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盤互(盤互)  拼音:pán hù
相互交結。《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內(nèi)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論,兄弟據(jù)重,宗族盤互?!埂稘h書。卷八五。谷永傳》:「百官盤互,親疏相錯?!?/div>
《國語辭典》:盤據(jù)(盤據(jù))  拼音:pán jù
盤結據(jù)守。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王維》:「或說維詠終南山詩,譏時也。詩曰:『太一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谎詣菅姹P據(jù)朝野也?!挂沧鳌副P踞」。
《國語辭典》:連帶(連帶)  拼音:lián dài
互相關連。如:「子女為非作歹,家長雖無直接關系,卻也難脫其連帶責任?!?/div>
《國語辭典》:盤牙(盤牙)  拼音:pán yá
互相連結?!稌x書。卷九八?;笢貍鳌罚骸讣訌娦U盤牙,勢處上流。」也作「槃牙」、「磐牙」。
《國語辭典》:盤據(jù)(盤據(jù))  拼音:pán jù
盤結據(jù)守。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王維》:「或說維詠終南山詩,譏時也。詩曰:『太一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言勢焰盤據(jù)朝野也?!挂沧鳌副P踞」。
《國語辭典》:臼齒(臼齒)  拼音:jiù chǐ
位于口腔后方兩側,用以咀嚼的牙齒。人類的臼齒分為小臼齒與大臼齒,小臼齒上下頜各四顆,大臼齒上下頜各六顆。也稱為「槽牙」。
《漢語大詞典》:連緝(連緝)
連結;連接。北史·慕容儼傳:“ 約 復以鐵鎖連緝,防御彌切。”
分類:連結連接
《國語辭典》:結構(結構)  拼音:jié gòu
1.各組織成分的搭配、排列或構造。如:「這篇文章的結構很完整?!箹|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于是詳察其棟宇,觀其結構?!?br />2.勾結。唐。陸贄參議竇參等官狀〉:「今者再責竇參,特緣別有結構,陸下親自尋究,審得事情所與連謀,固知定數(shù)。」
《國語辭典》:連環(huán)(連環(huán))  拼音:lián huán
1.一個套連一個,能各自轉動而不可分開的一串環(huán)?!稇?zhàn)國策。齊策六》:「秦始皇嘗使使者遺軍君王后玉連環(huán),曰:『齊多知,而解此環(huán)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br />2.互相連接的事物。如:「連環(huán)計」、「連環(huán)車禍」。
3.平劇的武戲中,甲方把乙方打倒,乙方再把甲方打倒,這樣循環(huán)表演,稱為「連環(huán)」。
《漢語大詞典》:錯節(jié)(錯節(jié))
指木中交錯連結之處。常用以喻艱難繁雜之事。后漢書·虞詡傳:“不遇槃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乎?” 宋 司馬光 《清風臺》詩:“水鑑秋毫盡,霜鋒錯節(jié)開?!?明 夏完淳 《大哀賦》:“器成錯節(jié),圣啟殷憂?!?/div>
《國語辭典》:糾結(糾結)  拼音:jiū jié
1.互相纏繞。如:「那團毛線全糾結在一塊了!」也作「樛結」。
2.連結?!逗鬂h書。卷六五。皇甫規(guī)等傳。贊曰》:「山西多猛,三明儷蹤。戎驂糾結,塵斥河潼?!埂度龂?。卷四四。蜀書。蔣琬傳》:「寇難未弭,曹睿驕兇,遼東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糾結,與之隔離。」
《國語辭典》:盤結(盤結)  拼音:pán jié
回繞連結?!度龂尽>砹?。吳書。鐘離牧傳》:「今二縣山險,諸夷阻兵,不可以軍驚擾,驚擾則諸夷盤結?!挂沧鳌笜劷Y」。
《國語辭典》:毒蛇  拼音:dú shé
兩頰具有毒腺的蛇。毒腺由上頷唇腺所形成,有管子和上顎的長牙相通,而將毒液由毒腺經(jīng)由管子,注入被咬動物的皮下。未經(jīng)救治,可以致死。
《漢語大詞典》:鉤鎖(鉤鎖)
亦作“鉤鎖”。
(1).彎曲的鎖鏈。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朱道士 ﹞見巖下有枯骨,背石平坐,按手膝上,狀如鉤鎖,附苔絡蔓,色如白雪。”
(2).勾通連結。 元 范梈 木天禁語·六關·七言律詩篇法:“數(shù)字連序,中斷,鉤鎖連環(huán)?!?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下:“自《三百篇》以至 庾 鮑 七言,皆不待鉤鎖,自然蟬連不絶?!?/div>
《國語辭典》:繩橋(繩橋)  拼音:shéng qiáo
以繩索連結搭成的橋。唐。岑參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詩:「泉澆閣道滑,水凍繩橋脆?!?/div>
《漢語大詞典》:結轖(結轖)
將轖連結起來。比喻心中郁結不暢。轖,用皮革纏迭而成的車旁障蔽物。 漢 枚乘 《七發(fā)》:“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宋 司馬光 《張元常挽歌》之二:“秀眉無足驗,結轖遽為災?!?清 錢謙益 《太祖實錄辨證一》:“余以 萬歷 戊午讀《夷白集》,懷疑胸臆如有物結轖者?!?/div>
《國語辭典》:蠣房(蠣房)  拼音:lì fáng
牡蠣的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六。介部。牡蠣》:「集解:頌曰:『附石而生,磈礧相連如房,呼為蠣房?!弧?/div>
《漢語大詞典》:聯(lián)綴(聯(lián)綴)
連結、組合在一起。《周禮·天官·太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 漢 鄭玄 注:“繫,聯(lián)綴也?!?唐 李商隱 《與陶進士書》:“久羨懷藏,不敢薄賤,聯(lián)綴比次,手書口詠?!?明 唐順之 《雁訓》:“一縱一橫,乍合乍分,既錯落而成點,亦聯(lián)綴而為畫?!?span id="njh1mov" class="book">《西游記》第七二回:“遇穀粒手拈入口,逢絲縷聯(lián)綴遮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