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作翊
作為輔佐。漢書·敘傳下:“ 廣漢 尹京,克聰克明; 延壽 作翊,既和且平?!?/div>
分類:為輔輔佐
《國語辭典》:左輔右弼(左輔右弼)  拼音:zuǒ fǔ yòu bì
于君王左右輔佐的重臣?!稌x書。卷五五。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丞,一日萬機(jī),業(yè)業(yè)兢兢?!固啤顭K〈崇文館宴集詩序〉:「左輔右弼之宮,此焉攸集,先馬后車之任,于是乎在?!?/div>
《國語辭典》:左提右挈  拼音:zuǒ tí yòu qiè
互相扶持,彼此協(xié)助。《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馀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zé)殺王,滅燕易矣?!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仆之有張昭,正如備之有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挂沧鳌缸箨姨帷埂?/div>
《漢語大詞典》:卒貳(卒貳)
輔佐,謂副職。卒,通“ 倅 ”。 唐 白居易 《賈疄入回鶻副使授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制》:“自登班行,多歷年祀,恪勤官次,保守令名,斯可以卒貳使臣。”
分類:輔佐副職
《漢語大詞典》:黼黻皇猷
猶言輔佐朝廷。 元 孟攀鱗 《〈湛然居士文集〉序》:“黼黻皇猷,經(jīng)緯政體,變干戈而俎豆,易荒服而衣冠?!?明 無名氏 《鳴鳳記·拜謁忠靈》:“黼黻皇猷,繼先王之統(tǒng)緒;文章潤筆,為后進(jìn)之規(guī)模?!?span id="i1ps5tm"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一回:“乞敕禮部會議,遣使分行天下搜求,以為黼黻皇猷之助?!?/div>
分類:輔佐朝廷
《漢語大詞典》:輔埶(輔埶)
指輔弼之臣的擁戴輔佐之力。《荀子·成相》:“上壅蔽,失輔埶,任用讒夫不能制。” 楊倞 注:“失輔弼之臣,則埶不在上。”
《漢語大詞典》:鯁輔(鯁輔)
謂剛直有力的輔佐者。《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若見豐省而不敢以告,從命奔走,惟恐不勝,是則具臣,非鯁輔也?!?/div>
《漢語大詞典》:龜玉毀櫝(龜玉毀櫝)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yùn)毀敗。語出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邢昺 疏:“言是典守者之過也,以喻主君有闕,是輔相者之過也。”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jì)下:“且授任分憂,叨榮冒寵,龜玉毀櫝,誰之咎歟!俯閲指陳,不勝慚恧。”
《漢語大詞典》:貙牙
比喻勇武賢能的輔佐者。新唐書·韓偓傳贊:“觀 綮 ( 鄭綮 )、 樸 ( 朱樸 )輩不次而用,捭豚臑拒貙牙,趣亡而已。一 韓偓 不能容,況賢者乎?”
《漢語大詞典》:憑翊(憑翊)
支持輔佐。 清 劉大櫆 《方庭粹六十壽序》:“嗟乎!天於殘忍谿刻之人,或憑翊而佑助之?!?/div>
分類:支持輔佐
《漢語大詞典》:攝輔(攝輔)
攝政輔佐。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中:“ 堯 舜 子之 之禪讓, 湯 武 楚項(xiàng) 之放伐, 周公 莽 操 之?dāng)z輔,謾無印正,又焉適從?”
分類:攝政輔佐
《漢語大詞典》:圣君賢相(聖君賢相)
圣明的君主與賢良的輔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輔弼之臣,后專指宰相。荀子·富國:“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兇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圣君賢相之事也?!?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 唐 有天下二百年矣,圣君賢相相踵?!?/div>
《國語辭典》:軍機(jī)處(軍機(jī)處)  拼音:jūn jī chù
清輔佐皇帝處理國家軍機(jī)要?jiǎng)?wù)的機(jī)關(guān)?!肚迨犯?。卷一一四。職官志一》:「軍機(jī)處,軍機(jī)大臣,掌軍國大政,以贊機(jī)務(wù)。常日侍直,應(yīng)對獻(xiàn)替,巡幸亦如之。」
《漢語大詞典》:匡備(匡備)
輔佐防衛(wèi)。 唐 元稹 《青海道渤海等授諸衛(wèi)將軍放還蕃制》:“我十有二衛(wèi)將軍,以率其屬,皆匡備左右,為吾近臣,自非勛庸,不以輕授?!?/div>
《漢語大詞典》:涼貳(涼貳)
猶副貳。特指太子。涼,通“ 亮 ”。輔佐。新唐書·裴冕傳:“太子曰:‘我平寇逆,奉迎乘輿還京師,退居涼貳,以侍膳左右,豈不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