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7分類詞匯 27
《國語辭典》:辨識(辨識)  拼音:biàn shì
辨認識別。如:「草書不容易辨識?!?/div>
《國語辭典》:空防辨識圈(空防辨識圈)  拼音:kōng fáng biàn shì quān
基于國家安全,將管轄權(quán)適度延伸于領(lǐng)空之外一段距離的警戒空域。若發(fā)現(xiàn)不明機進入空防辨識圈,則可采取要求降落或加以擊落等緊急措施。
《國語辭典》:自動辨識(自動辨識)  拼音:zì dòng biàn shì
利用電腦上的自動辨識軟體,自動辨認從周邊設(shè)備輸入的資料。如:「利用掃描器輸入文件,再利用中文自動辨識軟體判讀文件內(nèi)容?!?/div>
《國語辭典》:敵友辨識密碼(敵友辨識密碼)  拼音:dí yǒu biàn shì mì mǎ
以敵友識別器設(shè)定的密碼。進行空中飛航管制時,可用來辨別飛航器是敵或友。
《國語辭典》:電腦語音辨識(電腦語音辨識)  拼音:diàn nǎo yǔ yīn biàn shì
藉助電腦的演算能力,擷取人類語言中的特性加以比對,進而自動辨識語音內(nèi)容的一項關(guān)鍵性技術(shù)。經(jīng)由此種技術(shù),可使電腦具有如人類一樣的聽話能力。語音辨認系統(tǒng)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用于特定說話人,另一類用于不特定說話人。前者需要使用人先將語匯念入電腦,以后電腦就可辨認這個使用人的語音,后者無需使用人先念入語匯就可辨認其語音,可給許多人使用。另一種分類方式,是看念入的語音是不連續(xù)發(fā)音的,或是連續(xù)發(fā)音的。前者是指每個單語要個別發(fā)音,電腦才能辨認,后者是指使用人可以連續(xù)說出若干個單語,連成句子,電腦便可將這句話中的各個單語辨認出來。
《國語辭典》:電腦字形辨識(電腦字形辨識)  拼音:diàn nǎo zì xíng biàn shì
電腦字形辨識可分二種。一種是模板書寫輸入機,可以邊寫邊輸入文數(shù)字。其原理是利用運筆觸壓感應(yīng)書寫軌跡的方式,將手寫文字的筆劃記入電腦,再由筆畫的組合去辨認文字。另外一種則利用光學掃描原理,將中文自動讀入電腦,即光學中文字形辨識系統(tǒng),像復(fù)印一樣,經(jīng)過感光系統(tǒng),將文字稿轉(zhuǎn)換成黑白影像,再利用各種影像處理和圖形識別的技巧,將這些圖形辨認為那個中文字,然后轉(zhuǎn)換成中文碼。也稱為「電腦字元辨識」。
《國語辭典》:指紋辨識(指紋辨識)  拼音:zhǐ wén biàn shì
指分辨是何人的指紋。人類雙手指頭第一節(jié)上面的凸紋特徵每個人都不同,故可成為鑒別身分和犯罪鑒識上的特徵。如:「利用指紋辨識可識認身分。」
《國語辭典》:知識(知識)  拼音:zhī shì
1.見識、學問。指所知道的事理。如:「知識豐富」、「化學是一種專門的知識。」《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shù)》:「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識甚闕,其所以聞見甚淺。以淺闕博居天下、安殊俗、治萬民,其說固不行?!?br />2.朋友、友人。漢。孔融 論盛孝章書:「海內(nèi)知識,零落殆盡,惟有會稽盛孝章尚存。」
3.交往、結(jié)識?!赌淆R書。卷三七。列傳。虞悰》:「悰性敦實,與人知識,必相存訪,親疏皆有終始,世以此稱之?!埂端疂G傳》第七九回:「原來這聞煥章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識的,俱備酒食迎接?!?br />4.瞭解。漢。劉向《列女傳。卷六。齊管妾婧》:「人已語君矣,君不知識邪?」《魏書。卷九四。閹官列傳。賈粲》:「(賈粲)…世宗末,漸被知識,得充內(nèi)侍?!?br />5.善友。指佛教教友。南朝梁。王筠〈與云僧正書〉:「外書所謂冥契神交,內(nèi)典則為善友知識?!埂妒c頭。卷七。感恩鬼三古傳題旨》:「因此也絕戒葷膻,隨僧茶飯。只多了幾莖頭發(fā),卻便是一個不剃頭的大知識?!?/div>
《漢語大詞典》:甄識(甄識)
猶辨識。三國志·吳志·張承傳:“ 承 為人壯毅忠讜,能甄識人物?!?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四:“予嘗謂風鑑一事,乃昔賢甄識人物,拔擢賢才之所急?!?/div>
分類:辨識
《漢語大詞典》:辨悉
猶辨識。《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又到前所耕地界處,再三辨悉?!?郭沫若 《殘春及其他·牧羊哀話二》:“歌聲漸遠,漸漸要不能辨悉了?!?/div>
分類:辨識
《國語辭典》:鑒賞(鑑賞)  拼音:jiàn shǎng
鑒定和欣賞。如:「鑒賞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div>
《國語辭典》:鑒賞(鑒賞)  拼音:jiàn shǎng
鑒識和欣賞。如:「他鑒賞古物的能力受到肯定?!?/div>
《國語辭典》:方名  拼音:fāng míng
東西南北四方的名稱?!抖Y記。內(nèi)則》:「六年,教之數(shù)與方名?!?/div>
《國語辭典》:識認(識認)  拼音:shì rèn
認得、認識?!度龂萘x》第五回:「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聞洛陽劉元普仗義疏財,名傳天下,不論識認不識認,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yīng)?!?/div>
《漢語大詞典》:問辨(問辨)
詢問辨識。 宋 朱熹 《白鹿洞書院揭示》:“有志之士,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考諸古訓,自下許多問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div>
分類:詢問辨識
《國語辭典》:難字(難字)  拼音:nán zì
不容易辨識的字。如:「他每天早上要背十個英文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