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疏還
 
疏去
  
疏氏
 
父子?xùn)|歸
  
疏廣餞
 
東宮二傅
 
二疏志
 
疏傅不朝
 
疏家父子
 
疏受意
 
早退不如疏
 
二疏辭官
 
都門餞
 
東門帳飲
 
漢庭疏
 
東門賢父子
 
二疏鄉(xiāng)里
 
二疏還鄉(xiāng)
 
大疏
  
殊受辭榮
 
疏廣

相關(guān)人物
疏受
 
疏廣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于薛平彭列傳·疏廣(兄子)疏受〉~3039~
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xué),明春秋,家居教授,學(xué)者自遠方至。徵為博士太中大夫。地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選丙吉為太傅,廣為少傅。數(shù)月,吉遷御史大夫,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賢良舉為太子家令。受好禮恭謹,敏而有辭。宣帝幸太子宮,受迎謁應(yīng)對,及置酒宴,奉觴上壽,辭禮閑雅,上甚歡說。頃之,拜受為少傅。……子外祖父特進平恩侯許伯以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將舜監(jiān)護太子家。上以問廣,廣對曰:「太子國儲副君,師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獨親外家許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屬已備,今復(fù)使舜護太子家,視陋,非所以廣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語丞相魏相,相免冠謝曰:「此非臣等所能及?!箯V繇是見器重,數(shù)受賞賜。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jīng)。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后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guān),歸老故鄉(xiāng),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辜慈崭缸泳阋撇 M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shè)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shù)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晉·張景陽(協(xié))《詠史》
藹藹東都門,群公祖二疏。

簡釋

二疏:喻叔侄并賢,又詠功成身退。唐權(quán)德輿《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p>


例句

唯有漢二疏,應(yīng)覺還家晚。 劉駕 讀史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憶種菰時

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 李白 擬古十二首

妄比酂侯功蔑爾,每懷疏傅意悠然。 李逢吉 酬致政楊祭酒見寄

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寵位資寂用,回頭憐二疏。 楊巨源 和盧諫議朝回書情即事寄兩省閣老兼呈二起居諫院諸院長

當時疏廣雖云盛,詎有茲筵醉綠醽。 楊汝士 宴楊仆射新昌里第

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 權(quán)德輿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xiāng)。 王績 贈梁公

賢哉只二疏,東門掛冠去。 王貞白 洛陽道

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白居易 不致仕

疏傅心情老,吳公政化新。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陸賈功業(yè)少,二疏官秩卑。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 白居易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猥蒙征和才拙詞繁輒廣為五百言以伸酬獻

大抵吉兇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白居易 閑臥有所思二首

散員疏去未為貴,小邑陶休何足云。 白居易 題崔常侍濟上別墅

金印垂鞍白馬肥,不同疏廣老方歸。 盧綸 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

知子當元老,為臣餞二疏。 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

退跡依三徑,辭榮繼二疏。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

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 護國 歸山作

疏傅獨知止,曾參善愛親。 錢起 送嚴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韋應(yīng)物 奉酬處士叔見示

疏家父子錯掛冠,梁鴻夫妻虛適越。 顧況 洛陽行送洛陽韋七明府

典故 
梅子真
 
南昌尉
  
梅翁
 
神仙道
    
梅福隱
 
市門卒
 
隱市門
 
變名吳市
 
吳市仙
 
吳門變姓
  
淪一尉
 
梅少府
  
梅市門
 
梅市隱
 
愧梅福
 
梅福辭官
 
梅福隱吳
 
梅家鶴
 
梅知解紱
 
南昌仙籍
 
守市阛
 
逃梅福
 
吳市高人
  
仙人梅
 
九江神仙
     
相關(guān)人物
梅福

參考典故
梅市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傳·梅?!?/span>
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也。少學(xué)長安,明尚書、谷梁春秋,為郡文學(xué),補南昌尉。后去官歸壽春,數(shù)因縣道上言變事,求假軺傳,詣行在所條對急政,輒報罷。是時成帝委任大將軍王鳳,鳳專勢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譏刺鳳,為鳳所誅?!猎贾?,王莽顓政,福一朝棄妻子,去九江,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福于會稽者,變名姓,為吳市門卒云。

