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0,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玄谷
陰六
寶偈
梯仙
執(zhí)蓋
玄帝
玉都
解形
三性
瓊文
諾皋
內神
祖氣
一二三
玄譚
《漢語大詞典》:玄谷
(1).幽深的山谷。 漢 應瑒 《慜驥賦》:“赴玄谷之漸涂兮,陟高岡之峻崖?!?br />(2).道教指腎。黃庭外景經·上部經:“下有長城玄谷邑。” 務成子 注:“腸為長城,腸為邑,腎為玄谷,上應南北也。”
《漢語大詞典》:陰六(陰六)
(1).指十二律中的六呂。漢書·律歷志上:“律十有二,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鐘,六曰中呂?!?br />(2).道教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陽九,奇數(shù),為陽數(shù)之窮;百六,偶數(shù),為陰數(shù)之窮。故百六亦稱陰六。天厄謂之陽九,地虧謂之百六,即陰六。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岳賦》:“則有龜負龍擎,文籍其陽九陰六; 共 觸 愚 移,傾缺其天樞地軸。”
(3).厄運或災害。 北齊 李清 《造報德像碑》:“陽九作沴,濡足於 堯 季;陰六為災,授手於 湯 日?!?/div>
《漢語大詞典》:寶偈(寶偈)
(1).佛教語。對偈頌的敬稱。《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一窺寶偈,慶溢心靈,三復幽宗,喜盈身意。”《法苑珠林》卷一○七:“晨朝宣寶偈,夕夜虔誠恭。近求出苦海,遠念法身蹤?!?唐 趙彥昭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喜聞題寶偈,受記莫由同?!?br />(2).道教亦借以指修煉的歌訣。云笈七籤卷五七:“四九寶偈,除誦守精,修奉太和,不虧不盈?!?/div>
《漢語大詞典》:梯仙
道教謂逐步登仙。《剪燈馀話·月夜彈琴記》:“姬曰:‘天醫(yī)傅以 玄洲 不死之膏,賜以完形復體之符,一門百口往梯仙國矣?!唬骸沃^梯仙?’姬曰:‘凡初得道者,皆送此修行,然后漸登品位,猶登梯然,故曰梯仙?!?/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蓋(執(zhí)蓋)
道教稱侍奉天帝的仙官、侍從。 唐 陸龜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龔美》詩:“執(zhí)蓋冒花香寂歷,侍晨交佩響闌珊?!弊宰ⅲ骸皥?zhí)蓋、侍晨,皆仙之貴侶矣?!?/div>
《漢語大詞典》:玄帝
(1).北方之帝,即 顓頊 。管子·幼官:“一會諸侯,令曰:‘非 玄帝 之命,毋有一日之師役?!?尹知章 注:“玄帝,北方之帝?!?span id="f6qxoqs" class="book">《莊子·大宗師》“ 顓頊 得之,以處玄宮” 唐 成玄英 疏:“ 顓頊 , 黃帝 之孫,即帝 高陽 也,亦曰 玄帝 ……年九十七崩,得道,為北方之帝?!?br />(2).指 夏禹 。 禹 有治水功,水色黑,故稱 玄帝 。 唐 陳子昂 《昭夷子趙碑》:“ 玄帝 傳家,五百數(shù)終。”
(3).指道教所奉的 真武帝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貧道 玄武殿 里道士 何正寅 ,昨夜夢見 玄帝 分付貧道説:‘這里有個 唐某 當為此地女主,爾當輔之?!?/div>
《漢語大詞典》:玉都
(1).道教稱天帝的居所。 唐 呂巖 《七言詩》之六七:“羽化自應無鬼録,玉都長是有仙名?!?唐 李九齡 《上清辭》之五:“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親授五靈符?!?br />(2).道教語。指身軀。黃庭內景經·肺之章:“閉塞命門保玉都?!?梁丘子 注:“身為玉都,神聚其所,猶都邑也?!?br />(3).京城。 宋 向子諲 《丑奴兒·宣和辛丑》詞:“天教紅藥來驂乘,桃李先驅,總作花奴,翠擁紅遮到玉都。”
《漢語大詞典》:解形
(1).脫身。《后漢書·王昌傳》:“朕, 孝成皇帝 子 子輿 者也。昔遭 趙氏 之禍,因以 王莽 篡殺,賴知命者將護朕躬,解形河濱,削跡 趙 魏 。” 李賢 注:“解形猶脫身也。”
(2).分解形體。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東方有解形之民,使頭飛於南海,左手飛於東山,右手飛於西澤,自臍以下,兩足孤立。至暮,頭還肩上,兩手遇疾風飄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為五足獸,則一指為一足也。”
(3).道教語。猶尸解。 唐 陳子昂 《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遂解形而遺世,乘白云以上賓。” 前蜀 杜光庭 《仙傳拾遺·張子房》:“ 子房 佐 漢 ,封 留侯 ,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 龍首原 ?!?br />(4).猶解脫。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欲以此金鑄銅佛送 西山 潭柘寺 供養(yǎng),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眳⒁姟?解脫 ”。
《國語辭典》:解脫(解脫)  拼音:jiě tuō
