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詞典 1分類詞匯 49
《漢語大詞典》:追還(追還)
(1).追趕使返回。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十反·趙相汝南李統(tǒng)》:“歷收其家,遣吏追還?!?span id="szcnkrj"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追還徙人,蠲除禁錮。” 宋 蘇軾 《論時政狀》:“實望陛下旬日之間,渙發(fā)德音,洗蕩乖僻,追還使者,而罷條例司?!?br />(2).追索而歸還。宋書·孝義傳·郭世道:“嘗與人共於 山陰 市貨物,誤得一千錢,當(dāng)時不覺,分背方悟。請其伴求以此錢追還本主,伴大笑不答。 世道 以己錢充數(shù)送還之。”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甚者又謂 文淵閣 印亦為司禮監(jiān)所奪,請追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這五百兩定銀,他情愿不追還?!?/div>
《漢語大詞典》:追呼
(1).追趕呼喊。漢書·蒯通傳:“亡肉家遽追呼其婦?!?span id="cowow1d"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韓暨傳》:“陰結(jié)死士,遂追呼尋禽 茂 ,以首祭父墓。”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追呼之聲愈近?!?br />(2).謂吏胥到門號叫催租,逼服徭役。 唐 元結(jié) 《舂陵行》:“追呼尚不忍,況乃鞭撲之?!?span id="hfruwiq" class="book">《新唐書·陸贄傳》:“農(nóng)桑廢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次男避追呼,遠出歸無期?!?/div>
《國語辭典》:并驅(qū)(並驅(qū))  拼音:bìng qū
1.二馬并排而行。《詩經(jīng)。齊風(fēng)。還》:「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2.并駕齊驅(qū)。比喻雙方勢均力敵,地位或才能不相上下。《晉書。卷一○五。石勒載記下》:「脫遇光武,當(dāng)并驅(qū)中原,未知鹿死誰手?!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哀吊》:「班彪蔡邕,并敏于致語,然影附賈氏,難為并驅(qū)耳?!?/div>
《國語辭典》:并駕齊驅(qū)(並駕齊驅(qū))  拼音:bìng jià qí qū
比喻雙方實力相當(dāng),不分軒輊。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并駕齊驅(qū),而一轂統(tǒng)輻?!挂沧鳌阜今{齊驅(qū)」、「齊趨并駕」、「齊驅(qū)并駕」、「齊驅(qū)并驟」。
《漢語大詞典》:追襲(追襲)
追趕襲擊。 元 鄭光祖 《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span id="kia0wor" class="book">《洪秀全演義》第四四回:“ 李秀成 引大軍隨后追襲,沿途奮擊?!?span id="wpbj76u"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3期:“﹝我﹞也觀察到黑甲蟲怎樣躲過啄木鳥的追襲,成片地吃掉樹木,造成水土流失?!?/div>
分類:追趕襲擊
《漢語大詞典》:追飛(追飛)
(1).追趕飛鳥。 漢 崔駰 《七依》:“騰句喙以追飛,騁韓盧以逐奔?!?br />(2).形容馬行疾速。 三國 魏 嵇康 《贈秀才入軍》詩:“風(fēng)馳電逝,躡景追飛?!?/div>
《漢語大詞典》:迫逐
(1).猶驅(qū)逐。左傳·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離 于 瓜州 ,乃祖 吾離 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三國志·吳志·孫策傳:“時 吳景 尚在 丹楊 , 策 從兄 賁 又為 丹楊 都尉, 繇 至,皆迫逐之?!?宋 蘇軾 《答程全父推官書》之一:“初至,僦官屋數(shù)椽,近復(fù)遭迫逐,不免買地結(jié)茅,僅免露處?!?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一:“ 中國 之民,至鬻其身以為奴隸,驅(qū)使若牛羊,繫役類重囚,然尚為 美國 、 南洋 所迫逐而不遑得食?!?br />(2).指追逐,追趕。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敵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div>
《漢語大詞典》:追亡
(1).追趕逃亡者。南齊書·幸臣傳論:“捕叛追亡,長戍遠謫?!?span id="6cph6dq" class="book">《清史稿·王杲傳》:“ 萬歷 二年七月, 建州 奈兒禿 等四人款寨請降, 來力紅 追亡至塞上。”
(2). 秦 末, 楚 漢 相爭, 韓信 棄 楚 歸 漢 ,未被重用而逃, 漢 相 蕭何 賞識 韓 才,親自把 韓 追回來,并勸說 劉邦 重用 韓信 ,拜為大將。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后因以“追亡”為典。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 元 黃庚 《題〈漂母飯信圖〉》詩:“筑壇直待追亡后,不及溪邊一婦人?!?康有為 《懷翁常熟去國》詩:“深惜追亡 蕭相國 ,天心存 漢 果何如?”
