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0,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48  49  50  51  52  54  5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掊斗折衡
十大洞天
神寶君
神水華池
神仙浮屠
茹芝鍊玉
繠宮
燒丹煉汞
燒丹七飛
三十六天
三十六天罡
三十六玉皇
三十二天
三元八會
三厭
《國語辭典》:掊斗折衡  拼音:pǒu dǒu zhé héng
剖開量物的斗,折斷稱物的衡。指廢除讓人爭多論少的斗衡?!肚f子。胠篋》:「掊斗折衡,而民不爭?!?/div>
《漢語大詞典》:十大洞天
道教謂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地。即 王屋山洞 、 委羽山洞 、 西城山洞 、 西玄山洞 、 青城山洞 、 赤城山洞 、 羅浮山洞 、 句曲山洞 、 林屋山洞 、 括蒼山洞 。云笈七籤卷二七:“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tǒng)治之所?!?/div>
《漢語大詞典》:神寶君
道教所尊奉的神名。 清 龔自珍 《王仲瞿墓表銘》:“掌中雷者, 神寳君 説洞神下乘法,所謂役令之事,即以道家書論,亦其支流之不足詰者?!?/div>
分類:道教尊奉
《分類字錦》:神水華池(神水華池)
呂巖 誰知神水玉華池,中有長生性命基。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神仙浮屠
指道教與佛教。 宋 曾鞏 《撫州顏魯公祠堂記》:“公之學(xué)問文章,往往雜於神仙浮屠之説,不皆合於理?!?/div>
分類:道教佛教
《分類字錦》:茹芝鍊玉
元結(jié) 宿無為觀詩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鍊玉學(xué)輕身。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繠宮
即 蕊珠宮 。道教傳說天上 上清宮 有 蕊珠宮 ,系神仙所居。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五:“又某人賦葡萄月曰:‘……疑是 繠宮 開夕宴,結(jié)成珠帳待 常娥 。’”
分類:道教天上
《國語辭典》:燒丹鍊汞(燒丹鍊汞)  拼音:shāo dān liàn gǒng
道家用爐火燒煉礦石或丹藥的方術(shù)。《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世上有這一夥燒丹鍊汞之人,專一設(shè)立圈套,神出鬼沒?!埂度辶滞馐贰返谖宥兀骸杆鯐r也愛學(xué)幾樁武藝,后來不知怎的,好弄玄虛,勾人燒丹鍊汞?!?/div>
《分類字錦》:燒丹七飛(燒丹七飛)
王褒《靈壇碑銘》:云橋啟館,景曜開扉;明庭朝禮,仙館羽衣。燕履宵去,鳧舄晨歸。煉石三轉(zhuǎn),燒丹七飛。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天
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羅天,共三十六重。見云笈七籤卷二一。魏書·釋老志:“二儀之間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宮,宮有一主?!币嘧鳌?三十六界 ”。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 玉皇 宮中空若洗,三十六界無一青蛾眉。”
《國語辭典》:三十六天罡  拼音:sān shí liù tiān gāng
道教謂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小說家因以附會為梁山泊的三十六員猛將。如《大宋宣和遺事》、《水滸傳》等即是。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玉皇
道教所稱的三十六天帝。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為君持此凌蒼蒼,上朝三十六玉皇?!?王琦 注:“三十六玉皇,道家所謂三十六天帝也?!眳⒁姟?三十六天 ”。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天
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羅天,共三十六重。見云笈七籤卷二一。魏書·釋老志:“二儀之間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宮,宮有一主?!币嘧鳌?三十六界 ”。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 玉皇 宮中空若洗,三十六界無一青蛾眉?!?/div>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天
(1).佛教小乘有部稱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為三十二天。法苑珠林卷五:“如《婆沙論》中説,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br />(2).道教稱東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二天。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老氏玄談》:“三十二天:黃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舉文天、摩夷天、越衝天、蒙翳天。已上為東方八天。和陽天、恭華天、宗飄天、皇笳天、堂曜天、端靜天、恭慶天、極瑤天。已上為南方八天??讜N天、皇厓天、極風(fēng)天、孝芒天、翁重天、江由天、阮樂天、曇誓天。已上為西方八天。霄慶天、元洞天、妙成天、禁上天、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賈奕天。已上為北方八天?!?/div>
《漢語大詞典》:三元八會(三元八會)
道教語。三元,日、月、星。三元加上木、火、土、金、水五行為八會。指 倉頡 造字之前,由三五妙氣凝空而成的“云篆”、“天書”,為一切道經(jīng)之相。云笈七籤卷七:“《道門大論》曰:一者陰陽,初分有三元、五德、八會之氣,以成飛天之書?!?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一:“秀人民之交,別陰陽之分,則有三元八會、群方飛天之書?!?/div>
《國語辭典》:三厭(三厭)  拼音:sān yàn
道教以為天厭雁,地厭狗,水厭烏魚,是謂三厭,而不食用。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一八。字義字起》:「天厭雁,地厭狗,水厭烏魚。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魚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埂段饔斡洝返诎嘶兀骸杆齑祟I(lǐng)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jīng)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