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0,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救度
靈床
七真
洞陽
女官
靈音
太上皇
玄壇
托死
三氣
爽靈
玉天
火鈴
靈圣
龍書
《國語辭典》:救度  拼音:jiù dù
使脫離痛苦的環(huán)境?!毒┍就ㄋ仔≌f。西山一窟鬼》:「吳洪肉眼不識神仙,情愿相隨出家,望真仙救度弟子則個?!埂肚迤缴教迷挶尽B尻柸钟洝罚骸钢挥幸粭l路我交你走,若出得去時,對與我娘說聽,多做些功德,救度我。」
《國語辭典》:靈床(靈床)  拼音:líng chuáng
停放尸體的床鋪?!逗鬂h書。卷六五。張奐傳》:「措尸靈床,幅巾而已?!埂督鹌棵贰返诹兀骸胳`床子前,點一盞琉璃燈?!?/div>
《漢語大詞典》:七真
(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傳 漢 茅盈 、 茅固 、 茅衷 兄弟隱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晉 之 楊羲 、 許穆 、 許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稱“七真”。 唐 陸龜蒙 《和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之一:“一片輕帆背夕陽,望三峰拜七真堂?!弊宰ⅲ骸叭?茅 、二 許 、一 楊 、一 郭 ,是為七真?!?唐 齊己 《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有十八韻》:“《大雅》作,殿禮七真儀。”(2)指 張紫陽 、 石杏林 、 薛道光 、 陳泥丸 、 白紫清 、 劉永年 、 彭鶴林 七人,稱“南宗七真”。(3)指 馬丹陽 、 邱長春 、 譚長真 、 劉長生 、 郝廣寧 、 王玉陽 和 孫清靜 (仙姑)七人,稱“北宗七真”。
(2).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并分別賜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之名,謂之“七真”。 前蜀 杜光庭 《張崇胤本命南斗北斗詞》:“南宮六圣,別賜生名;北斗七真,明祛死籍?!?前蜀 杜光庭 《川主九星醮詞》:“伏唯九圣延慈,乘帝車而降福;七真垂貺,迴杓建以祛災?!?/div>
《漢語大詞典》:洞陽(洞陽)
道教語。猶人間。 唐 吳筠 《游仙》詩之九:“欲超洞陽界,試鑒丹極表。”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齋贊老君詞》:“臣九玄幽爽,七祖魂神,出長夜之庭,昇洞陽之舘?!?/div>
《國語辭典》:女官  拼音:nǚ guān
1.在宮中執(zhí)事的女子?!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刚绿帲灰娝奈鍌€女官,兩三個太監(jiān),扶著他,直至殿上?!?br />2.女性道士,在道教門中修道的女道士。也作「女冠」、「女黃冠」。
《漢語大詞典》:靈音(靈音)
(1).仙樂。漢武帝內傳:“於是眾聲澈朗,靈音駭空?!?span id="wgya0i2"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十六:“靈音振空洞,九玄離幽裔?!?br />(2).猶梵音。頌經聲。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船若靈音,雜祥以晝引?!?清 許承欽 《夏仲自正覺寺游佛山谷》詩之三:“當年振靈音,峯首皆前擲?!?br />(3).指道教經籍。云笈七籤卷九:“中有七萬言,靈音道妙,微旨難詳。”云笈七籤卷十六:“寳書妙重九天,靈音施於上圣,非鬼神所聞。”
(4).靈物的聲音。云笈七籤卷八四:“夫虎狼惡獸,聞麟唱而竄穴;百鳥羣游,聽鳳鳴而絶響……所貴在於靈音神氣,道妙發(fā)煥?!?br />(5).美妙的詩歌。 唐 陸龜蒙 《和張廣文賁旅泊吳門次韻》:“苦調雖潛倚,靈音自絶羣。”
《國語辭典》:太上皇  拼音:tài shàng huáng
1.皇帝的父親?!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玄宗自疑不能歸長安,肅宗以太上皇奉迎,然后自蜀還京。」
2.比喻于幕后掌權之人。如:「他名義上是老闆,但他老婆卻是太上皇,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br />3.道教神話中,遠古帝王之一。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太上老君開天經》:「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div>
《漢語大詞典》:玄壇(玄壇)
(1).道觀,道壇。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真壇凈社·道觀:“ 周穆王 尚神仙,召 尹軌 、 杜沖 居 終南山 尹真人 草樓之所,因號樓觀,蓋道觀之初也…… 隋煬帝 改為玄壇,后復曰觀?!?金 元好問 《岳祠齋宮夜宿》詩:“玄壇展衰步,似欲逐幽屏?!?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為因骨肉病傷心,特過玄壇啟法音。”
