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0,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瓊液
超升
元君
靈液
南宗
道味
鉛汞
泥丸
天尊
天后
蛻骨
紫壇
得度
臺觀
仙經(jīng)
《漢語大詞典》:瓊液(瓊液)
(1).道教所謂的玉液。服之長生。 唐 李白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嗽之以瓊液,餌之以金砂。” 唐 于鵠 《山中訪道者》詩:“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瓊液?”
(2).指美酒。 唐 溫庭筠 《蘭塘詞》:“東溝繘繘勞迴首,欲寄一杯瓊液酒?!?元 王沂 《次吳彥暉望月寄張孟功韻》:“蠙珠看欲濕,瓊液飲還醺。” 清 汪懋麟 《綺羅香·七夕前一日愛園夜集》詞:“劈鮮新、菱角雞頭,抵多少、霞觴瓊液?!?br />(3).指其他嘉美液汁。 晉 郭璞 《蜜蜂賦》:“吮瓊液於懸峯,吸赮津於晨景?!?唐 白居易 《與沉楊二舍人閣老同食敕賜櫻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韻》:“瓊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勻?!?/div>
《國語辭典》:超升  拼音:chāo shēng
1.越等升級?!杜f唐書。卷一三八。趙憬傳》:「課績高者,不次超升?!埂段拿餍∈贰返诙寤兀骸讣茸隽伺牛菂s說不得干些伺候主人家的勾當,永遠知識不得開,要想超升,從那里超升得起?」
2.死者靈魂上升天界。
《國語辭典》:元君  拼音:yuán jūn
1.道家稱男子登仙者為「真人」,女子登仙者為「元君」。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七。南極王夫人授楊羲詩。序》:「南極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名林,字容真,一號南極紫元夫人,或號南極元君?!?br />2.善良的君主?!秶Z。晉語七》:「抑人之有元君,將稟命焉。」
3.父祖。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七。孽嬖傳。齊東郭姜》:「請就元君之廟而死焉?!?/div>
《國語辭典》:靈液(靈液)  拼音:líng yè
1.露水。《文選。潘岳。笙賦》:「浸潤靈液之滋,隅隈夷險之勢?!?br />2.唾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五。人部??诮蛲佟罚骸羔屆红`液、神水、金漿、醴泉。時珍曰:『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弧?br />3.水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九。金石部。水銀》:「釋名:汞、澒、靈液、奼女。時珍曰:『其狀如水似銀,故名水銀。澒者,流動貌。方術家以水銀和牛羊豕三脂杵成膏,以通草為炷,照于有金寶處,即知金銀銅鐵鉛玉龜蛇妖怪,故謂之靈液?!弧?/div>
《國語辭典》:南宗  拼音:nán zōng
1.佛教禪宗的一派,由六祖慧能創(chuàng)立。主頓悟,不立文字,后為禪宗的正宗。參見「南北宗」條。
2.山水畫家宗派之一。參見「南宗畫法」條。
《國語辭典》:南北宗  拼音:nán běi zōng
1.唐代時,佛教禪宗自五祖圓寂后,分為南北二宗。南宗系六祖慧能所創(chuàng),北宗系神秀所創(chuàng)。
2.金朝時,道教分為南北二宗。北宗為王哲所創(chuàng),南宗為劉海蟾所創(chuàng)。
3.明代董其昌將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分為南北二宗。南宗師祖王維,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鉤勒,以秀麗著稱。北宗師祖李思訓,山石峭拔,多用青綠濃重之色,以剛勁稱勝。
《漢語大詞典》:道味
(1).佛道教義之真意。世說新語·方正“昔嘗與 元 明 二帝、 王 庾 二公周旋”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 晉 元 明 二帝,游心玄虛,託情道味?!?唐 崔融 《報李少府書》:“夕飽儒珍,朝充道味?!?宋 周邦彥 《汴都賦》:“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圣澤,而意猶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窮日月之盈昃,尋天潢之流派?!?br />(2).超凡出世的情志。 唐 李乂 《送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詩:“ 漢 珠留道味, 江 璧返真源?!?元 楊載 《題廣寒龍先生詩卷》詩之三:“古來聞有列仙儒,棲宿巖巒道味腴。”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故世味不澹者,道味不濃;熟處不生者,生處不熟?!?br />(3).指文章的內(nèi)容與文辭的色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贊曰:篇統(tǒng)間關,情數(shù)稠疊。原始要終,疎條布葉,道味相附,懸緒自接?!?/div>
