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退耕
亦作“ 退畊 ”。
(1).謂辭官務(wù)農(nóng);歸耕。語本史記·吳太伯世家:“ 子胥 退而耕於野。”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季札 退耕以委之, 老萊 灌園以遠(yuǎn)之?!?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師正》詩:“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jīng)秋。” 明 劉基 《思悲翁》詩:“干時(shí)乏計(jì)策,退畊無園田?!?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用古詩十九首韻呈今醉先生并諸同人》之十一:“嘆息硜硜人,退耕悔不早?!?br />(2).把已改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場(chǎng)、魚塘等用。 賈平凹 《浮躁》十六:“退耕還林,搞多種經(jīng)營?!?span id="6gyldfs" class="book">《人民日?qǐng)?bào)》1985.3.12:“對(duì)退耕還林、還草的應(yīng)調(diào)減征購任務(wù),退耕的土地可以作為原耕戶的家庭經(jīng)營山。”
《漢語大詞典》:丐閑(丐閒)
(1).謂請(qǐng)求辭官家居。 宋 俞文豹 《吹劍錄》:“ 樓攻媿 既參大政,屢欲丐閒?!?span id="dlip6qs" class="book">《金史·夾谷清臣傳》:“尋上表丐閒,不許?!?br />(2).猶言不用。 宋 范成大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自嘲》之二:“筆牀久已均伏,藥鼎何時(shí)丐閒?”
《漢語大詞典》:返初服
(1).語本楚辭·離騷:“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焙笠浴胺党醴敝^辭官歸田。 南朝 齊 劉繪 《入琵琶峽望積布磯》詩:“誓將返初服,歲暮請(qǐng)為鄰?!?唐 李白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詩:“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明 何景明 《發(fā)京邑》詩之一:“駕言返初服,行矣遂林皋?!?br />(2).謂僧尼還俗。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罹咎犯律,僧中科罰,輕則眾命訶責(zé),次又眾不與語,重乃眾不共住。不共住者,斥擯不齒,出一住處,措身無所,羇旅艱辛,或返初服。” 唐 陳子昂 《館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銘》:“年十五,大將軍薨,遂剪髮出家……遂返初服而歸我 郭公 ?!?明 馮夢(mèng)龍 《情史·情緣·崔英》:“惟使夫人陰勸 王 蓄髮,返初服。”
《國語辭典》:賦閒(賦閒)  拼音:fù xián
1.罷官閒居。事出晉潘岳辭官家居,作閑居賦,后以稱人罷官閒居。閑與閒通?!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四三回:「吾兄在省候補(bǔ),是個(gè)賦閒的人,有這閒工夫等他?!?br />2.辭官或沒有職業(yè),閒居在家。如:「他的公司因經(jīng)濟(jì)不景氣而裁員,所以近日他賦閒在家?!?/div>
《漢語大詞典》:解紱(解紱)
解下印綬。指辭官。 漢 劉向 《列仙傳·酒家》:“屈身佐時(shí),民用不匱,解紱晨征,莫知所萃?!?晉 陸云 《答孫顯世贈(zèng)》詩之九:“解紱披褐,投印懷玉?!?宋 司馬光 《與吳相書》:“雖復(fù)委遠(yuǎn)機(jī)柄,均逸外藩,外藩固非息肩之處;乃至投簪解紱,嘯傲 東山 , 東山 亦非高枕之地也?!?清 姚鼐 《哭魚門》詩:“一入 崤 函 身不返,空聞解紱買江船?!?/div>
《國語辭典》:解龜(解龜)  拼音:jiě guī
古代解下所佩帶的龜印,辭官卸任。《文選。謝靈運(yùn)。初去郡詩》:「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挂沧鳌附饩R」、「解任」、「解組」。
分類:解下辭官
《漢語大詞典》:予歸(予歸)
準(zhǔn)予辭官回家。 明 呂坤 《大明嘉議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呂君墓志銘》:“君不辨,引疾乞骸。上不加譴怒,以調(diào)理予歸?!?/div>
《漢語大詞典》:還笏(還笏)
(1). 唐高宗 將立 武則天 為后, 褚遂良 諫,帝不聽。 遂良 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事見《舊唐書·褚遂良傳》。后用以稱堅(jiān)持原則而不惜棄官。 唐 唐彥謙 《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詩:“不聽還笏諫,幾覆綴旒祧?!?宋 陸游 《自嘲》詩:“獨(dú)立未除還笏氣,餘生猶待闔棺論?!?br />(2).致仕,辭官。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詞:“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還笏退,不回顧。” 元 姚燧 《耶律鈞贈(zèng)官制》:“固求還笏,難斷抗章?!?/div>