(2).指道教尊為“正一玄壇元帥”的財神 趙公明 。其繪像身跨黑虎,故又名“黑虎玄壇”。《說岳全傳》第十四回:“你看他拍著烏騅馬,舞動雙鐵鐧,狠似 玄壇 再世?!?魯迅 《花邊文學·〈如此廣州〉讀后感》:“《如此廣州》……記店家做起 玄壇 和 李逵 的大像來,眼睛里嵌上電燈。”
《漢語大詞典》:托死
道教稱修道者死去為魂魄升仙而去,遺下軀殼,并非真死。
《漢語大詞典》:三氣(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氣。 唐 吳筠 《高士詠·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三氣肇胎,九元裁質。”按,廣雅·釋天:“太初,氣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濁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為精,濁者為形也。太素,質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樸而未散也。三氣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離,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中和為萬物?!眳㈤?span id="egq20o0" class="book">《易緯·乾鑿度》。
(2).指天、地、人之氣。《宋書·禮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應天地三氣三色?!?span id="imewqq0" class="book">《小學紺珠·藝文·三墳》引 漢 馬融 曰:“三氣,天、地、人之氣。”
(3).道教語。指太陰、太陽、中和之氣。太平經·名為神訣書:“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
(4).道教語。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氣。黃庭內景經·呼吸:“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徊九道明?!?梁丘子 注:“三氣,謂三丹田之氣。”
(5).中醫(yī)指六氣中的第三氣,即暑氣,屬于相火。《醫(yī)宗金鑒·運氣要訣·六氣勝復歌》“邪氣有餘必有復,勝病將除復病萌”注:“時有常位者,謂勝之時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氣以至三氣,此為勝之常也。”
《漢語大詞典》:爽靈(爽靈)
(1).道教稱人三魂之一。黃庭內景經·肝部“攝魂還魄永無傾” 梁丘子 注引《太微靈書》:“三魂名曰:爽靈、胎光、幽精?!?br />(2).泛指靈魂。 宋 蘇軾 《芙蓉城》詩:“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云軿。” 宋 秦觀 《曾子固哀詞》:“悵爽靈之焉詣?!?明 王逢 《夢左丞呂公仲實》詩:“故郡瞻風裁,端居接爽靈。”
《漢語大詞典》:玉天
道教所稱的“三清”之一,即玉清天。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一隨 王喬 去,長年玉天賓?!?王琦 注:“道家所謂玉清境之天, 天寳君 所治,即清微天也?!?span id="yg2c8wq" class="book">《天洞玉經》:“ 太暉 者,玉天中殿名?!?/div>
《漢語大詞典》:火鈴(火鈴)
(1).道士所用的法器。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詩:“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br />(2).道教亦借指人體中膽邊的肉珠。黃庭內景經·膽部:“雷電八振揚玉旌,龍旂橫天擲火鈴?!?/div>
《國語辭典》:靈圣(靈聖)  拼音:líng shèng
天神顯靈的事跡。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若沒些兒靈圣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乖qR致遠《漢宮秋》第四折:「那里也愛卿愛卿,卻怎生無些靈圣?!?/div>
《漢語大詞典》:龍書(龍書)
(1).古代書體。相傳 伏羲氏 時,有龍負圖出 河 。因以龍紀事,創(chuàng)立文字,稱龍書。 唐 韋續(xù) 墨藪·五十六種書:“ 太昊 庖犧氏 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br />(2).指道教符箓。 唐 陸龜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詩:“將排鳳節(jié)分階易,欲校龍書下筆難?!?br />(3).古時 西域 書體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 西域 書有驢脣書、蓮葉書……龍書、鳥音書等,有六十四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