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告終養(yǎng)(告終養(yǎng))  拼音:gào zhōng yǎng
舊時官吏可因父母年老、家無兄弟而辭官歸養(yǎng)。清。昭梿《嘯亭雜錄。卷七。尹閣學(xué)》:「慶以公妄言劾之,降為主事,公即告終養(yǎng)歸?!?/div>
《漢語大詞典》:告養(yǎng)(告養(yǎng))
舊稱官吏因父母年高,告歸奉養(yǎng)。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注蘇詩》:“ 桐鄉(xiāng) 馮星實 先生 應(yīng)榴 ,中 乾隆 辛巳恩科進(jìn)士,歷官至 四川 布政使,告養(yǎng)回籍,從事 蘇 詩。”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序》:“告養(yǎng)歸來,凡有所經(jīng)歷者,隨意記録成帙?!?/div>
《漢語大詞典》:己亥雜詩
組詩名。清代龔自珍作。指1839年作者辭官回鄉(xiāng)途中所作的詩。均為七言絕句,涉及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文化等各方面,表達(dá)了作者對政府腐敗、國家衰亡、社會黑暗的深切擔(dān)憂和強烈不滿,詩作大多感情沉郁、氣勢恢宏?!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歷來被人傳誦。
《漢語大詞典》:歸去來兮辭
辭賦篇名。東晉陶淵明作。寫作者從彭澤縣令任上辭官還鄉(xiāng)途中的怡悅之情,以及想像中的田園生活的寧靜美好。文字流暢優(yōu)美,表達(dá)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回歸自然的決心。
《漢語大詞典》:白衣尚書(白衣尚書)
東漢 鄭均 的稱號。東觀漢記·鄭均傳:“ 均 屢辟不詣,公車特徵,拜侍御史,月餘遷尚書, 肅宗 敬重之,后以病告歸……帝東邊過 任城 ,乃幸 均 舍,勑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故時人號為‘白衣尚書’。” 唐 李白 《任城縣廳壁記》:“ 青衣太昊 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里?!焙笠嘤靡灾皋o官歸里仍享受尚書官爵俸祿的大臣。梁書·何胤傳:“ 果 ( 王果 )還,以 胤 意奏聞,有敕給白衣尚書祿, 胤 固辭。”
《國語辭典》:莼羹鱸膾(蓴羹鱸膾)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晉朝張翰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有歸隱故里之思。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張翰傳》。比喻歸隱之思。宋。辛棄疾沁園春。三徑初成〉詞:「意倦須還,身閒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也作「莼鱸」。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神武掛冠
南朝 梁 陶弘景 “家貧,求宰縣不遂。 永明 十年,脫朝服掛 神武門 ,上表辭祿”。見《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后以“神武掛冠”指辭官隱居。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故置吾兄於 箕山 吹瓢、 桐江 垂釣之間,而兄不受;置吾兄於 神武 掛冠、 華 頂高眠之間,而兄亦不受?!?/div>
《漢語大詞典》:釋璽(釋璽)
丟下印信。謂辭官。呂氏春秋·執(zhí)一:“今日釋璽辭官,其主安輕。”
《漢語大詞典》:角巾東路(角巾東路)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 琇 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宋 劉克莊 《水龍吟·辛亥安晚生朝》詞:“待角巾東路,蹇驢北阜,伴公游釣。”
《漢語大詞典》:解侍
辭官侍養(yǎng)。《唐律·名例·府號官稱》:“及先已任官,親后老疾,不請解侍,并科違令之罪?!?/div>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買田陽羨(買田陽羨)
宋 蘇軾 《菩薩蠻》詞:“買田 陽羨 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焙笠蛞浴百I田陽羨”指辭官歸隱。 明 何景明 《得獻(xiàn)吉江西書》詩:“鼓柁 湘江 應(yīng)未得,買田 陽羨 定何如?”
分類:辭官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