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5,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道法
游神
丹藥
遺形
道主
寶章
玉醴
三牲
水官
采真
金膏
真經
老佛
太元
龍魚
《國語辭典》:道法  拼音:dào fǎ
1.道理、法度?!盾髯印U罚骸钙涿衲彝袨槠孓o以亂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謹于循令矣?!?br />2.天道、自然?!队讓W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貯乾坤于一壺,道法何其玄?!?br />3.指道家法術或教義。《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行起道法,舉手照冢頂連扇數扇,水氣都盡,其土頓乾?!埂缎咽篮阊?。卷二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幾曾見你道門中闡揚道法,普度群生,只是獨吃自痾。」
《漢語大詞典》:游神(遊神)
(1).猶游心。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漢 馮衍 《說鄧禹書》:“誠少游神乎經書之林,馳情乎玄妙之中。” 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二:“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淵默,灼見羣臣之情;運智密微,陰扶圣母之斷?!?明 梁辰魚 《江東白苧·效沉青門唾窗絨體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跡于醉鄉(xiāng);逸氣不伸,常游神於花陣?!眳⒁姟?游心 ”。
(2).巡游之神;游蕩之鬼。 清 尤侗 《西堂雜俎·瑤宮花史小傳》:“ 王母 聞其以腴詞贈答,切責之,命游神巡察,不許私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于去惡:“數十年游神耗鬼,雜入衡文,吾輩寧有望耶!”
(3).方言。流氓。 郭沫若 《初出夔門》一:“我們的一批和清華學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為了輪船上的游神--游神者 四川 話之流氓也。”
(1).謂專心致志。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未若游神典文,吐故納新,求飽乎耒耜之端,索緼乎杼軸之閒。” 晉 李興 《故使持節(jié)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碑》:“游神元默,散志青云?!?宋 孫沔 《論治本》:“伏望皇帝陛下,游神清浄,毓德太寧?!?br />(2).謂脫離塵俗,隱居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洹水:“縣北有 隆慮山 ,昔 帛仲理 之所游神也?!?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具悉我國家集慶仙源,游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
(3).指死亡。《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叔孫協(xié)墓志》:“春秋卅,游神放世?!?br />(4).古代方士迷信認為精神可以離開軀體出游。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道士﹞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吳越 錢镠 《天柱觀記》:“方 瑤水 以游神,復 華胥 而入夢。”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妖僧:“頃之, 劉 忽瞑眩欲死,以語 行果 , 行果 曰:‘是將游神,神游而復可以昇矣?!?br />(5).“游弈神”的省稱。道教認為有游弈神,游弈人間,伺察善惡,有“日游神”、“夜游神”之稱。 明 湯顯祖 《邯鄲夢·行宮望幸》:“到頭天樣大事,撞著一個老太歲游神?!?span id="4njz68p" class="book">《天雨花》第一回:“因此,驚動日夜游神,奏之上帝?!?/div>
《漢語大詞典》:游心(遊心)
(1).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 楊 墨 是已?!?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 休 少以好學,游心典謨,既綜七經,又精羣緯?!?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臣雖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經術,動法 堯 舜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將以游心六籍,究賢圣之述作,鑒古今之沿革,以進其識而淑諸身?!?br />(2).浮想騁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筆,意在筆先,筆周意內,畫盡意在,像應神全。” 