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4,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鼓吹
都尉
國體
致君
濟川
調護
啟沃
王佐
捧日
大公
羽翮
弼諧
佐命
協(xié)贊
輔政
《國語辭典》:鼓吹  拼音:gǔ chuì
1.漢代列于殿庭的樂隊,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時所用。大駕出游,有黃門前后部鼓吹,則用于儀仗之間;又賞賜有功之臣時,如班超拜長史,假鼓吹麾幢,即是臣下受特賜之例。
2.一般的儀仗樂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出入陳旌旗,鳴鼓吹,宛然像個小國諸侯?!?br />3.音樂。清。譚獻桂枝香。瑤流自碧〉詞:「?旗船舫,華燈鼓吹,無復消息。」
《漢語大詞典》:都尉
(1).官名。 戰(zhàn)國 時始置。 秦 滅六國,遂以其地為郡,置郡守、丞、尉。尉典兵,是比將軍略低的武官。
(2).官名。 漢景帝 時改 秦 之郡尉為都尉,輔佐郡守并掌全郡的軍事。 武帝 又置關都尉、農都尉、屬國都尉于各要地。又中央官職中有水衡都尉;執(zhí)行臨時職務的有搜粟都尉、協(xié)律都尉等,亦 武帝 所設。
(3).官名。 唐 代有輕車都尉、騎都尉等,皆勛官。
(4).官名。 清 代三、四品武職之階官亦以都尉為稱號。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文獻通考·職官十三。
(5).復姓。 漢 有 都尉朝 。見漢書·孔安國傳
《國語辭典》:國體(國體)  拼音:guó tǐ
1.國家的大體。《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贊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br />2.國家的形式。因主權歸屬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君主國與共和國。
《漢語大詞典》:致君
謂輔佐國君,使其成為圣明之主。墨子·親士:“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致君 堯 舜 上,再使風俗淳。” 宋 岳珂 桯史·王荊公:“ 荊公 自以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盡底藴,欲成致君之業(yè)。”
《漢語大詞典》:濟川(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焙蠖嘁浴皾ā北扔鬏o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div>
《國語辭典》:調護(調護)  拼音:tiáo hù
1.調養(yǎng)、護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yǎng)生》:「若其愛養(yǎng)神明,調護氣息,慎節(jié)起臥,均適寒暄。」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鞍馬秋風里,最難調護,最要扶持?!?br />2.營救、保護。《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弧埂端问?。卷三一九。歐陽脩傳》:「篤于朋友,生則振掖之,死則調護其家?!?/div>
《國語辭典》:啟沃(啟沃)  拼音:qǐ wò
1.啟,開啟;沃,灌沃。語本《書經(jīng)。說命上》:「啟乃心,沃朕心。」后以「啟沃」指竭誠開導,輔佐君王。《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凡爾在朝,咸思匡救,獻替可否,用相啟沃?!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策林三。三十八君不行臣事〉:「君之心膂,待宰相而啟沃?!?br />2.啟發(fā)灌注。如:「同學經(jīng)過導師的啟沃,思想漸漸地成熟了?!?/div>
《漢語大詞典》:王佐
(1).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yè)的人。漢書·董仲舒?zhèn)髻?/a>》:“ 劉向 稱‘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 亡以加, 筦 晏 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唐 韓愈 《合江亭》詩:“維昔經(jīng)營初,邦君實王佐?!?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漢 之稱王佐者,人皆許之而已,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
(2).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清朝野史大觀·史料·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div>
《國語辭典》:捧日  拼音:pěng rì
1.忠心輔佐帝王。北周。庾信 周大將軍崔說神道碑:「漢王改婁敬之族,事重論都。魏后變程昱之名,恩深捧日?!?br />2.唐宋時侍衛(wèi)皇宮的軍隊。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捧日天武四廂》:「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廂。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揮使、都虞候,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
《漢語大詞典》:捧日營(捧日營)
唐 宋 時代侍衛(wèi)皇宮的軍隊名稱。 宋 李元綱 厚德錄:“﹝ 王達 ﹞應募為兵,以選入捧日營凡十餘年?!?span id="dfeqarg" class="book">《水滸傳》第七九回:“﹝ 楊太尉 ﹞於御營司選撥二將,就於龍猛、虎翼、捧日、忠義四營內各選精兵五百,共計二千,跟隨兩箇上將去助 高太尉 殺賊?!眳㈤?宋 高承 事物紀原·軍伍名額·捧日。
《漢語大詞典》:大公
即 太公望 ( 呂尚 )。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于 齊 。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 劉文淇 疏證:“ 太公 ,謂 呂尚 也…… 梁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齊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稱 田和 為太公,是也?!?/div>
《國語辭典》:羽翮  拼音:yǔ hé
鳥類羽毛的中軸沒于皮膚的部分,內含空氣。《文選。木華。海賦》:「履阜鄉(xiāng)之留舄,被羽翮之襂纚?!?/div>
《漢語大詞典》:弼諧(弼諧)
謂輔佐協(xié)調。書·皋陶謨:“允迪厥德,謨明弼諧?!?孔 傳:“言人君當信蹈行古人之德,謀廣聰明,以輔諧其政?!?孔穎達 疏:“聰明者自是己性,又當受納人言,使多所聞見,以博大此聰明,以輔弼和諧其政?!?晉 盧諶 《贈劉琨》詩:“弼諧靡成,良謀莫陳。” 唐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弼諧方一展,班序更何躋?!?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主簿廳記》:“然后可移之于郡,用是道佐佑長吏,則 龔 黃 循良之政可待也,復可移之于國,用是道弼諧帝皇,則 堯 舜 雍熙之化可致也?!?明 李贄 初潭集·君臣二:“ 唐待制 肅 與 丁晉公 為友,宅又相對, 丁 將有弼諧之命, 唐 遂遷居州北?!?/div>
《國語辭典》:佐命  拼音:zuǒ mìng
輔助天子創(chuàng)業(yè)?!段倪x。李陵。答蘇武書》:「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埂段倪x。班固。西都賦》:「佐命則垂統(tǒng),輔翼則成化?!?/div>
《漢語大詞典》:協(xié)贊(協(xié)讚)
亦作“ 協(xié)讚 ”。 協(xié)助;輔佐。三國志·蜀志·來敏傳:“﹝ 來忠 ﹞與尚書 向充 等并能協(xié)贊大將軍 姜維 。”宋書·武帝紀中:“皆社稷輔弼,協(xié)讚所寄?!?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謝官表》:“監(jiān)邊則盡護羣師,侍幄則協(xié)贊萬幾。” 錢基博 《辛亥革命運動中之蔡鍔》:“ 世凱 之出也,遣 唐紹儀 赴 滬 媾和,而命 度 ( 楊度 )南下協(xié)贊。”
《國語辭典》:輔政(輔政)  拼音:fǔ zhèng
匡輔政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吾有敗呂布之大功,輔政四年,多著勛績,天下共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