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講義(講義)  拼音:jiǎng yì
1.闡釋說明書籍的義理?!赌鲜?。卷七。梁武帝本紀下》:「初,帝創(chuàng)同泰寺,至是開大通門以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協同泰。自是晨夕講義,多由此門?!?br />2.古時臣子將講授給帝王研習的資料預先撰擬出來,稱為「講義」。宋。邢炳 孝經注疏序:「會合歸趣,一依講說,次第解釋,號之為講義也?!?br />3.學校教師為學生編輯的講授資料。
《漢語大詞典》:講官(講官)
為皇帝經筵進講的官員。也指東宮侍講官員。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四:“會 天章閣 待制闕,講官 李淑 等薦史館檢討 王洙 ,事在中書,未行?!?span id="mo4d2kb" class="book">《明史·文苑傳四·焦竑》:“皇長子出閤, 竑 為講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今翰林不兼講官者,例不侍班,猶沿此制。”
《漢語大詞典》:講?。ㄖv?。?/div>
(1).指天子、太子聽講官進講之處。帷,指宮室的帷幕。 宋 王圭 《直龍圖閣盧士宗可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制》:“朕聽政之餘,躬即講帷,爾嘗據經守正,從容為予陳圣賢之論者,固有日矣。”明史·郭正域傳:“與修撰 唐文獻 同為皇長子講官。皆三遷至庶子,不離講帷?!?br />(2).指代為天子或太子進講之職。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朱文正公之直:“ 朱文正公 在講帷時,以羽翼今上故,忤某貴臣?!?br />(3).泛指講壇。 明 李贄 《定林庵記》:“今天下冠冕之士,儼然而登講帷,口談仁義,手揮麈尾,可謂尊且貴矣,而能自貴者誰歟!”
《漢語大詞典》:講臣(講臣)
為皇帝經筵進講之臣。 清 唐孫華 《夏重談金陵舊事》詩:“遙識講臣面,備言宮壼事?!?/div>
《漢語大詞典》:講章(講章)
為學習科舉文或經筵進講而編寫的五經、四書的講義。 明 徐咸 《西園雜記》卷上:“祭酒 陸深 奏講官講章不宜輔臣改竄,使得自盡其愚,因以觀其學術邪正?!?span id="gizqfzo"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二回:“﹝ 寶玉 ﹞看著小注,又看講章?!?嚴復 《救亡決論》:“鄙摺卷者,則爭碑版篆隸之上游;薄講章者,則標漢學考據之赤幟。”
《漢語大詞典》:進經(進經)
謂為帝王進講經義。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説 每因進經,輒袖木瓜以獻?!?/div>
《漢語大詞典》:講案(講案)
古代經筵進講時講官放書用的幾案。 明 黃佐 翰林記·開經筵:“內官於 文華殿 設御座,及設御案於殿內御座之東稍南,設講案於御座之南稍東。是日早,司禮監(jiān)官先陳所講《四書》經史各一冊置御案,又各一冊置講案,皆《四書》東,經史西?!眳㈤?span id="mofwjey" class="book">《明史·禮志九》。
《漢語大詞典》:午講(午講)
古代經筵講官于秋季中午為帝王進講經史。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一》:“春講開於二月,暫輟於五月;秋講開於八月,暫輟於十月,然猶有日講,又午講於煖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