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5
典故
1
詞典
1
分類詞匯
63
共63,分5頁顯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送離
事別
河梁別
送客
南浦
河梁
送春
折柳
好去
送老
紅亭
贈(zèng)別
送往
柳橋
餞春
《漢語大詞典》:
送離(送離)
猶送別。 晉
潘岳
《笙賦》
:“夫時(shí)陽初暖,臨川送離?!?明
何景明
《送都玄敬主事》
詩之二:“平沙有歸鴈,竝起送離音。”
分類:
送別
《漢語大詞典》:
事別
猶言送別。 唐
賈島
《送殷侍御赴同州》
詩:“猶來交辟士,事別偃林扃。”
分類:
送別
《漢語大詞典》:
河梁別
謂送別。 唐
李白
《蘇武》
詩:“東還沙塞遠(yuǎn),北愴河梁別。泣把 李陵 衣,相看淚成血。” 唐
孫逖
《送蘇郎中綰出佐荊州》
詩:“不見河梁別,空銷 郢 路魂?!眳⒁姟?河梁 ”。
分類:
送別
《國語辭典》:
河梁
拼音:
hé liáng
跨河的橋梁?!读凶印Uf符》:「孔子自衛(wèi)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埂段倪x。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div>
分類:
橋梁
送別
《國語辭典》:
送客
拼音:
sòng kè
1.送別賓客。《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制臺(tái)送客時(shí)候,獨(dú)約伯集明日搬進(jìn)衙門里來,同馮主事但只一拱而別。」
2.主人示意使客人離去。如:「端茶送客」?!段拿餍∈贰返谒木呕兀骸刚f完端起茶碗,旁邊喊了一聲『送客!』」
分類:
送客
送別
主人
示意
賓客
客人
離去
《國語辭典》:
南浦
拼音:
nán pǔ
南邊的水岸。后泛指送別之地?!冻o。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文選。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分類:
地名
南面
詞牌名
水名
水邊
江西
送別
武漢
至此
分流
舊曲
新調(diào)
《國語辭典》:
河梁
拼音:
hé liáng
跨河的橋梁?!读凶?。說符》:「孔子自衛(wèi)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文選。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div>
分類:
橋梁
送別
《漢語大詞典》:
送春
(1).送別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歸》
詩:“杜鵑花落子規(guī)啼,送春何處 西江 西?!?清
周亮工
《白櫻桃》
詩之二:“嶺外麥英雪是膚,送春新脫紫霞襦。”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br />(2).舊時(shí)立春日的一種風(fēng)俗。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shí)》
:“立春日,官吏各執(zhí)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謂之送春。”
分類:
送春
送別
春天
立春
春
風(fēng)俗
《國語辭典》:
折柳
拼音:
zhé liǔ
1.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有座灞橋,古人餞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贈(zèng)別,以表達(dá)依依之情。見漢。無名氏《三輔黃圖。卷六。橋》。后用以借指送別或餞行。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謾向燕河還折柳。死別共生離,一旦休!」
2.樂曲名。屬橫吹曲。傳為漢朝張騫從西域傳入的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而成,為軍樂。魏晉時(shí)古辭亡佚。南朝梁、陳以后多用為傷春懷別,思念遠(yuǎn)人之辭。曲調(diào)憂傷悲涼。也稱為「折楊柳」。
分類:
折柳
樂曲
柳枝
惜別
懷遠(yuǎn)
贈(zèng)別
送別
籬笆
脆弱
防守
《漢語大詞典》:
折楊柳(折楊柳)
(1).古
《橫吹曲》
名。傳說 漢 代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
《德摩訶兜勒曲》
,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 魏 晉 時(shí)古辭亡失。 晉 太康 末, 京 洛 有
《折楊柳》
歌,辭多言兵事勞苦。 南朝 梁 、 陳 和 唐 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參閱 晉 崔豹
《
古今注·音樂
》
、
