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俊弼
才智杰出的輔佐之臣。 晉 陸云 《逸民箴》:“朝有俊弼,野有逸民,各有攸屆?!?/div>
《漢語大詞典》:匡奉
輔佐擁戴。 唐 司空圖 《唐故太子太師致仕盧公神道碑》:“其裔孫又能以大義匡奉,且救諸侯之患,宜其百代滋盛矣。”
《漢語大詞典》:建弼
建議和輔佐。 宋 蘇舜欽 《上范希文書》:“設(shè)臨幾事不能有所建弼,恥也;有所建弼而不合於義不行焉,亦恥也?!?/div>
《漢語大詞典》:介賓(介賓)
(1).古代行鄉(xiāng)飲酒禮時輔佐賓客的人。 明 沈榜 《宛署雜記·雜費》:“鄉(xiāng)飲酒禮,每年二次…… 宛平縣 該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賓一,僎賓一,介賓一,主賓二,司正一。”參見“ 介僎 ”。
(2).猶貴賓。《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卻説 梁生 胡旦 因有勢要親眷, 晁 家父子通以貴客介賓相待。”
《漢語大詞典》:介僎
介與僎。古代行鄉(xiāng)飲酒禮時的輔佐者。輔賓者稱介,輔主人者稱僎。禮記·鄉(xiāng)飲酒義:“賓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陰陽也?!?/div>
《漢語大詞典》:助翊
輔佐,幫助。 元 楊梓《豫讓吞炭》第一折:“想 晉國 卿相,惟我居首,兵多人盛,又得 韓 魏 二子,協(xié)心助翊。”
分類:輔佐幫助
《漢語大詞典》:僎賓(僎賓)
古代行鄉(xiāng)飲酒禮時輔佐主人的人。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jīng)費下》:“鄉(xiāng)飲酒禮,每年二次,除十月 大興縣 外, 宛平縣 該管正月分。相沿上席六卓:正賓一、僎賓一、介賓一、主賓二、司正一?!?/div>
《國語辭典》:技正  拼音:jì zhèng
職官名。掌技術(shù)事務(wù)。其下并設(shè)技士和技佐以輔佐之。
《漢語大詞典》:贊軌(贊軌)
謂輔佐天子成其功業(yè)。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翼訓(xùn) 姒 幄,贊軌 堯 門?!?呂延濟(jì) 注:“翼,輔;贊,佐也。 姒 , 禹 姓也。軌,跡也?!?/div>
《漢語大詞典》:規(guī)佐(規(guī)佐)
規(guī)諫輔佐。漢書·燕剌王劉旦傳:“寡人賴先帝休德,獲奉北藩……任重職大,夙夜兢兢,子大夫?qū)⒑我砸?guī)佐寡人?!?/div>
《漢語大詞典》:輔熙(輔熙)
輔佐廣大。文苑英華卷四四八引《玉堂遺范·張弘靖拜相制》:“常以國鈞委之公務(wù),輔熙庶績,敢怠旁求。”
分類:輔佐廣大
《漢語大詞典》:輔濟(jì)(輔濟(jì))
輔佐匡濟(jì)。《晉書·王渾傳》:“至於 公旦 , 武王 之弟,左右王事,輔濟(jì)大業(yè),不使歸藩。”
《漢語大詞典》:輔護(hù)(輔護(hù))
輔佐衛(wèi)護(hù)。三國志·吳志·朱治傳:“ 治 乃使人於 曲阿 迎太妃及 權(quán) 兄弟,所以供奉輔護(hù),甚有恩紀(jì)?!?/div>
《漢語大詞典》:干輔(榦輔)
指能擔(dān)負(fù)國家重任的大臣。 漢 焦贛 《易林·師之訟》:“ 王孫 、 季子 相與孝友,明允篤誠,升擢家舉,為國榦輔?!?/div>
《漢語大詞典》:儲佐(儲佐)
指輔佐之臣。 漢 蔡邕 《太尉楊賜碑》:“公體資明哲,長於知見,凡所辟選升儲帝朝者,莫非瑰才逸秀,并參儲佐?!眱Γ槐咀鳌?諸 ”。
分類:輔佐
《國語辭典》:仆程(僕程)  拼音:pú chéng
古代神話傳說中幫助祝融治理南方的人。漢。袁康《越絕書。卷四。越絕計倪內(nèi)經(jīng)五》:「使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