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通易
通達平易。宋書·劉穆之傳:“ 穆之 中子 式 字 延叔 ,通易好士。”
分類:通達平易
《國語辭典》:達知(達知)  拼音:dá zhī
傳達。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小姐既有見憐之心,小生有一簡,敢煩小娘子達知肺腑咱?!?/div>
《漢語大詞典》:旁暢(旁暢)
謂通達于四方。《史記·秦始皇本紀》:“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 唐 韓愈 《祭董相公文》:“五氣敘行,萬匯順成,交感旁暢,圣賢以生?!?/div>
分類:通達四方
《國語辭典》:空海  拼音:kōng hǎi
人名。(西元774~835)日本平安時代高僧,為日本真言宗的鼻祖,俗姓佐伯氏。西元八○四年留學長安,八一六年創(chuàng)建金剛峰寺,又制平假名,編〈次伊呂波歌〉。著有《三教指歸》、《性靈集》等。卒謚弘法大師。
《漢語大詞典》:宣通
(1).明白通達。管子·四稱:“今若君子之美好而宣通也,既官職美道,又何以聞惡為?”
(2).謂廣泛傳播。呂氏春秋·圜道:“令出於主口,官職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高誘 注:“宣,徧布也?!?晉 法顯 佛國記:“非夫 彌勒大士 繼軌 釋迦 ,孰能令三寶宣通,邊人識法?!?br />(3).疏通;暢通。 宋 曾鞏 《齊州北水門記》:“扃皆用木,視水之高下而閉縱之,於是外內(nèi)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節(jié)?!?span id="oswlpcb"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器具總論》:“再以振梃輕輕拍擊足心,令五臟之氣上下宣通,瘀血開散?!?章炳麟 《菌說》:“思力所至,形體自更,此謂無阻力耳。茍有阻力,則不足以宣通矣?!?/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忍(無生忍)
佛教語。謂通達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心。《智度論·出到品》:“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唐 顧況 有《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詩。 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jīng)典:“證無生忍,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莫極於《維摩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通權(quán)(通權(quán))
通達于權(quán)變。韓非子·八說:“先圣有言曰:‘規(guī)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無奈之何!’此通權(quán)之言也。” 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通達於權(quán)變之言也?!?宋 邵雍 《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詩:“子獨不通權(quán),清朝能用才……功業(yè)貴及時,何不求美官?!?/div>
《漢語大詞典》:周敏
(1).謂文詞博贍,才思敏捷。 唐 元稹 《李珝監(jiān)察御史制》:“以爾 珝 文學周敏,操行端方,執(zhí)喪有聞,俯以就制。”
(2).通達聰明。 唐 令狐楚 《為鄭儋謝河東節(jié)度表》:“監(jiān)使 李輔光 器能周敏,智識通明。”
(3).周密敏捷。 宋 蘇軾 《乞擢用程遵彥狀》:“﹝ 遵彥 ﹞吏事周敏,學問該洽,文詞典麗,三者皆有可觀?!?/div>
《漢語大詞典》:昭達(昭達)
明白通達。 漢 王逸 《〈楚辭章句〉敘》:“門人三千,罔不昭達?!?span id="7fomaui" class="book">《東觀漢記·梁商傳》:“天資聰敏,昭達萬情?!?唐 韓愈 《為宰相賀雪表》:“神監(jiān)昭達,皇情感通。”
《漢語大詞典》:條直(條直)
(1).筆直。管子·地員:“羣木蕃滋數(shù)大,條直以長。”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園籬:“必須稀穊均調(diào),行伍條直相當。”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或散髮箕踞,久之用氣,其髮條直如植?!?br />(2).條暢通達。 唐 柳宗元 《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離紛尨,導滯塞,關(guān)百執(zhí)事,條直顯遂,司空拱手以成?!?br />(3).直截;爽快。朱子語類卷六九:“ 伊川 説這箇做兩字, 明道 只做一箇説。 明道 説這般底説得條直?!?清 李漁 《奈何天·計左》:“美妻原該配丑夫,是天工做下的例子,沒有甚么氣啕,請條直些成了親罷!”
(4).有條理。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方言:“南都方言……不分別曰儱侗,物事就理曰條直?!?/div>
《漢語大詞典》:達才(達才)
亦作“ 達材 ”。亦作“ 達財 ”。
(1).使之通達、成才。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焦循 正義:“財即才也,才恐其滯而不通,故達之?!?元 姚燧 《襄陽廟學碑》:“ 世祖 詔即 闕里 ,聚 孔 、 顏 、 孟 三族,置官而教之,以俟其成德達才者?!?明 宋濂 《故熊府君墓志銘》:“自 吳公 纘承 伊 洛 之緒於將墜之餘,完經(jīng)翼傳,扶秘闡幽,所以化導其徒者,多成德達財,出而用世?!?br />(2).通達事理的人。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論:“之為術(shù),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 唐 賈公彥 《序〈周禮〉廢興》:“至 孝成皇帝 ,達材通人 劉向 子 歆 校理秘書,始得列序,著于《録》《略》?!?/div>
《漢語大詞典》:陸通(陸通)
(1). 春秋 楚 人,字 接輿 。 昭王 時,政令無常,乃佯狂不仕。時人稱為 楚狂 。 漢 劉向 列仙傳·陸通:“ 陸通 者,云 楚狂 接輿 也。好養(yǎng)生,食橐盧木實及蕪菁子。游諸名山,在 蜀 峨嵋山 上,世世見之,歷數(shù)百年去?!?br />(2).道路通達平坦。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地勢陸通,驍騎所騁?!?/div>
《漢語大詞典》:遐通
通達遠方。 漢 班固 《幽通賦》:“乘高而遌神兮,道遐通而不迷?!?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天靜人和,皇教遐通?!?前蜀 杜光庭 《尹居紘辛酉本命醮詞》:“帝澤天波,遐通于四裔;歡聲喜色,震曜于一方?!?/div>
分類:通達遠方
《漢語大詞典》:弘通
(1).寬宏通達。三國志·魏志·徐邈胡質(zhì)等傳論:“ 徐邈 清尚弘通?!?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小子豈敢茍潔區(qū)區(qū)之懦志,而距弘通之大制?!?span id="zjqtm33" class="book">《舊唐書·韓愈傳》:“ 愈 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
(2).謂弘揚流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上·竺曇摩羅剎:“所獲《賢劫》、《正法華》《光贊》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務(wù),唯以弘通為業(yè),終身寫譯,勞不告勌?!?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時候,往往戒律蕩然,不知道是佛教的弘通,還是佛教的敗壞?”
《漢語大詞典》:和通
(1).調(diào)和;和暢。鬼谷子·陰符:“安靜五臟,和通六腑?!?宋 李廌 《師友談紀》:“四肢百骸,無不和通。”
(2).中和通達。《韓詩外傳》卷三:“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杏购屯ㄖ^也?!?br />(3).和洽。 漢 王粲 《贈士孫文始》詩:“和通箎塤,比德車輔?!?br />(4).通好。后漢書·張奐傳:“潛誘 烏桓 ,陰與和通,遂使斬 屠各 渠帥,襲破其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