《國語辭典》:退隱(退隱)  拼音:tuì yǐn
退職隱居或斷絕世俗的應(yīng)酬交際?!犊鬃蛹艺Z。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后,原憲退隱,居于衛(wèi)?!埂妒酚?。卷八○。樂毅傳》:「及民志不入,獄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隱?!?/div>
《漢語大詞典》:致事
(1).上報(bào)施政情況。《周禮·天官·大宰》:“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huì),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span id="pmumphz" class="book">《周禮·天官·小宰》:“歲終,則令羣吏致事?!?br />(2).猶致仕。辭官。《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鄭玄 注:“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北齊書·杜弼傳:“歲餘,以年老致事。”參見“ 致仕 ”。
《國語辭典》:致仕  拼音:zhì shì
辭官退休?!稘h書。卷一二。平帝紀(jì)》:「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致仕,參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埂度龂萘x》第二七回:「桓帝時(shí)曾為議郎,致仕歸鄉(xiāng)。」也作「致事」。
《漢語大詞典》:謝老(謝老)
告老辭官。魏書·武衛(wèi)將軍謂傳:“﹝ 謂 ﹞謝老歸家, 顯祖 善禮遇之,賜幾杖服物,致膳於第?!?span id="gebovt0" class="book">《北史·尉元傳》:“ 元 詣闕謝老,引見於庭,命升殿勞宴,賜玄冠、素服。”
分類:告老辭官
《漢語大詞典》:辭老(辭老)
以年老為理由辭官。史記·高祖本紀(jì):“ 亞父 是時(shí)勸 項(xiàng)羽 遂下 滎陽 ,及其見疑,乃怒,辭老,愿賜骸骨歸卒伍,未至 彭城 而死?!?/div>
《國語辭典》:鄉(xiāng)先生(鄉(xiāng)先生)  拼音:xiāng xiān shēng
原為鄉(xiāng)里中退隱的大夫。后指以教學(xué)為職的老人?!秲x禮。士冠禮》:「奠摯見于君,遂以摯見于鄉(xiāng)大夫、鄉(xiāng)先生。」?jié)h。鄭玄。注:「鄉(xiāng)先生,鄉(xiāng)中老人,為鄉(xiāng)大夫致仕者。」
《漢語大詞典》:縣車(縣車)
(1).謂上下陡坡時(shí)牽引車身。國語·齊語:“縣車束馬,踰 大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韋昭 注:“ 大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xiǎn)谿谷,故縣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一本作“ 懸車 ”。
(2).古代指黃昏前的一段時(shí)間。《淮南子·天文訓(xùn)》:“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縣車。至于 虞淵 ,是謂黃昏?!?br />(3).懸置其車。謂辭官致仕。漢書·薛廣德傳:“﹝ 薛廣德 ﹞與丞相 定國 、大司馬車騎將軍 史高 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馬……東歸 沛 ,太守迎之界上。 沛 以為榮,縣其安車傳子孫?!?顏師古 注:“縣其所賜安車以示榮也。致仕縣車,蓋亦古法?!?span id="yruwold"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桓帝延熹二年》:“今大將軍位極功成,可為至戒;宜遵縣車之禮,高枕頤神?!?清 錢謙益 《寄嚴(yán)道徹太守》詩之一:“侍帝官如謫籍初,一麾況復(fù)早縣車?!?br />(4).指致仕之年,一般為七十歲。漢書·韋賢傳:“我之退征,請(qǐng)于天子……懸車之義,以洎小臣?!?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古者七十縣車致仕?!?span id="uskx2oq"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徐宣傳》:“ 宣 曰:‘七十有縣車之禮,今已六十八,可以去矣?!斯剔o疾遜位,帝終不許?!?span id="f11yqsk" class="book">《北史·盧昌衡傳》:“ 昌衡 自以年在縣車,上表乞骸骨,優(yōu)詔不許?!?/div>
《漢語大詞典》:拋官
辭官,棄官。 宋 楊萬里 《宿城外張氏莊早起入城》詩之三:“眠云跂石十餘年,回首拋官一瞬間?!?/div>
分類:辭官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