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跨鶴(跨鶴)  拼音:kuà hè
傳說以跨鶴而升天為成仙。后亦比喻人死為跨鶴。宋。林景熙餞盛景則教授〉詩:「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鶴凌虛墮霜羽?!?/div>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shí)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币?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后用以比喻人世的變遷。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shí)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div>
《漢語大詞典》:跨鶴揚(yáng)州(跨鶴揚(yáng)州)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 揚(yáng)州 刺史,或愿多貲財(cái),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 揚(yáng)州 。’欲兼三者?!焙笠浴翱琥Q揚(yáng)州”指豪富冶游繁華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歸隱》曲:“先世簪纓,舊業(yè)箕裘,走馬 章臺 ,騎鯨滄海,跨鶴 揚(yáng)州 ,黃金積子孫難守?!?明 高明 《二郎神·秋懷》套曲:“得成就,真箇勝似腰纏跨鶴 揚(yáng)州 ?!币嘧鳌?跨鶴維揚(yáng) ”、“ 跨鶴纏腰 ”。 清 長白浩歌子 螢窗異草·落花島:“ 申無疆 ,字 仲錫 ,跨鶴 維揚(yáng) ,歷有年所?!?清 楊潮觀 《李衛(wèi)公替龍行雨》:“俺不是 揚(yáng)州 游客,跨鶴纏腰;俺不是 秦 臺嬌客,乘鳳吹簫?!币嗍∽鳌?跨鶴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纏十萬,順天風(fēng)跨鶴閒游!”
《國語辭典》:窀穸  拼音:zhūn xì
墓穴?!逗鬂h書。卷五七。劉陶傳》:「死者悲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笇④娨讶?,悵大樹之飄零;名士高談,謀先人之窀穸?!?/div>
《國語辭典》:長逝(長逝)  拼音:cháng shì
1.一去不返。比喻死亡?!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文選。劉孝標(biāo)。重答劉秣陵沼書》:「尋而此君長逝,化為異物。」
2.遠(yuǎn)去?!逗鬂h書。卷八一。獨(dú)行傳。范冉傳》:「便起告違,拂衣而去。奐瞻望弗及,冉長逝不顧?!?/div>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挂卜Q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洱R民要術(shù)。卷一。種谷》:「凡九谷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div>
《國語辭典》:果爾(果爾)  拼音:guǒ ěr
果然如此?!稌x書。卷九八?;笢貍鳌罚骸腹麪?,后將易吾姓也?!?/div>
《漢語大詞典》:長歸(長歸)
謂逝世,去世。 北周 庾信 《周趙國夫人紇豆陵氏墓志銘》:“況復(fù)仙臺永別,無復(fù)簫聲;傅母長歸,惟留琴曲?!?唐 韓愈 《祭周氏侄女文》:“今當(dāng)長歸,與一世違。凡汝親戚,孰能不哀!”
分類:逝世去世
《漢語大詞典》:先逝
(1).先行。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王師首路,威風(fēng)先逝?!?呂延濟(jì) 注:“逝,往也。”
(2).先逝世。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此驩之人,孰先殞越?何寤夫子,果乃先逝!”
分類:先行逝世
《漢語大詞典》:歸土(歸土)
(1).埋葬。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明 張居正 《乞歸葬疏》:“送臣父骨歸土,即依限前來供職?!?br />(2).謂人逝世。《元典章·戶部三·承繼》:“最是乃祖 黃百十三 知府歸土已三十多年,而 黃云瑞 乃敢盜,發(fā)其墳,斧其棺,火其尸,盡取棺中原殯之物?!?明 李贄 《復(fù)鄧石陽書》:“既幸雙親歸土,弟妹七人婚嫁各畢?!?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而今竟已歸土,哀哉!”
(3).回原籍。續(xù)資治通鑒·元明宗天歷二年:“所遷人死,妻子愿歸土者聽?!?/div>
《漢語大詞典》:厭代(厭代)
特指帝王逝世。 唐 人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諱,改“世”為“代”。后遂沿用下來。 唐 舒元輿 《橋山懷古》詩:“ 軒轅 厭代千萬秋,淥波浩蕩東南流?!?宋 范仲淹 《遺表》:“昨自 明肅 厭代之后,陛下奮權(quán)之初,首承德音,占預(yù)謤列?!?span id="fiph1ow" class="book">《明史·后妃傳一·孝肅周太后》:“自 英皇 厭代,予正位 長樂 , 憲宗 皇帝以天下養(yǎng),二十四年猶一日。”
《國語辭典》:棄養(yǎng)(棄養(yǎng))  拼音:qì yàng
父母逝世,子女不得奉養(yǎng)。亦泛指長者的死亡。唐。蘇颋章懷太子良娣張氏神道碑〉:「粵景龍二載孟夏之月,遘疾棄養(yǎng)于京延康第之寢?!?/div>
《國語辭典》:遷神(遷神)  拼音:qiān shén
遷移神主牌位。《文選。潘岳。寡婦賦》:「痛存亡之殊制兮,將遷神而安厝?!?/div>
《漢語大詞典》:大寂
佛教語。涅槃,圓寂。亦泛指佛教徒逝世。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贈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以某年月日,奄歸人寂于 長興里 之私第?!?趙殿成 箋注:“《涅槃經(jīng)》:‘我曠劫來,已入大寂?!?/div>
《漢語大詞典》:不慭遺(不憖遺)
不愿留。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后用作對大臣逝世表示哀悼之辭。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天不憖遺老,俾屏我王。”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天不憖遺,奄見薨落。” 唐 高彥休 唐闕史·丞相蘭公晚遇:“及薨於位,上再興不憖遺之嘆,而廢常朝者三日,冊贈之禮,有加美焉?!币嗍∽鳌?不憖 ”。 唐 顏真卿 《康使君神道》:“天乎不憖,其恨若何!”
《漢語大詞典》:中折
(1).中止;中斷。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睨影高鳴,將超中折?!?李周翰 注:“超,走;折,住也?!?span id="osf0bj1" class="book">《再生緣》第三四回:“今歲孤當(dāng)十八春,良緣中折恨平生?!?br />(2).當(dāng)中折斷。魏書·外戚傳下·高肇:“ 肇 西征,行至 函谷 ,車軸中折。”
(3).中年逝世。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 梁 與 宗 相繼中折?!?/div>
《漢語大詞典》:淪逝(淪逝)
沒世,逝世。 唐 白居易 《贈裴垍官制》:“事君盡禮,徇國忘身,積憂與勞,搆成疾恙,以至淪逝,念之惻然!”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 沅帥 尤以中興偉績,坐鎮(zhèn)東南,不數(shù)月間遽皆淪逝?!?/div>
分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