《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二·折楊柳
》
。
(2).詞牌名。即
《楊柳枝》
。
分類:
詞牌名
張騫
西域
《漢語大詞典》:
好去
送別之詞。猶言好走,一路平安。 唐
張鷟
《
游仙窟
》
:“皆自送 張郎 曰:‘好去,若因行李,時(shí)復(fù)相過。’” 唐
劉餗
《隋唐嘉話》
卷上:“出廟門百許步,聞后有大聲曰:‘ 李僕射 好去?!?唐
白居易
《南浦別》
詩:“一看腸一斷,好去莫迴頭。” 元
馬致遠(yuǎn)
《耍孩兒·借馬》
套曲:“道一聲好去,早兩淚雙垂?!?/div>
分類:
送別
《國語辭典》:
送老
拼音:
sòng lǎo
1.消遣老來的時(shí)日。唐。
杜甫
秦州雜詩
二○首之一四:「何時(shí)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2.送終,料理老人家的喪事。
分類:
養(yǎng)老
送終
時(shí)風(fēng)
風(fēng)俗
女嫁
送別
丈夫
偕老
《國語辭典》:
送終(送終)
拼音:
sòng zhōng
1.在父母或親長臨終前服侍于旁。也指辦理父母或親長喪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你娘今日死了,實(shí)是囊底無物,送終之具,一無所備。」《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這早晚我若死了,就不能看見他在跟前送終!」
2.了結(jié)性命,斷送毀滅。如:「你這么大意露白錢財(cái),不怕別人把你送終。」
分類:
送終
死者
毀滅
辦理
理喪
斷送
喪事
親屬
臨終
在身
照料
《漢語大詞典》:
紅亭(紅亭)
(1).紅色的亭子。 唐
孫逖
《宴越府陳法曹西亭》
詩:“公府西巖下,紅亭間白云?!?唐
韓愈
《合江亭》
詩:“紅亭枕 湘江 , 蒸水 會(huì)其左?!?br />(2).猶長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別之處。 唐
岑參
《水亭送劉颙使還歸節(jié)度》
詩:“無計(jì)留君住,應(yīng)須絆馬蹄;紅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zhèn)》
:“[ 杜子充 唱]休驚懼。夫人,吾當(dāng)走馬紅亭路。你轉(zhuǎn)船歸去、轉(zhuǎn)船歸去。”
分類:
紅色
長亭
亭子
路途
途中
中行
行人
休憩
送別
《國語辭典》:
贈(zèng)別(贈(zèng)別)
拼音:
zèng bié
送別。唐。
馬戴
下第寄友人
詩:「年來御溝柳,贈(zèng)別雨霏霏?!?/div>
分類:
贈(zèng)別
送別
物品
詩文
文言
言詞
《漢語大詞典》:
送往
(1).送別去者。
《
莊子·山木
》
:“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來?!眳⒁姟?送往迎來 ”。
(2).祭送死者。
《
禮記·祭義
》
:“樂以迎來,哀以送往?!?鄭玄 注:“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
:“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禮?!眳⒁姟?送往事居 ”。
分類:
送往
送別
送死
死者
《國語辭典》:
送往迎來(送往迎來)
拼音:
sòng wǎng yíng lái
迎接來者,送走離去的。形容人忙著應(yīng)酬的情形?!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yǎng)孤長幼在其中?!埂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笗线€說送往迎來,這是一點(diǎn)不錯(cuò)的?!?/div>
分類:
送往
娼妓
接送
嫖客
來者
應(yīng)酬
客人
送官
官員
《國語辭典》:
送往事居
拼音:
sòng wǎng shì jū
埋葬死者,事奉生者?!蹲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埂吨軙?。卷三○。竇熾等傳。史臣曰》:「于、李之送往事居,有曲于此?!?/div>
分類:
死者
奉事
《漢語大詞典》:
柳橋(柳橋)
柳蔭下的橋。古代常折柳贈(zèng)別,因泛指送別之處。 唐
白居易
《開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韻以獻(xiàn)》
:“柳橋晴有絮,沙路潤無泥?!?宋
張先
《江南柳》
詞:“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guān)情?!?元
任昱
《紅繡鞋·湖上》
曲:“隨人松嶺月,醒酒柳橋風(fēng)?!?/div>
分類:
折柳
贈(zèng)別
送別
《漢語大詞典》:
餞春(餞春)
飲酒送別春光。 清
王士禛
《應(yīng)天長·閨人刺繡》
詞:“餞春時(shí)節(jié)深深院,睡起金衣花外囀。”
分類:
飲酒
送別
春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