1.開釋、解除?!妒酚?。卷一二二??崂魝?。寧成傳》:「是時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極刑,自以不復收,于是解脫,詐刻傳出關歸家?!埂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釋質,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br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的境界?!洞蠓痦斒桌銍澜洝肪砹骸溉糁T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凈,我于彼前,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挂喾Q「涅槃」。
《漢語大詞典》:三性
(1).佛教名詞。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為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 章炳麟 《建立宗論》:“云何三性?一曰徧計所執(zhí)自性,二曰依他起自性,三曰圓成實自性。”
(2).佛教名詞。指善性、惡性和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性)。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二十:“善、惡、無記,是三性也。”
(3).道教名詞。指元精、元氣和元神。 唐 呂巖 《敲爻歌》:“此時黃道會陰陽,三性元宮無漏泄?!?唐 呂巖 《憶江南》詞之八:“三性本同一體內,要燒靈藥切尋鉛?!?br />(4).指人性的三個來源。 漢 王充 論衡·命義:“亦有三性:有正,有隨,有遭。正者,稟五常之性也;隨者,隨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惡物象之故也。”
《漢語大詞典》:瓊文(瓊文)
(1).美玉的文采。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石瓊文而翕赩,山龍鱗而炤爛。” 唐 歐陽詹 《福州送鄭楚材赴京》詩:“門承若蘭族,身藴如瓊文。”
(2).指道教經籍??逃谟癜?,故稱。 唐 皮日休 《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詩:“曉案瓊文光洞壑,夜壇香氣惹杉松?!?明 楊慎 《藝林伐山·仙經》:“瓊文、藻笈、琳篆、瑯函,皆指道書也?!?/div>
《漢語大詞典》:諾皋(諾皋,諾臯)
亦作“諾皐”。
(1).道教語。太陰神名。 晉 葛洪 抱樸子·登涉:“ 諾皋 ,太陰將軍,獨開曾孫王甲,勿開外人?!?王明 校釋:“ 諾皋 ,太陰神名?!?br />(2).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有篇名《諾皋》、《支諾皋》,專記怪力亂神之事。后借指神怪小說。 清 錢謙益 《趙靈均墓志銘》:“﹝ 靈均 ﹞閒託于《虞初》《諾皋》以耗磨光景,陶陶款款如也?!?/div>
《漢語大詞典》:內神
(1).宗廟所祭之神,因其為一族祖先,故稱內神。禮記·曲禮下“踐作臨祭祀,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孫希旦 集解引 元 吳澄 曰:“宗廟所祭者,一家之神,內神也,故曰內事。郊社山川之屬,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br />(2).道教語。指主司人體五臟六腑七竅之神。因其在人體之內,故謂之內神。黃庭內景經·中池:“中池內神服赤珠,丹錦云袍帶虎符?!?/div>
《漢語大詞典》:祖氣(祖氣)
(1).舉行祖祭所須順應的時日運會。宋書·律歷志中:“王者祖氣而奉其□終, 晉 於五行之次應尚金,金生於巳,事於酉,終於丑,宜祖以酉日,臘以丑日?!?br />(2).道教謂物因氣而化生,因稱物之來源為“祖氣”。云笈七籤卷十六:“ 天寶君 者,則大洞之尊神; 天寶丈人 ,則 天寶君 之祖氣也。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玉皇之氣,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氣后至 龍漢 元年化生 天寶君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 唐 置崇元學,專奉 老氏 ,配以 莊 列 道家者流,以謂天地未判有 元始天尊 為祖氣,次有 道君 以闡其端, 老子 以明其道?!?/div>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
(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傳 太上老君 授 張道陵 “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驅鬼降妖。見云笈七籤卷六。《四游記·果老殿中辨鹿》:“時有 葉法善 者, 嘉禾 人,世為道士,嘗游 白馬山 古室,遇二仙人,授以正一二三之法,能制服怪鬼?!?br />(2).動作時口說數(shù)字以計數(shù)。習慣常至“三”止。 元 無名氏 《盆兒鬼》第三折:“﹝正末﹞做出門科云:‘且住,私場演,官場用。若到 開封府 去,他不説時,如何是了?待俺試敲咱。這是盆沿兒?!銮每圃疲骸弧⒍?、三。’”
(3).猶言頭緒、辦法。雍熙樂府·一枝花·道情套曲:“飄零的不知明暗,默默的自取勘。眼底渾無一二三,流落在江南。”
(4).原由。 劉賓雁 《關東壽人傳》第二章:“無緣無故關了我一千多天了,我能不要求他們說出個一二三來?!?/div>
《漢語大詞典》:玄譚(玄譚)
玄談。指以道家或道教為內容的談論。 清 曹寅 《小游仙》詩之九:“娑羅樹下暢玄譚,羊角風高透蔚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