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978 【介紹】: 五代時南唐國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李璟第六子。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宋太祖建隆二年,立為太子,旋嗣位,奉宋正朔,稱江南國主。常怏怏以國蹙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在位十五年。國亡后被俘至汴京,封違命侯。后為宋太宗鴆殺。煜為人仁孝,頗有慧性,善屬文,工書畫,能音樂,尤以詞名。其詞前期多寫宮廷生活,風(fēng)格綺靡;后期因遭亡國之痛,多故國之思,風(fēng)格為之一變。后人輯其詞與其父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37—978 字重光,初名重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繼位,世稱李后主。開寶八年(975),國亡,為宋所俘,封違命侯。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被毒死。有集30卷,已佚。生平見徐鉉《大宋左千牛衛(wèi)將軍追封英王隴西公墓志銘》、《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南唐書》本傳。近人夏承燾有《南唐二主年譜》。善詩文、音樂、繪畫,尤工詞。抒寫離別之思,家國之痛,情真語摯。《全唐詩》存詩18首。《全唐詩續(xù)拾》補(bǔ)斷句10。
唐詩匯評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自稱鐘山隱士、蓮峰居士等,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嗣位。開寶八年(975),宋軍陷金陵,煜被俘,次年至汴京,封違命侯,改封隴西公。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被毒死。追封吳王。李煜有多方面文學(xué)藝術(shù)才能,兼擅詩、詞、文。善書,工畫,知音律。其遭罹多故,好為凄苦之詞。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十八首。
詞學(xué)圖錄
李煜(937-978) 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后人將其詞與其父李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煜字重光。初名從嘉。嗣主景第六子。封安定郡公。進(jìn)封鄭王。徙吳王。以尚書令知政事。宋建隆二年。嗣主南遷。立為太子監(jiān)國。嗣主殂。襲位。更今名。開寶七年。宋師南征。八年。金陵陷。肉袒降于軍門。封違命侯。太平興國初改封隴西郡公。三年七月薨。年四十二。贈太師。封吳王。

作品評論

宣和書譜
江南偽后主李煜,字重光。早慧精敏,審音律,善書畫。其作大字,不事筆,卷帛而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復(fù)喜作顫掣勢,人又目其狀為金錯刀。尤喜作行書,落筆瘦硬,而風(fēng)神溢出,然殊乏姿媚,如窮谷道人、酸寒書生,鶉衣而鳶肩,略無富貴之氣。要是當(dāng)我祖宗應(yīng)運(yùn)之初,揭云漢奎壁,昭回在上,彼竊據(jù)方郡者皆奄奄無氣,不復(fù)英偉,故見于書畫者如此。方煜歸本朝,我藝祖嘗曰:“煜雖有文字,一翰林學(xué)士才耳!”乃知筆力縱或可尚,方之雄才大略之君,亦幾何哉!
石林燕語
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嘗因曲燕,問:“聞卿在國中好作詩”,因使舉其得意者一聯(lián)。煜沉吟久之,誦其詠扇云:“揖讓巧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鄙显唬骸皾M懷之風(fēng),卻有多少?”他日復(fù)燕煜,顧近臣曰;“好一個翰林學(xué)士!”
瀛奎律髓
李后主號能詩,偶承先業(yè),據(jù)有江南,亦僭稱帝,數(shù)十州之主也。集中多有病詩,五言律云:“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闭嫠^衰颯憔悴,豈“大風(fēng)”、“橫汾”之比乎?宜其亡也?;蛑^此乃已至大興之后,即不然矣。七言有云:“衰顏一病難牽復(fù),曉殿君臨頗自羞”,又云:“冷笑秦皇經(jīng)遠(yuǎn)略,靜憐姬滿苦時巡”,蓋君臨之時也,
《國語辭典》:違命(違命)  拼音:wéi mìng
違抗命令。《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軍士從命者賞,違命者誅!」《儒林外史》第一○回:「兩公子見這般說,竟不違命,當(dāng)下讓到書房里。」
《漢語大詞典》:違命侯(違命侯)
南唐 后主 李煜 被俘后的封號。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開寶 ﹞九年, 煜 俘至京師, 太祖 赦之,封 煜 違命侯 ,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八:“ 太祖 取 南唐 ,年餘始得之。怒其不歸朝,及來降,則命為 違命侯 ,蓋惡號也。后二年方改封為 隴西郡公 。”
《國語辭典》:方命  拼音:fāng mìng
違命。《漢書。卷一○○。敘傳下》:「孝景蒞政,諸侯方命,克伐七國,王室以定?!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方命是逆人之言,執(zhí)拗是執(zhí)己之性?!?/div>
《國語辭典》:負(fù)命(負(fù)命)  拼音:fù mìng
違命?!妒酚?。卷一。五帝本紀(jì)》:「鯀負(fù)命毀族,不可?!?/div>
《漢語大詞典》:棄命(棄命)
違命;拋棄命令。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貪貨棄命,亦君所惡也?;瓒苊瘴粗卸鴹壷?,何以事君?” 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杞子來朝公子遂帥師入杞》:“今而棄命廢職,忘先君之所事守,不能居其封爵,亦可鄙矣?!?/div>
《漢語大詞典》:舛令
違命。《宋史·儒林傳七·王應(yīng)麟》:“況 夢炎 舛令慢諫,讜言弗敢告,今之賣降者,多其任用之士?!?/div>
分類:違命
《漢語大詞典》:背誕(背誕)
違命放誕,不受節(jié)制。左傳·昭公元年:“子姑憂 子晳 之欲背誕也。” 杜預(yù) 注:“ 鄭子晳 殺 伯有 背命放誕,將為國難。”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 劉表 背誕,不供貢職?!?唐 司空圖 《復(fù)安南碑》:“方毓德以羈縻,竟憑驕而背誕。” 宋 蘇轍 《殿試武舉策問》:“朕以天下為度,懷柔四夷,而 西戎 背誕,腰領(lǐng)未得?!?章炳麟 《思鄉(xiāng)原上》:“ 孔融 背誕之士也,其在 北海 任用輕剽之才,租賦少緩,一朝殺五部督郵,及姦民污吏滑亂市朝,弗能治也?!?/div>
《國語辭典》:放命  拼音:fàng mìng
失去生命。即死去。《水滸傳》第五二回:「言罷,便放了命。柴進(jìn)痛哭了一場?!?/div>
分類:違命
《國語辭典》:方命  拼音:fāng mìng
違命?!稘h書。卷一○○。敘傳下》:「孝景蒞政,諸侯方命,克伐七國,王室以定。」《幼學(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方命是逆人之言,執(zhí)拗是執(zhí)己之性?!?/div>
《漢語大詞典》:奸命
亦作“姦命”。 違命。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城濮 之戰(zhàn), 晉 中軍風(fēng)于澤,亡大旆之左旃。 祁瞞 奸命,司馬殺之,以徇于諸侯?!?杜預(yù) 注:“掌此三事而不脩,為奸軍令?!?陸德明 釋文:“奸,音干。”新唐書·史孝章傳:“ 憲誠 得 魏 ,遷士曹參軍。 孝章 見父( 憲誠 )數(shù)奸命,內(nèi)非之?!?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 元 時亦輸粟以供 上都 ,其后兼之海運(yùn),然當(dāng)羣眾姦命之時,烽煙四起,運(yùn)道梗絶,惟有束手就困耳?!?/div>
分類: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