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25
詞典
2
分類詞匯
820
佛典
3
共825,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36
37
38
39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42
43
44
4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仙典
偃骨
桃孩
桐柏宮
濯曜羅
法劍
隱符
宮澤
二葛
火術(shù)
地箓
丹霍
木解
事化
全真教
《漢語大詞典》:
仙典
指道教尊奉的典籍。 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序》
:“惜 可覲 雖老諸生,通文義,未及援據(jù)史傳……又不能博徵仙典,究論還丹度世之術(shù)?!?/div>
分類:
道教
尊奉
典籍
《漢語大詞典》:
偃骨
仙骨。道教稱名字上了仙冊的人,胸間必有偃骨。 唐
皮日休
《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
詩:“子細(xì)捫心無偃骨,欲隨師去肯相容?”原注:“偃骨在胸者,名入星骨。”
分類:
仙骨
道教
稱名
名字
《漢語大詞典》:
桃孩
陰陽神名。道教指人體命門臍宮神名。
《
黃庭內(nèi)景經(jīng)·脾長
》
:“ 桃孩 合延 生 華芒 ?!?梁丘子 注:“ 桃孩 ,陰陽神名,亦名 伯桃 。
《仙經(jīng)》
曰:‘命門臍宮中有大君,名 桃孩 ,字 合延 ?!?/div>
分類:
陰陽
陽神
道教
人體
命門
宮神
《漢語大詞典》:
桐柏宮
道觀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古跡·桐柏宮》
:“ 桐柏宮 在 天臺縣 西二十五里,道家所謂七十二福地之一。由 清溪 迤北而入,其路曲折清幽,至宮門,則一望如平疇,四山蒼然,九峰迴抱,別有天地。縣志云: 唐 景云 二年,為 司馬承禎 建?!?/div>
分類:
道觀
道觀名
道教
七十二
福地
《漢語大詞典》:
濯曜羅(濯曜羅)
道教語。太陽的別名。
《
云笈七籤
》
卷二一:“九天真人,呼日為濯曜羅?!?/div>
分類:
道教
日
《國語辭典》:
法劍(法劍)
拼音:
fǎ jiàn
道教指法師行法驅(qū)邪時,所用的劍。
分類:
道教
指法
法師
行法
驅(qū)邪
《漢語大詞典》:
隱符(隱符)
指道教的符咒。 唐
吳筠
《游仙》
詩之十八:“隱符千魔駭,鳴玉萬帝悅。”
分類:
道教
符咒
《漢語大詞典》:
宮澤(宮澤)
道教謂腦宮的精髓。 唐
李商隱
《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誓將覆宮澤,安此真與神。” 馮浩 注:“
《
登真隱訣
》
:‘凡頭有九宮,其經(jīng)皆神仙為真人之道,真官司命,經(jīng)之要言?!?道源 曰:‘覆,還也,還元辰本宮之澤?!矗耗X有九宮,即還精補(bǔ)腦之義。”
分類:
道教
精髓
《漢語大詞典》:
二葛
指 三國 方士 葛玄 及其從孫、 東晉 道士和道教理論家 葛洪 。
分類:
方士
道士
道教
教理
理論家
《漢語大詞典》:
火術(shù)(火術(shù))
道教的一種制火之術(shù)。能處火中而不被火傷。
《
藝文類聚
》
卷八十引 晉 葛洪
《
抱樸子
》
:“ 吳 世有 姚光 ,有火術(shù)。 吳 主積荻千束,火焚荻了盡, 光 恬坐灰中,振衣而起?!?/div>
分類:
道教
火之
能處
火中
被火
《漢語大詞典》:
地箓
道教謂地府的秘文秘錄。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齋贊老君祠》
:“出長夜之庭,昇洞陽之舘,毀絶地籙,超翥天衢?!?明
梅鼎祚
《玉合記·閨晤》
:“説咒水,談劍術(shù),兼領(lǐng)他地籙天符?!?/div>
分類:
道教
地府
秘文
《漢語大詞典》:
丹霍
道教稱神仙所居住的山。 前蜀
杜光庭
《威儀道眾玉華殿謝土地醮詞》
:“往逝者,生神 丹霍 ;見居者,耀籍青元?!?span id="4df0pro" class="book">《
云笈七籤
》卷三:“ 太上老君 下降 丹霍 之丘,以
《地皇內(nèi)經(jīng)》
十四篇并靈寶五千文
《
道德經(jīng)
》
授 燧人氏 。”
分類:
道教
神仙
所居
居住
《漢語大詞典》:
木解
道教所說尸解的一種。謂借木解脫軀體而成仙。 唐
黃滔
《祭先外舅》
:“愚輒疑道家有形全、氣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義也?!眳㈤?span id="vdaryqt" class="book">《
云笈七籤
》卷八五。
分類:
道教
尸解
解脫
軀體
成仙
《漢語大詞典》:
事化
(1).治道教化。
《
呂氏春秋·本味
》
:“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賢之化也。非賢,其孰知乎事化?”
(2).世事變化。 漢
張衡
《思玄賦》
:“俗遷渝而事化兮,泯規(guī)矩之員方?!?/div>
分類:
世事
治道
道教
事變
教化
《國語辭典》:
全真教
拼音:
quán zhēn jiào
金代,道士王重陽創(chuàng)立的宗教。主張儒、道、釋三教合一,其教義勸人誦讀儒教的《孝經(jīng)》、佛教的《般若心經(jīng)》和道教的《道德清凈經(jīng)》,以返其真,故稱。元明時極為盛行。
分類:
全真教
道教
一派
創(chuàng)立
教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