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6,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通博
通貴
通言
閎達
傍通
融通
名通
五達
亨屯
通暢
通賢
淵通
智通
四衢
通解
《漢語大詞典》:通博
通達淵博。《魏書·樂志》:“但禮樂事大,乃為化之本,自非通博之才莫能措意?!?宋 葉適 《陳少南墓志銘》:“其學為通博,而多識治亂。在人主左右,謀議箴切,皆合大體?!?清 劉大櫆 《贈方抱之序》:“ 抱之 辭業(yè)通博,又長於篆刻。”
分類:通達淵博
《漢語大詞典》:通貴(通貴)
通達顯貴。南史·沈慶之傳:“ 慶之 既通貴,鄉(xiāng)里老舊素輕 慶之 者,后見皆膝行而前?!?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二:“班秩兼通貴,公侯出異人?!?宋 司馬光 《閑居》詩:“故人通貴絶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div>
分類:通達顯貴
《漢語大詞典》:通言
(1).互通言語。漢書·郊祀志上:“可使通言於神人。”《水滸傳》第二四回:“叔嫂通言禮禁嚴,手援須識是從權?!?br />(2).通達的言論。《弘明集·正誣論》:“尋斯言,似乎幸人之災,非通言也?!?吳恒煒 《〈知新報〉緣起》:“子弟日見通事,聞通言,談通議,前后左右罔非通人也?!?br />(3).訓詁學術語。渾言的統(tǒng)稱。與“析言”相對。 章炳麟 《文學說例》:“夫狗有縣蹏曰犬,説文犬未成豪曰狗,《釋畜》通言則同,析言則異。”參見“ 渾言 ”。
《國語辭典》:渾言(渾言)  拼音:hún yán
概括、籠統(tǒng)的說明。《說文解字??诓俊贰竼Z」字。清。段玉裁。注:「欠部曰:『歐,吐也?!粶喲灾?;此云『不歐而吐也』者,析言之?!?/div>
《漢語大詞典》:閎達(閎達)
(1).謂才識宏富通達。漢書·東方朔傳:“方今 公孫丞相 、 兒大夫 …… 司馬遷 之倫,皆辯知閎達,溢于文辭,先生自視,何與比哉?” 唐 獨孤及 《唐故正議大夫右散騎常侍贈禮部尚書李公墓志銘》:“公生而好學,地使然也;豁然閎達,天所縱也?!?明 于慎行 《〈顏氏家訓〉后敘》:“侍郎博雅閎達,為 六朝 人望,所著書甚眾,其逸或不傳,顧獨有《家訓》二十篇?!?br />(2).宏大通暢。 清 劉大櫆 《重修孫公橋記》:“爾乃九門閎達,積塊修延,如雄虹青蜺下飲乎潭瀨。”
(3).盛大;壯大。 章炳麟 《訄書·學變》:“上視 楊雄 諸家,牽制儒術,奢闊無施,而三子閎達矣?!?/div>
《國語辭典》:傍通  拼音:páng tōng
形容通曉各種技藝?!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國語辭典》:融通  拼音:róng tōng
融洽通達。《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道識虛遠,表里融通?!?/div>
《漢語大詞典》:名通
(1).名言通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劉尹 答曰:‘譬如寫水著地,正自縱橫流漫,略無正方圓者。’一時絶嘆,以為名通?!?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 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將得而夢棺尸;財本是糞土,所以將得而夢穢污?!瘯r人以為名通?!?br />(2).通達合理。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漢石例》:“皆原其據(jù)依,詳為之注。而以今古異宜,不可循用,其言尤為名通?!?/div>
《漢語大詞典》:五達(五達)
(1).通達五方的大路。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br />(2).泛指四通八達的大路。 南朝 宋 謝莊 《送神歌》:“開九重,肅五達?!?唐 權德輿 《廣陵詩》:“八方稱輻湊,五達如砥平?!?唐 劉禹錫 《劉氏集略說》:“五達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涼而甘,所處之勢然也?!?/div>
《漢語大詞典》:亨屯
(1).謂解救困厄。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刑法:“固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歸罪於己,推恩於民。”
(2).通達與困厄。 宋 蘇舜欽 《送韓三子華還家》詩:“亨屯固常物,達者安可速。” 清 吳殿麟 《答任幼直先生書》:“君子獨知命於亨屯未定之先,故可貴也?!?/div>
《國語辭典》:通暢(通暢)  拼音:tōng chàng
流通順暢。如:「小華現(xiàn)在的作文寫得很通暢了?!谷龂骸2苤病挫o思賦〉:「性通暢,以聰惠?!?/div>
《漢語大詞典》:通賢(通賢)
通達賢能之人。 南朝 陳 徐陵 《讓散騎常侍表》:“臣聞五十知命,宗師之格言;六百辭滿,通賢之高概。” 唐 李翱 《與淮南節(jié)度使書》:“干辨者為良吏,適時者為通賢。” 嚴復 等《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人有好善惡不善之心,故于忠臣、孝子、義夫、烈女、通賢、高士,莫不望其身膺多福富貴以沒世。”
《漢語大詞典》:淵通(淵通)
淵博通達。三國志·蜀志·杜微譙周等傳論:“ 譙周 詞理淵通,為世碩儒。”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水二:“有沙門 竺僧朗 ,少事 佛圖澄 ,碩學淵通?!?span id="mowphyp" class="book">《周書·王褒傳》:“ 褒 識量淵通,志懷沉靜?!?span id="h16ctiz" class="book">《清史稿·世宗紀》:“癸亥,詔《古今圖書集成》一書尚未竣事,宜速舉淵通之士編輯成書?!?/div>
《漢語大詞典》:智通
明智通達;智慧無礙。呂氏春秋·審分:“夫説以智通,而實以過悗?!?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是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div>
《漢語大詞典》:四衢
(1).四通八達的大路。后漢書·李固傳:“ 冀 乃封 廣 、 戒 而露 固 尸於四衢?!?br />(2).指四出的通路。宋書·符瑞志上:“帝懼,欲出奔,而月明,邀候急,四衢斷絶,不得去?!?br />(3).通達四方。 南朝 梁 沈約 《八關齋》詩:“四衢道難闢,八正扉猶掩?!?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四:“四衢,四達之謂也。 郭璞 曰:‘交道四出也’?!?br />(4).交錯歧出貌。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葉大尺餘。” 郭璞 注:“言枝交互四出?!?/div>
《國語辭典》:通解  拼音:tōng jiě
通達理解?!侗饼R書。卷四四。儒林傳。馮偉傳》:「少從李寶鼎游學,李重其聰敏,恒別意試問之。多所通解,尤明禮傳?!埂缎绿茣?。卷一八四。楊收傳》:「疏眉目,寡言笑,博學彊記,至它藝無不通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