例句

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

李膺門客為閑客,梅福官銜改舊銜。 周樸 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

懷仙梅福市,訪舊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君學(xué)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孟浩然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聲,竹風(fēng)為凄清。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瑤華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臨溪

愁煙閉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采衣。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于梅子真。 方干 贈夏侯評事

東峰道士如相問,縣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亂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談少府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

莫學(xué)生鄉(xiāng)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藥價,不關(guān)梅福戀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選

白水見舅氏,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原注。天寶十五載五月作。)

隱吏逢梅福,游山憶謝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顏氏之子才孤標。 杜甫 醉歌行贈安公顏少府請顧八題壁

梅仙歸劇縣,阮巷奏離琴。 權(quán)德輿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參卿滯孫楚,隱市同梅福。 權(quán)德輿 送任安劉少府

屢遷君擢桂,分尉我從梅。 王灣 哭補闕亡友綦母學(xué)士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盧綸 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因以寄上房與李早年同居此觀

潘縣花添發(fā),梅家鶴暫來。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

梅福幽棲處,佳期不忘還。 祖詠 題韓少府水亭

只是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羅隱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離別莫言關(guān)塞遠,夢魂長在子真家。 獨孤及 海上懷華中舊游寄鄭縣劉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贈別安邑韓少府

別后吳中使,應(yīng)須訪子真。 賈島 送友人棄官游江左

雕殘貴有親仁術(shù),梅福何須去隱吳。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為梅少府,可堪貧攝鮑參軍。 鄭谷 結(jié)綬鄠郊縻攝府署偶有自詠