《國語辭典》:鉛汞(鉛汞)  拼音:qiān gǒng
道家以鉛、汞來提煉藥物,故用以代指煉丹。唐。白居易同微之贈別郭虛舟鍊師五十韻〉:「白皙好容儀,專心在鉛汞?!?/div>
《國語辭典》:泥丸  拼音:ní wán
1.用泥土捏制的彈丸。漢。劉向《說苑。卷一七。雜言》:「然用之彈,曾不知泥丸?!?br />2.道家以人體為小天地,各部分均附以神名,腦神稱為「精根」,字泥丸。故后世稱頭為「泥丸」。
3.比喻極少的軍隊。清。曹貞吉 滿庭芳。太華垂旒詞:「泥丸封未得,漁陽鼙鼓,響入華清?!?/div>
《漢語大詞典》:泥洹
即涅槃。 晉 無名氏 《正誣論》:“善入泥洹,不始不終,永存綿綿?!?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天竺 諸國,自是以南,皆為中國……泥洹以來,圣眾所行,威儀法則相承不絶?!眳⒁姟?涅槃 ”。
分類:涅槃
《國語辭典》:天尊  拼音:tiān zūn
道教對所信奉天神中最高貴者的泛稱。如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等?!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竿鞯钔?,有東海龍王敖廣進表,聽天尊宣詔。」
《國語辭典》:天后  拼音:tiān hòu
1.天子。《宋史。卷一三四。樂志九》:「諸侯執(zhí)帛,天后當陽?!?br />2.唐武后則天號稱「天后」?!缎绿茣>砥吡?。后妃傳。則天武皇后傳》:「上元元年,進號天后?!?br />3.傳說中的海神。參見「天上圣母」條。
《國語辭典》:天妃  拼音:tiān fēi
傳說中的海神。即媽祖。參見「天上圣母」條。《元史。卷七六。祭祀志。名山大川忠臣義士之祠》:「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應,加封天妃神號?!姑鳌j懯懒段髋_記》第三出:「小圣天妃,閩中林氏女也?!?/div>
《漢語大詞典》:蛻骨
(1).脫骨。《初學記》卷三十引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虵折鱗於平皋,龍蛻骨於深谷?!蓖懀槐咀鳌?脫 ”。 唐 李紳 《靈蛇見少林寺》詩:“已應蛻骨風雷后,豈效銜珠草莽閒。”
(2).靈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 蘇軾 《昭靈侯廟碑》:“廟有穴五,往往見變異,出云雨?;蛲镀餮ㄖ?,則見於池,而近歲有得蛻骨於池者,金聲玉質(zhì),輕重不常,今藏廟中?!?明 唐順之 《與姜編修廷善書》:“ 崇安 、 建陽 之間誠是仙靈窟宅,昔人蛻骨,在在有之。”
《漢語大詞典》:紫壇(紫壇)
(1).以紫貝砌成的庭壇。
(2).紫色祭壇。帝王祭祀大典用。《漢舊儀》:“祭天紫壇幄帳?!?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7586' target='_blank'>《漢書·禮樂志》:“爰熙紫壇,思求厥路。” 顏師古 注:“紫壇,壇紫色也?!?唐 李白 《擬恨賦》:“握瑤圖而倏昇,登紫壇而雄顧?!?br />(3).指道教祭壇。《剪燈馀話·幔亭遇仙錄》:“紫壇清夜醮虛皇,奎章已拜看云賜?!?/div>
《漢語大詞典》:得度
(1).合乎法度。戰(zhàn)國策·魏策二:“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遠於計?!?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君子動作有應,從容得度?!?br />(2).佛教語。謂得以渡過生死之海而進入涅槃境界。《無量壽經(jīng)》卷下:“其有眾生值斯經(jīng)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br />(3).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詩:“宰臣思得度,鷗鳥戀為羣?!?唐 劉禹錫 《唐故衡岳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自是登壇蒞事三十有八載,由我得度者萬有餘人?!?br />(4).道教語。謂得道、成仙。太平經(jīng)卷四十:“高才有天命者得度,其次或得壽?!?/div>
《漢語大詞典》:臺觀(臺觀)
(1).泛指樓臺館閣等高大建筑物。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臺觀是崇,淫樂是好?!?晉 孫楚 《韓王故臺賦序》:“ 召公 大賢,猶舍甘棠,區(qū)區(qū)小國,而臺觀隆崇?!?br />(2).特指道教的廟宇。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賜 摶 號 希夷先生 ,令有司增葺所止臺觀?!?/div>
《國語辭典》:仙經(jīng)(仙經(jīng))  拼音:xiān jīng
道教經(jīng)典的通稱?!侗阕?。內(nèi)篇。辨問》:「按仙經(jīng)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1572' target='_blank'>鮑照 〈代淮南王〉詩:「淮南王,好長生,服食鍊氣讀仙經(jī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