒得大龜喻》:“邪見外道,天魔 波旬 ,及惡知識,而語之言,汝但極意六塵,恣情五欲,如我語者,必得解脫?!?br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經(jīng)無符,則天魔害人?!?br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無神論》:“惡性既起,故不得不歸咎於天魔?!?br />(4).樂舞名。 元 張昱 《輦下曲》詩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長在月宮聽?!贝酥笧樘炷璋樽嗟臉非?。參見“ 天魔舞 ”。
《國語辭典》:天魔舞  拼音:tiān mó wǔ
一種舞蹈。本為唐代音樂,至元順帝時,以十六名宮女,盛飾珠纓,扮成菩薩相,以佛曲伴奏,贊佛而舞。有時也用于宴享,以娛賓客。《元史。卷四三。順帝本紀六》:「時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宮女三圣奴、妙樂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為十六天魔?!?/div>
《漢語大詞典》:金壇(金壇)
(1).道教供奉神仙的壇。 南朝 梁 范云 《答句曲陶先生》詩:“石戶棲千秘,金壇謁九仙。” 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啟玉笈之幽文,貽金壇之妙訣?!?span id="wt6aiqi" class="book">《舊唐書·隱逸傳·白履忠》:“非夫得秘訣於金壇,受幽文於玉笈,其孰能與此乎!”
(2).拜將的壇。 唐 楊炯 《上騎都尉高則神道碑》:“猛將分麾,受律於金壇之下?!?唐玄宗 《錢王晙巡邊》詩:“金壇申將禮,玉節(jié)授軍符。”
(3). 句曲山 山洞,道書所稱洞天福地之一。在 江蘇省 金壇縣 。云笈七籤卷二七:“第八 句曲 山洞,周迴一百五十里,名曰 金壇 華陽 之洞天。”
《漢語大詞典》:胎仙
(1).鶴的別稱。古代鶴有仙禽之稱,又相傳胎生,故名。 元 張養(yǎng)浩 《寨兒令·夏》曲:“見胎仙,飛下九重天。”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鶴﹝釋名﹞引 八公 《相鶴經(jīng)》:“鶴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驥,千六百年乃胎產(chǎn),則胎仙之稱以此。世謂鶴不卵生者誤矣?!?br />(2).道教神名。《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上清章》:“琴心三疊儛 胎仙 ?!?務成子 注:“ 胎仙 即 胎靈大神 ,亦曰 胎真 ,居明堂中?!?/div>
《漢語大詞典》:坎離(坎離)
(1).猶言鉛汞、水火、陰陽。易·說卦:“坎為水……離為火?!?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易·說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br />(2).坎、離本為周易的兩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內(nèi)丹家謂為人體內(nèi)部的陰精;以“離女”借指鉛,內(nèi)丹家謂為人體內(nèi)部的陽氣。 唐 呂巖 《百字碑》詩:“氣回丹自結(jié),壺中配坎離?!?明 湯顯祖 《邯鄲記·度世》:“是黃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爐。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離為藥物?!?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人之色身或有變壞,或值遲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凈以了性命,則置鼎器,取坎離,以補完先天,然后靜可修。謂之泥水金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