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彭辨之(1466年—?年),字問夫,直隸廬州府六安州霍山縣人,民籍。治《書經(jīng)》,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國子生中式辛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三十一名,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進士。授馀杭縣知縣。時劉瑾舞權(quán),浙江省困于織造,彭辨之力請裁之,民得不擾。擢工部主事,進郎中,出知江西饒州府。政靜民安,調(diào)河南彰德府,清聲益著。官至山東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0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君辨。嘉靖十七年進士。累官戶部侍郎,總督南京糧儲。為官苛細,軍士痛恨之。三十九年春,南京大饑,軍士遮道求糧,懋官惡語向之,致激兵變,被殺。
維基黃懋官(1516年—1560年),字君辨,號霖原,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官至南京戶部侍郎,因引發(fā)兵變被殺。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進士第二甲第四十五名。累官太仆寺少卿,三十三年十二月升本寺卿,三十五年九月升順天府府尹,三十七年升南京戶部右侍郎、總督南京糧儲,三十九年二月南京振武營兵亂被殺。嘉靖間,為抵禦倭寇,南京尚書張鏊召募御倭部隊,名振武營。舊制南京軍士有妻室者,月給糧餉一石,無妻室者六斗。以仲春、仲秋二月,每石米折銀五錢。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南京戶部尚書馬坤奏減每石折銀,督儲侍郎黃懋官又奏革募補軍士妻室之月糧,軍士怨憤不已。不久,因發(fā)餉拖期,振武營士卒鼓噪嘩變,黃懋官跳墻逃跑時倒地不能起,遂被亂兵所殺,其尸體被懸掛在大中橋牌坊上,被射箭折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39—1714
【介紹】:
清浙江石門人,字書升,號介巖??滴跞赀M士,授戶部主事。官至左副都御史。四十七年,以請復立胤礽為皇太子,奪官,笞四十,逐回籍。五十二年,復原秩。詩學白居易,喜涉時事。有《靜觀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五勞之辨,字書升,號介巖,浙江石門人??滴跫壮竭M士,改庶吉士,歷官左副都御史。有《靜觀堂詩集》。
全臺詩勞之辨(1639~1714),字書升,號介巖。浙江石門人。清康熙甲辰(1664)進士,曾任左副都御使。有《靜觀堂詩集》、《介巖百篇稿》〖參考《碑傳集》<康熙朝部院大臣>及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臺灣省文獻會?!健#ㄊ┸擦兆?/blockquote>清詩別裁集
字書升,浙江石門人??滴跫壮竭M士,官至副都御史。著有《靜觀堂詩》。
維基
勞之辨(1639年—1714年),字書升,號介巖。浙江石門人??滴跞辏?664年)中式甲辰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主事。歷任戶部主事、禮部郎中、兵部督捕理事官,官至左副都御史,在貴州設(shè)驛馬以利塘報,停運湖南軍米??滴跛氖吣辏?708年),知道清圣祖有復立已廢皇太子允礽之意,于是密折奏請早日裁定太子,觸怒圣祖,斥為奸詭迎合,奪官,笞責四十,逐回原籍??滴跷迨辏?713年),恢復原秩。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卒于家。著有《靜觀堂詩集》。詩學白居易,喜涉時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河南祥符人,字為山,一字巽行。乾隆時貢生。父楊圣化知秦州,以西北用兵,地方不勝供應(yīng),賠累罷官,留秦州不能歸。安辨奔走十余年,終無法籌集所累官金,而父母俱卒于秦州。又奔走十余年,始得歸葬,時安辨年已六十。從此閉門著書,除四五知交外,不與人往來。卒年六十九。有《瓢斟集》、《隴西雜記》、《清華志》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36—1797
【介紹】:
清江蘇華亭人,字曙鳩,一字辨堂,號澹生,別號石瓠。家貧,自學成才,詩宗元人,書好孫過庭。為人耿介,督學劉墉聞其名,欲見之,不可。終身不娶,待母篤孝。有《賞雨茆屋詩》、《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