皇枝雙玉樹,吏道二梅仙。 錢起 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

誰知仙吏去,宛與世塵遙。 錢起 送昆山孫少府

湖山入閭井,鷗鳥傍神仙。 錢起 送沈少府還江寧

且樂神仙道,終隨鴛鷺群。 錢起 送陸三出尉

梅生寄黃綬,不日在青云。 錢起 送陸三出尉

自嘆梅生頭似雪,卻憐潘令縣如花。 錢起 題郎士元半日吳村別業(yè)兼呈李官

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

官傳梅福政,縣顧赤松家。 馬戴 送顧少府之永康

《國語辭典》:辭官(辭官)  拼音:cí guān
辭去官職。《文明小史》第三七回:「第三件是:力爭不來,要請欽差辭官?!?/div>
《國語辭典》:休致  拼音:xiū zhì
官吏因年老體衰而退休。宋。王禹偁 高閑詩:「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龜休致未全遲?!?/div>
《國語辭典》:還政(還政)  拼音:huán zhèng
1.回到朝廷或政府中,重新執(zhí)政。《三國演義》第四回:「茲廢皇帝為弘農(nóng)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yīng)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br />2.交還政權(quán)。如:「還政于民」?!端问?。卷一○。仁宗本紀二》:「是月,契丹主宗真之母還政于子,出居慶陵?!?/div>
《漢語大詞典》:解玉
謂辭官。《文選·鮑照〈升天行〉》:“冠霞登綵閣,解玉飲椒庭?!?呂向 注:“冠霞,謂從仙也。解玉,謂去仕也。”一說,謂服玉屑。參閱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卷三。
分類:辭官玉屑
《漢語大詞典》:謝官(謝官)
辭官。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清 劉鑾 《五石瓠·福藩止有一世子》:“ 張懋德 , 青陽 人, 崇禎 甲戌年為 福府 長史,丁丑謝官歸。” 清 朱梅崖 《道南講授序》:“先生早承家學(xué),湛深經(jīng)術(shù);中年即謝官杜門,以味至道?!?/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辭爵(辭爵)
(1).謂辭讓奉養(yǎng)之酒。禮記·射義:“云:‘發(fā)彼有的,以祈爾爵?!?,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所以養(yǎng)老也,所以養(yǎng)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yǎng)也。” 鄭玄 注:“發(fā),猶射也;的,謂所射之識也。言射的必欲中之者,以求不欲女爵也?!?孔穎達 疏:“酒既養(yǎng)老,又以養(yǎng)病,今射者非病非老,故求射中以辭讓此爵者,辭讓見養(yǎng)老也,不敢當其養(yǎng)禮也。” 孫希旦 集解:“君子無所爭之意也?!?br />(2).猶辭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回目:“圣天子求賢問道, 莊徵君 辭爵還鄉(xiāng)。”
《漢語大詞典》:休罷(休罷)
(1).罷休;停止。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有司計筭,所費茍務(wù)因循,小不如意,即求休罷?!?宋 蘇軾 《民政下》:“今世之兵皆天子之所廩食以終其身……非如 漢 之戍卒有休罷更代之期也。”
(2).指辭官。 唐 李翱 《與翰林李舍人書》:“ 翱 思逃后禍,所冀存身,惟能休罷,最愜利志。”
《漢語大詞典》:辭秩(辭秩)
猶辭官。 唐 韋應(yīng)物 《善福精舍答韓司錄清都館會宴見憶》詩:“之子亦辭秩,高蹤罷馳驅(qū)?!?明 高啟 《始歸田園》詩之一:“辭秩還故里,永言遂遐心?!?/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退官
猶辭官。 元 張養(yǎng)浩 《雁兒落兼清江引》曲:“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煙鬧,過中年便退官,再不想 長安 道?!?/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避祿
猶辭官。 三國 魏 嵇康 《六言·老萊妻賢名》:“不愿夫子相 荊 ,相將避祿隱耕。” 宋 張耒 《王子開朝散早年以疾病謝事還江陰求詩為別》之三:“避祿免危疾,棄鉛得黃金?!?/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辭紱(辭紱)
猶辭官。紱,古代系印的綬帶。 明 王世貞 《感述六十韻》:“戀祿違辭紱,驚心阻叩閽?!?/div>
分類:辭官綬帶
《漢語大詞典》:謝告(謝告)
謂辭官。 元 范梈 《谷口散暑》詩:“謝告未緣衰,以疾不得將?!?/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退仕
辭官。隋書·李德林傳:“收拙里閭,退仕鄉(xiāng)邑?!?/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二疏
亦作“ 二疎 ”。 指 漢宣帝 時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同時以年老乞致仕,時人賢之。歸日,送者車數(shù)百輛,設(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 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群公祖二疎?!?span id="bn6ipms" class="book">《隋書·韋世康傳》:“欲追蹤二 疎 ,伏奉尊命?!?唐 護國 《歸山作》詩:“四皓將拂衣,二 疏 能掛冠?!?明 何景明 《蹇賦》:“予羨夫二 疏 之鑒止兮,齊縣輿而脫駕?!?/div>
《漢語大詞典》:兩疏(兩疏)
漢 疏廣 與其侄 疏受 的合稱。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因年老同時主動辭官,受到人們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從軍》詩:“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 疏 。” 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白髮歸心憑説與,古來誰似兩 疏 賢?!?宋 范公稱 過庭錄:“田園粗足,兩 疏 那見於復(fù)來?!?明 屠隆 《綵毫記·母子慮禍》:“合則致主匡時,希 留侯 謝傅 之跡;不合則奉身而退,追兩 疏 都水 之風(fēng)?!?/div>
分類:與其太傅
《漢語大詞典》:疏傅
西漢 疏廣 、 疏受 叔侄分別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于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后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吳公 政化新?!?唐 鄭谷 《渭陽樓閑望》詩:“擾擾塵中猶未已,可知 疏傅 獨能休?!?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 疏傅 里閭詢故老, 秦皇 車甲想東游?!?/div>