(3).追念死者。 三國 魏 吳質(zhì) 《答魏太子箋》:“奉讀手命,追亡慮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span id="6zbd6u1" class="book">《晉書·卞壸傳》:“於父無追亡之善,於母無孝敬之道?!?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看 宓妃 容色分明與 甄后 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傷感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追攝(追攝)
(1).追念記取。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譚書》:“愿捐棄百痾,追攝舊義?!?br />(2).追究前愆而加以整飭。梁書·侯景傳:“若能卷甲來朝,垂櫜還闕者,當(dāng)授 豫州 刺史。即使終君之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攝。進得保其祿位,退則不喪功名?!?br />(3).勾取;追捕。 宋 徐鉉 稽神錄·潘襲:“ 潘襲 為 建安 令,遣一手力,齎牒下鄉(xiāng),有所追攝?!?span id="gil061w" class="book">《明史·丁瑄傳》:“縣逮 茂七 ,不赴,下巡檢追攝, 茂七 殺弓兵數(shù)人?!?span id="yvifmdf"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二年》:“及罷 軾 ( 蘇軾 ) 湖州 ,差職員追攝?!?br />(4).追趕上并捉住。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初被使人追攝,至一衙府?!?宋 張師正 括異志·盛樞密:“始為人追攝,若行田野間?!?/div>
《漢語大詞典》:追電(追電)
(1).追趕電光。形容迅疾。宋書·謝莊傳:“藴籋云之鋭景,戢追電之逸足。” 唐 曹唐 《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四:“追電有心猶款段,逢人相骨強嘶號?!?br />(2).駿馬名。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馬》:“有七名馬……四曰追電?!?/div>
《國語辭典》:追殺(追殺)  拼音:zhuī shā
追趕殺害?!妒酚?。卷八。高祖本紀》:「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div>
分類:追趕殺害
《國語辭典》:追討(追討)  拼音:zhuī tǎo
追逼催討?!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下》:「郡縣追討,到則解散?!?/div>
《漢語大詞典》:追捉
追趕捕捉。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自是每夜即有黃白蛺蝶萬數(shù)……上令張網(wǎng)於花間,遂得數(shù)百於殿內(nèi),縱嬪御追捉,以為娛樂?!?span id="l5jl16s"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回:“不想官司追捉得灑家要緊,那員外陪錢去送俺 五臺山 智真長老 處落髮為僧?!?span id="k17xjw2" class="book">《天雨花》第十四回:“若還難撇夫妻義,便叫姊丈一同行,那怕他官牌火票來追捉?!?/div>
分類:追趕捕捉
《漢語大詞典》:追擒
亦作“ 追禽 ”。 追趕捉拿。宋書·王蘊傳:“事敗,走鬭場,追禽,斬於 秣陵市 ?!?span id="yrdk0x1" class="book">《南史·循吏傳·孫廉》:“有所討逐,越境追禽。”明史·宦官傳一·鄭和:“ 和 力戰(zhàn),追擒之 喃渤利 ,并俘其妻子?!?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失事》:“宜速遣馬步捕快,會同營哨飛騎追擒?!?span id="atqiuwk" class="book">《蕩寇志》第九一回:“不乘此刻追擒 天彪 ,更待何時?!?/div>
分類:追趕捉拿
《漢語大詞典》:逐追
追逐,追趕。 漢 王逸 《琴思楚歌》:“寒來暑往難逐追,形容減少顏色虧。”
分類:追逐追趕
《漢語大詞典》:追挽
追趕挽留。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眾聞之,無不赧然,如芒在背,多有逃席而去者,亦不追挽。”
分類:追趕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