葉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對于 錢先生 的話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詫怪?!?br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墮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遺力,守本業(yè)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蕩而忘歸?!?br />留心;心神傾注在某一方面。莊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span id="rzpzmat" class="book">《梁書·韋叡傳》:“每虛室獨坐,游心墳素?!?清 龔自珍 《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翹首昭代之蹟,游心官書之府?!?/div>
《國語辭典》:丹藥(丹藥)  拼音:dān yào
道家修煉丹術所燒煉的藥?!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能以藥草鍊成丹藥,鉛鐵為金,死汞為銀?!?/div>
《漢語大詞典》:遺形(遺形)
(1).超脫形骸,精神進入忘我境界。《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李善 注:“《莊子》云: 仲尼 問於 顏回 曰:‘何謂坐忘?’回曰:‘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謂坐忘?!?司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晉 陸機 《王子喬贊》:“遺形 靈岳 ,顧景忘歸?!?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書》:“朋友則有一二小官,齋郎典客之類,絶口不談朝事者,其胸中又無一段先入意見為主,僕遂得遺形縱古,不相妨礙?!?br />(2).道教指尸解登仙。 晉 陸云 《登遐頌》:“ 梅公 指景,有皇遺形。” 唐 岑文本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序》:“以 貞觀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 梅堯臣 《長歌行》:“遺形得極樂,昇仙上玉京。”
(3).遺體,遺骸。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是名 如來 ,應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象?!?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二·唐洛京圣善寺善無畏:“今觀 畏 之遺形,漸加縮小。”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英 皇 。” 晉 潘岳 《楊仲武誄》:“臨穴永訣,撫櫬盡哀。遺形莫紹,增慟余懷。” 唐 高適 《還京次睢陽祭張巡許遠文》:“思壯志於冥寞,問遺形於荊杞?!?金 元好問 《大室同希顏賦》詩:“壯哉 崧維岳 ,盤盤上窈冥。中天瞻巨鎮(zhèn),元氣有遺形?!?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最早的敘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遺形?!?/div>
《漢語大詞典》:道主
道教的創(chuàng)始者;道教的始祖。 晉 葛洪 神仙傳·老子:“夫人受命,自有神通遠見者,稟氣是常人不同,應為道主,故能為天神所濟,眾仙所從。”
《國語辭典》:寶章(寶章)  拼音:bǎo zhāng
1.珍貴的書法真跡。如米芾記載晉、唐人墨跡的書即稱為「寶章待訪錄」。
2.皇帝的印璽?!端问贰>硪话巳?。樂志十三》:「寶章煌煌,導以笙磬。還燕慈寧,邦家徯慶?!?/div>
《國語辭典》:玉醴  拼音:yù lǐ
1.甘純的泉水?!段倪x。嵇康。琴賦》:「涓子宅其陽,玉醴涌其前?!?br />2.傳說中的仙丹靈藥。《抱樸子。內篇。金丹》:「朱草狀似小棗,栽長三四尺,枝葉皆赤,莖如珊瑚,喜生名山巖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銀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則成水,以金投之,名為金漿,以玉投之,名為玉醴,服之皆長生?!?br />3.美酒。唐。李白 詠山樽詩二首之一:「外與金罍并,中涵玉醴虛?!骨?。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一。器玩部。制度》:「列山珍海錯,傾玉醴瓊漿?!?/div>
《國語辭典》:三牲  拼音:sān shēng
1.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種犧牲。《孝經。紀孝行》:「雖日用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也。」宋。邢炳。疏:「三牲,牛、羊、豕也?!埂侗阕?。內篇。道意》:「太牢三牲,曷為濟焉!」