《漢語大詞典》:仙伯
(1).仙人之長。亦泛稱仙人。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諸仙伯。 安 少習(xí)尊貴,稀為卑下之禮,坐起不恭,語聲高亮,或誤稱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宋 范成大 《題金牛洞》詩:“自從仙伯弭芝蓋,鳳舞鸞歌開洞天?!?明 陳子龍 《寄郢中鄭澹石座師》詩:“何來一仙伯,髮短而心長?!?br />(2).借稱官職清貴、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陳師道 《和饒節(jié)詠周昉畫》:“ 金華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fù)千金摹?!?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憶昔追游翰墨場, 武夷 仙伯較文章?!?/div>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職事人員。《西游記》第五回:“那 齊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span id="orczm1s" class="book">《西游記》第五回:“祇見 蟠桃園 土地、力士同 齊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門?!?明 陳夢璧 《尋幽珠璣巖飲甘泉》詩:“幾許鮫人泣得出,但憑仙吏袖將歸。”
《漢語大詞典》:仙尉
亦作“僊尉”。 漢 梅福 的美稱。 梅 字 子真 ,為郡文學(xué),補 南昌 尉。后歸里,一旦棄妻子去,傳以為仙,故稱。見《漢書·梅福傳》。 前蜀 韋莊 《南昌晚眺》詩:“ 南昌 城郭枕江煙,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紅襯賈人船?!眱M,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為縣尉的譽稱。 唐 李白 《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詩:“仙尉 趙 家玉,英風(fēng)凌四豪?!?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縣尉曰仙尉,蓋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稱縣尉,則慊然為慢我,是皆習(xí)俗使然。” 清 金農(nóng) 《元日過張少府小飲花下》詩:“仙尉逢 梅福 ,同為上日吟?!?/div>
《漢語大詞典》:吳市隱(吳市隱)
亦作“吳門卒”。 指 漢 梅福 避 王莽 專政,變姓名,隱于 會稽 ,為 吳市 門卒。漢書·梅福傳:“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棄妻子,去 九江 ,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 福 於 會稽 者,變名姓,為 吳市 門卒云?!?宋 方勺 泊宅編卷二:“ 西漢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隱為 吳門 卒?!?清 曹寅 《過葉星期二棄草堂留飲即和見贈原韻》之一:“不同 吳市 隱,初罷 杞 人憂。”
《漢語大詞典》:子真
漢 褒中 人 鄭樸 的字。居 谷口 ,世號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漢成帝 時大將軍 王鳳 禮聘之,不應(yīng);耕于巖石之下,名動京師。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唐 張喬 《七松亭》詩:“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豈同 陶令 臥江邊。”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竇尉》詩:“ 王 謝 江山久蕭索, 子真 今為起清風(fēng)?!?/div>
分類:子真谷口
《國語辭典》:梅仙  拼音:méi xiān
相傳漢南昌尉梅福去官后成仙,故稱為「梅仙」。后世遂為縣尉的美稱?!妒铝謴V記。庚集。卷九。綺語門。君臣》:「縣尉,梅仙。」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尉
(1).對縣尉的美稱。 梅福 曾為 南昌 尉,故稱。 唐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詩:“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2).泛稱地方官。 唐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詩:“梅尉吟 楚 聲,竹風(fēng)為凄清。深虛冰在性,高潔云入情?!?/div>
《漢語大詞典》:梅生
指 漢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 韓公 淪賣藥, 梅生 隱市門?!?唐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詩:“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 梅生 亦何事,來作 南昌 尉?!眳⒁姟?梅福 ”。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真
指 漢 梅福 。 梅福 字 子真 ,故稱。 唐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詩:“ 梅真 入仕提雄筆, 阮瑀 從軍著綵衣?!?陳寅恪 《王觀堂先生挽詞》詩:“曾訪 梅真 拜地仙,更期 韓偓 符天意?!眳⒁姟?梅福 ”。
分類:梅福子真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神仙中人
見"神仙中人"。
《漢語大詞典》:神仙尉
漢 梅福 曾補任 南昌 縣尉,后去官歸里。屢上書譏刺外戚 王鳳 專權(quán),終不納。 王莽 專政時棄家出走,不知所終。相傳已成仙。見漢書·梅福傳。后詩文中因以“神仙尉”作為縣尉的美稱。 唐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詩:“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币嘧鳌?神仙吏 ”。 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衛(wèi)荊州》:“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來。”
《漢語大詞典》:隱吏(隱吏)
退隱的官吏。 唐 杜甫 《送裴二虬尉永嘉》詩:“隱吏逢 梅福 ,游山憶 謝公 ?!?仇兆鰲 注:“漢書:‘ 梅福 , 九江 人,補 南昌 尉。 王莽 專政,一朝棄妻子去,隱於 會稽 ,至今傳以為仙。’《汝南先賢傳》稱 鄭欽 為吏隱?!?/div>
分類:退隱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