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漢語大詞典》:失隕(失隕)
違失;失去。左傳·昭公七年:“ 嬰齊 受命于 蜀 ,奉承以來,弗敢失隕,而致諸宗祧?!?宋 司馬光 《迂書·士則》:“士者事天以順,交人以謹(jǐn),謹(jǐn)司其分,不敢失隕而已矣。”
分類:違失失去
《漢語大詞典》:繳奏(繳奏)
謂給事中行使職權(quán),駁正制敕之違失而封還章奏。宋史·劉一止傳:“﹝ 劉一止 ﹞遷給事中……居瑣闥百餘日,繳奏不已,用事者始忌?!?span id="j2jtkiz"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紹圣元年》:“帝曰:‘去冬以宮中缺人使令,因召舊人十?dāng)?shù)輩,此何繫外廷利害,而 范祖禹 、 豐稷 、 文及甫 并有章疏陳古今禍福以動朕聽, 希純 等又繳奏爭之,何乃爾也!’”
《國語辭典》:樂群(樂群)  拼音:yào qún
以友朋群居為樂?!抖Y記。學(xué)記》:「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漢語大詞典》:巡使
官名。祭祀朝會時,掌察百官、正儀法、糾違失。例以御史充之。宋史·職官志四:“凡祭祀朝會,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 咸平 四年,以御史二人充左右巡使,分糾不如法者。文官,右巡主之,武官,左巡主之;分其職掌,糾其違失,常參班簿、祿料、假告皆主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余為郎官時,嘗遇視朔過殿。有御史為巡使者,法當(dāng)獨(dú)立於殿庭之南,北向,以察百官失儀?!?/div>
《國語辭典》:繳還(繳還)  拼音:jiǎo huán
交還?!度龂萘x》第二回:「據(jù)汝害民,本當(dāng)殺卻;今姑饒汝命。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div>
《漢語大詞典》:遺禮(遺禮)
(1).指古《禮經(jīng)》。 唐 王維 《魏郡太守苗公德政碑》:“壞壁古文, 曲臺 遺禮?!?趙殿成 箋注:“漢書: 后倉 説數(shù)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br />(2).指身后的喪禮。魏書·禮志三:“臣聞知子莫若父母,圣后知陛下至孝之性也難奪,故豫造金冊,明著遺禮?!?宋 宋祁 《馮侍講行狀》:“已而得遺禮之文,諄諄納忠,訖無它語。”
(3).猶言違失禮儀。 明 馮夢龍 《情史·情貞·濟(jì)南張義婦》:“ 張 獨(dú)事舅姑父母,生養(yǎng)死葬,無遺禮?!?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一章五:“然其于出家修道,永乖世務(wù),于不敬王者,遺禮廢敬,則俱非議之。”
《漢語大詞典》:愆儀(諐儀)
越禮,違失禮儀。 清 曾國藩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輩》詩:“壹志事呻吟,諐儀任嘲駡?!?/div>
《漢語大詞典》:違序(違序)
違失次序。《宋書·文帝紀(jì)》:“加頃陰陽違序,旱疫成患,仰惟災(zāi)戒,責(zé)深在予。”
《漢語大詞典》:遺紀(jì)(遺紀(jì))
猶言違失道德準(zhǔn)則。 唐 李嶠 《楚望賦》:“雖剛悍武力之夫,法度禮容之士,孰不解威失毅,廢綱遺紀(jì)?!?/div>
《漢語大詞典》:續(xù)鳧斷鶴(續(xù)鳧斷鶴)
莊子·駢拇:“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焙笠蛞浴袄m(xù)鳧斷鶴”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清 錢謙益 《題〈交蘆言怨集〉》:“續(xù)鳧斷鶴,截足以適屨,猶以為工未至也,如是則寧復(fù)有詩哉?”亦作“ 續(xù)鳧截鶴 ”、“ 續(xù)鶩短鶴 ”。 唐 獨(dú)孤及 《對詔策》:“若矯其肆任之性,以徇刑政之端,是續(xù)鳧截鶴,虧其全矣?!?明 李贄 《念佛答問》:“小大相形,是續(xù)鶩短鶴之論也?!?/div>
分類:違失失事
《漢語大詞典》:遵而勿失
謂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違失。史記·曹相國世家:“且 高帝 與 蕭何 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 參 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亦作“ 遵而不失 ”。《隋書·煬帝紀(jì)上》:“朕肅膺寶歷,纂臨萬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