2.俗稱為雞、魚、豕。唐。韓愈 太學博士李君墓志銘:「五谷三牲,鹽醯果蔬,人所常御。」
《國語辭典》:水官  拼音:shuǐ guān
1.職官名。掌修治湖澤,收取魚稅。《續(xù)漢書志。第二八。百官志五》:「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漁稅?!?br />2.水神。唐。韓愈詠雪贈張籍〉詩:「水官夸杰黠,木氣怯胚胎。」
《漢語大詞典》:采真
道教語。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游逍遙之虛,食於茍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茍簡,易養(yǎng)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游。” 郭象 注:“游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則色不偽矣?!?成玄英 疏:“謂是神采真實而無假偽,逍遙任適而隨化遨游也。”后多指求仙修道。 明 宋濂 《浩然子序引》:“且賜白玉真仙像二十餘軀以鎮(zhèn)山中,龍光赫奕,光動林谷,采真之士,無不歆艷之?!?清 潘陸 《酬李某》詩:“道廣新知眾,詩成老氣橫。遙知采真罷,刪定在南榮?!?/div>
《漢語大詞典》:金膏
(1).道教傳說中的仙藥。穆天子傳卷一“黃金之膏” 晉 郭璞 注:“金膏,亦猶玉膏,皆其精汋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557' target='_blank'>《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微“養(yǎng)疾”〉》:“水碧驗未黷,金膏靈詎緇?!?李周翰 注:“水碧,水玉也。與金膏并仙藥?!?唐 李德裕 《二芳叢賦》:“思欲揖金膏而駐魄,扳珠樹而輟餐?!?br />(2).喻出類拔萃的人物。 明 宋濂 《送方生還寧?!?/a>詩:“昔在詞垣時,英材常駿奔。水碧與金膏,價重駭見聞?!?王闿運 《余世松誄》:“蓋水碧金膏,非幾席之玩;醴泉玉燭,無時日之期?!?br />(3).指磨鏡用膏。 唐 王度 《古鏡記》:“但以金膏涂之,珠粉拭之,舉以昭日,必影徹墻壁?!?唐 白居易 《百煉鏡》詩:“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
《國語辭典》:真經(真經)  拼音:zhēn jīng
道家的經書。唐玄宗天寶年間稱莊子、列子、庚桑子三人的著作為「真經」。
《漢語大詞典》:老佛
(1).指道教與佛教。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豪家大帥,乘聲相扇,延及老佛,土木妖熾,習俗不怪?!?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而異端之説,日新月盛,以至於老佛之徒出,則彌近理而大亂真矣。”
(2).特指 清 慈禧太后 。《中國近代史資料選輯·景善日記》:“老佛降旨,有易大位之意。”參見“ 老佛爺 ”。
《國語辭典》:老佛爺(老佛爺)  拼音:lǎo fó ye
1.佛的俗稱。《紅樓夢》第八一回:「他又向人家內眷們要了幾十兩銀子,豈知老佛爺有眼,應該敗露了。」
2.清代對太上皇或皇太后的敬稱?!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刚撍淖嫔?,也曾跟著太汗老佛爺征過高麗,平過察哈爾?!?br />3.專指慈禧太后?!赌鹾;ā返诙呋兀骸盖嗟囊痪?,老佛爺和萬歲爺打吵子,大婚后才起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二回:「他別裝糊涂!仗著老佛爺腰把子硬,叫他看!」
《國語辭典》:太元  拼音:tài yuán
1.三國吳大帝的年號(西元251~252)。
2.晉朝孝武帝的年號(西元376~396)。
《漢語大詞典》:龍魚(龍魚)
(1).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郭璞 注:“或曰:龍魚似貍,一角。” 郝懿行 箋疏:“龍魚, 郭氏 《江賦》作龍鯉, 張衡 《思玄賦》仍作龍魚……貍當為鯉,字之譌?!?袁珂 校注:“龍魚,疑即《海內北經》所記陵魚,蓋均神話傳説中人魚之類也。” 唐 韓愈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 元 呂誠 《南??谔枴?/a>之二:“船來爭市龍魚鮓,客至先需荔子盤?!眳⒁姟?龍鯉 ”。
(2).古國名。
文選·張衡〈思玄賦〉》:“超 軒轅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龍魚 ?!?張銑 注:“ 軒轅 、 汪氏 、 龍魚 ,皆國名?!?br />(3).道教符箓。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龍魚字 暘谷 傳書,蝌蚪文傳桑授道。”
《漢語大詞典》:龍鯉(龍鯉)
指穿山甲。又稱鯪鯉。文選·郭璞〈江賦〉:“龍鯉一角,奇鶬九頭?!?李善 注:“山海經曰:‘龍鯉陵居,其狀如鯉?!蛟唬骸堲~一角也?!卑?,今本山海經·海外西經作“龍魚”,《海內北經》作“陵魚”。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一·鯪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