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遞演(遞演)
逐步演變。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從 希臘 文明遞演出的科學精神正是我輩青年所當深深吮吸而以自為營養(yǎng)的一種資料。”
分類:逐步演變
《國語辭典》:狧糠及米  拼音:tà kāng jí mǐ
由外面的糠舔吃到里面的米。比喻逐步侵蝕、得寸進尺。《漢書。卷三五。吳王濞傳》:「語有之曰:『狧糠及米?!粎桥c膠西,知名諸侯也,一時見察,不得安肆矣!」也作「舐糠及米」。
《國語辭典》:循序漸進(循序漸進)  拼音:xún xù jiàn jìn
按照一定的次序與步驟逐漸推進?!墩撜Z。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句下宋。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清史稿。卷四四三。于式枚傳》:「惟在朝廷本一定之指歸,齊萬眾之心志,循序漸進?!挂沧鳌秆味M」。
《漢語大詞典》:移步換形
(1).移動腳步,情景也隨之變換。形容景色變化多端。 清 戴名世 《雁蕩記》:“大抵 雁蕩 諸峯,巧通造化,移步換形?!?br />(2).比喻逐步起著變化。《掃迷帚》第二一回:“ 心齋 由 吳 返 鎮(zhèn) 后,即以所得于 卞 汪 者,薰陶 徐 龔 ,漸漸移步換形?!?/div>
《漢語大詞典》:系統(tǒng)脫敏法
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消除焦慮、恐怖狀態(tài)及其他恐懼反應的行為療法。人不能同時既松弛又緊張,在松弛時本來可引起焦慮的刺激就會失去作用,即對此刺激脫敏了。系統(tǒng)脫敏法即通過逐漸加強這種刺激,并使之脫敏,從而解除患者的焦慮。
《漢語大詞典》:行遠升高(行遠升高)
《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遠升高”比喻為學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雖於道統(tǒng)之傳,不敢妄議,然初學之士,或有取焉,則亦庶乎行遠升高之一助云爾?!?明 張居正 《進講章疏》:“雖章句淺近之言,不足以仰窺圣學精微之奧,然行遠升高,或亦一助云爾?!?/div>
《國語辭典》:網(wǎng)路上同步開票(網(wǎng)路上同步開票)  拼音:wǎng lù shàng tóng bù kāi piào
當選舉開票期間,各個開票所逐步將候選人得票數(shù)開出來時,網(wǎng)路上也能即時的將開票的情況顯示出來。
《國語辭典》:硝化作用  拼音:xiāo huà zuò yòng
1.化學上指某類細菌能將含氮有機物變?yōu)橄跛岣x子,放進土壤中,此一化學變化,稱為「硝化作用」。
2.蛋白質經細菌的作用、分解,產生亞硝酸鹽,進而為硝酸鹽的過程,稱為「硝化作用」。
3.使氨逐步氧化成亞硝酸、硝酸的生物氧化作用。
《國語辭典》:西風東漸(西風東漸)  拼音:xī fēng dōng jiàn
西方人的流行風潮逐步影響東方社會的現(xiàn)象。舉凡政治、經濟、科技及社會風俗等,均包括在內。
《漢語大詞典》:自頂向下設計
一種逐步求精的設計程序的過程和方法。對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分解,先對最高層次中的問題進行定義、設計、編程和測試,而將其中未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子任務放到下一層次中去解決。這樣逐層、逐個地進行定義、設計、編程和測試,直到所有層次上的問題均由實用程序來解決,就能設計出具有層次結構的程序。
《國語辭典》:抽絲剝繭(抽絲剝繭)  拼音:chōu sī bō jiǎn
比喻由淺入深,逐步分析,探求某件事的真相。如:「這起離奇的案件經警方連日來抽絲剝繭,終于真相大白?!?/div>
《漢語大詞典》:遞積(遞積)
逐步積累。 清 王韜 《六合將混為一》:“蓋綱常則亙古而不變,制度則遞積而愈詳?!?/div>
分類:逐步積累
《國語辭典》:持久戰(zhàn)(持久戰(zhàn))  拼音:chí jiǔ zhàn
時間持續(xù)很長的戰(zhàn)爭。通常是居劣勢的一方,借此避免決戰(zhàn),以逐步恢復軍力,削弱敵人的戰(zhàn)略。
《漢語大詞典》:配調
以音級轉換的進行辦法從較高音或從較低音逐步接近并折回到原調的非主要無和音的樂調——亦稱“配音”
《國語辭典》:拉網(wǎng)(拉網(wǎng))  拼音:lā wǎng
1.收網(wǎng)。如:「他拉網(wǎng)起來,發(fā)現(xiàn)漁獲量很豐富?!?br />2.蜘蛛張網(wǎng)。如:「那只蜘蛛正在拉網(wǎng),準備捕食飛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