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5,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紂絕陰天宮
掌心雷
齋戒六丁
王靈官
脫胎換骨
五斗米道
五氣朝元
五色云氣
五尸
無中生有
五祖七真
五岳真形圖
踏罡步斗
太上老君
泰山府君
《漢語大詞典》:紂絕陰天宮(紂絶陰天宮)
道教六天宮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陰天宮,二曰泰煞諒事宮,三曰明辰耐犯宮,四曰怙照罪氣宮,五曰宗靈七非宮,六曰敢司連苑宮。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宮名?!?/div>
《國語辭典》:掌心雷  拼音:zhǎng xīn léi
1.道教指有道者能隨手發(fā)雷擊物的法術(shù)。
2.武器名:(1)一種可隨手發(fā)射,兩頭尖銳的小形鐵針,為舊時武人常用的暗器。(2)一種小型手鎗。
《分類字錦》:齋戒六丁(齋戒六?。?/div>
劉馮事始春秋命成圖曰:黃帝請問太一長生之道,太一曰:齋戒六丁可功成。注云:丁取丁寧,戒取戒慎也。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王靈官(王靈官)
道教奉祀的神。又稱“玉樞火府天將”。相傳姓 王 名 善 , 宋徽宗 時人,曾從 林靈素 弟子 薩守堅 傳符法。 明 宣德 (1426-1435)中封為“隆恩真君”,歲時遣官致祭。道觀內(nèi)多塑 王靈官 像,如佛寺之塑伽藍,作為鎮(zhèn)守山門之神。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這‘男吊’最不易跳……所以后臺上一定要扮一個 王靈官 ,一手捏訣,一手執(zhí)鞭,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一面照見前臺的鏡子?!眳㈤?span id="6sep9if" class="book">《明史·禮志四》、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王靈官。
分類:道教奉祀
《國語辭典》:脫胎換骨(脫胎換骨)  拼音:tuō tāi huàn gǔ
原指修煉得道,脫換凡人之軀殼而成仙。比喻澈底改變。宋。葛長庚 沁園春。要做神仙詞:「常溫養(yǎng),使脫胎換骨,身在云端?!埂段饔斡洝返诙呋兀骸改情L老自服了草還丹,真是脫胎換骨,神爽體健?!挂沧鳌笓Q骨脫胎」、「抽胎換骨」。
《國語辭典》:脫胎(脫胎)  拼音:tuō tāi
1.道家指脫去凡胎而成仙?!都t樓夢》第一○四回:「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脫胎去的?!?br />2.比喻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變化而產(chǎn)生。如宋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乃脫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的「都來此事,眉間心事,無計相回避」。此種詩文上的模仿即屬脫胎現(xiàn)象。
《國語辭典》:五斗米道  拼音:wǔ dǒu mǐ dào
東漢張陵所創(chuàng)的宗教,也稱為天師道。參見「道教」條。
《漢語大詞典》:五氣朝元
亦作“ 五氣朝元 ”。 道教修煉之法。謂煉內(nèi)丹者不視、不聽、不言、不聞、不動,而五臟之精氣生尅制化,朝歸于黃庭(臍內(nèi)空處),謂之“五炁朝元”。 明 屠隆 《曇花記·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頂,河車升降;養(yǎng)成五炁朝元,知念中無念?!?span id="qagazcv" class="book">《西游記》第十九回:“三花聚頂?shù)脷w根,五氣朝元通透澈。”
《漢語大詞典》:五色云氣(五色雲(yún)氣)
道教指五臟之氣。黃庭內(nèi)景經(jīng)·肝氣:“五色云氣紛青蔥,閉目內(nèi)眄自相望?!?梁丘子 注:“肝氣與五藏相雜,上為五色云?!?/div>
《漢語大詞典》:五尸
道教謂藏于五臟中的五種邪魅。云笈七籤卷八二:“消除三鬼,滌蕩五神。五神一曰五尸……五尸:青尸、赤戶、黃尸、白尸、黑尸。神祝曰:三尸、五尸,俱入黃泉,吾升清天保長生?!?/div>
分類:道教五臟
《國語辭典》:無中生有(無中生有)  拼音:wú zhōng shēng yǒu
道家指萬有生于虛。語本《老子》第四○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购蠖嘁詿o中生有指本無其事憑空造作?!端疂G傳》第三四回:「量花榮如何肯反背朝廷?實被劉高這廝無中生有,官報私仇?!埂豆卤驹麟s劇。度黃龍。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你還說嘴哩!」
《漢語大詞典》:五祖七真
道教語。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見 元 李道謙 七真年譜。 元 楊景賢 《劉行首》第一折:“欲要見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隨百順。”
《漢語大詞典》:五岳真形圖(五嶽真形圖)
道教符箓。據(jù)稱為太上道君所傳,有免災致福之效。今 河南 登封縣 嵩山 中岳廟 內(nèi)存有此圖的碑刻。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帝內(nèi)傳:“﹝ 武帝 ﹞問:‘此書是仙靈之方耶?不審其目,可得瞻盼否?’ 王母 出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圖也……諸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zhí)之,經(jīng)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div>
《漢語大詞典》:踏罡步斗
道教法師祈天或作法的步伐。表示腳踏在天宮罡星斗宿之上。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我踏罡步斗驅(qū)邪祟,仗著劍書符呪水?!?span id="l8xespb" class="book">《水滸傳》第八九回:“ 公孫勝 在軍中仗劍作法,踏罡步斗,敕起五雷?!?明 無名氏 《廣成子》第四折:“踏罡步斗通三界,保養(yǎng)丹砂體自清。”《冷眼觀》第十三回:“他上來請老太太拈了香,故意的踏罡步斗、上表章、焚符籙,拿班做勢的忙碌了一大陣?!币嘧鳌?踏罡布斗 ”。《水滸傳》第七九回:“只聽得山頂上連珠炮響,蘆葦中颼颼有聲,卻是 公孫勝 披髮仗劍,踏罡布斗,在山頂上祭風?!?span id="ibjrtld" class="book">《續(xù)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每日踏罡布斗,念誦真言?!?/div>
《國語辭典》:太上老君  拼音:tài shàng lǎo jūn
道家以老子為始祖,故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參見「老子」條。
《漢語大詞典》:泰山府君
指 泰山 神。俗稱 東岳大帝 。 魏 晉 以來,道教傳說人死魂皆歸 泰山 ,以 泰山 神為地下之主。舊時各地有東岳廟祀 泰山 神。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 胡母班 ﹞曾至 泰山 之側(cè),忽于樹間逢一絳衣騶,呼 班 云:‘ 泰山 府君 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