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4,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伐棠
保弼
扶贊
輔亮
光副
謀贊
毗燮
凱元
枝輔
弼士
翌戴
贊弼
綱佐
干佐
輔援
《漢語大詞典》:伐棠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召伯 輔佐 周武王 ,德政行于南國,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樹。后遂以“伐棠”謂大臣未能如 召伯 之建功立業(yè),以至國滅身亡。 清 魏源 《定軍山諸葛武侯祠》詩:“垂李緬 鄭國 ,伐棠詠 江 漢 ?!?/div>
《漢語大詞典》:保弼
(1).保衛(wèi)并輔佐。《北齊書·文宣帝紀(jì)》:“其祗順往冊,保弼皇家,用終爾休德,對揚(yáng)我 太祖 之顯命。”
(2).指保衛(wèi)、輔佐之業(yè)。南史·宋武帝紀(jì):“出蕃入輔,弘茲保弼?!?/div>
《漢語大詞典》:扶贊(扶讚)
亦作“ 扶讚 ”。 輔佐贊助。三國志·魏志·劉放傳:“然時(shí)因羣臣諫諍,扶贊其義,并時(shí)密陳損益,不專導(dǎo)諛言云?!?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徐羨之傳》:“或忠規(guī)遠(yuǎn)謀,扶讚洪業(yè);或肆勤樹績,弘濟(jì)艱難?!?/div>
分類:輔佐贊助
《漢語大詞典》:輔亮(輔亮)
輔佐,相助。《晉書·武帝紀(jì)》:“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輔亮我皇家,勛德光于四海?!?/div>
分類:輔佐相助
《漢語大詞典》:光副
大力輔佐。 隋 蕭圓肅 《少傅箴》:“敬之敬之,天誰顯思。光副皇極,永固洪基?!?/div>
分類:大力輔佐
《漢語大詞典》:謀贊(謀贊)
謂謀劃大事,輔佐朝廷。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國輔 常見君公有謀贊之能,明恤之量,敢以大雅之道,而事君公,殊不知君公凡徒見待?!?/div>
《漢語大詞典》:毗燮
亦作“毘燮”。 輔佐燮理。宋書·柳元景傳:“幽明道盡,則首贊孝圖,盛運(yùn)開歷,則毘燮皇化。”
分類:輔佐
《漢語大詞典》:凱元(凱元)
指輔佐君主的大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 重華 登庸,帝命凱元, 鮑子 傾蓋, 仲父 佐 桓 。” 元 耶律楚材 《蘭仲文寄詩二十六韻勉和以謝之》:“凱元咸戮力, 稷 契 各言忠?!眳⒁姟?元?jiǎng)P ”。
《漢語大詞典》:元?jiǎng)P(元?jiǎng)P)
亦作“ 元愷 ”。
(1).“八元八凱”的省稱。傳說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元; 高陽氏 有才子八人,稱為八愷。此十六人之后裔,世濟(jì)其美,不隕其名。 舜 舉之于 堯 ,皆以政教稱美。見左傳·文公十八年。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濟(jì)濟(jì)偉彥,元?jiǎng)P之倫也。” 南朝 宋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 重華 立而元?jiǎng)P升, 辛受 生而 飛廉 進(jìn)?!?宋 王安石 《推命對》:“ 堯 舜 之世,元?jiǎng)P用而四兇殛,是天人之道合也。” 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必與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
(2).泛指賢臣、才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同否則元?jiǎng)P與斗筲無殊,并任則騄騏與駑駘不異。”《魏書·高謙之傳》:“陛下一日萬機(jī),事難周覽,元?jiǎng)P結(jié)舌,莫肯明言?!?/div>
《漢語大詞典》:枝輔(枝輔)
輔佐,輔弼。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博士 齊 人 淳于越 進(jìn)曰:‘臣聞 殷 周 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清 劉大櫆 《焚書辨》:“ 淳于越 進(jìn)諫 始皇 ,謂宜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div>
分類:輔佐輔弼
《國語辭典》:弼士  拼音:bì shì
輔佐君王的賢能之士。如:「若能得弼士佐政,中興之日不遠(yuǎn)矣!」也作「拂士」。
《漢語大詞典》:翌戴
猶翼戴。輔佐擁戴。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左傳:“蓋自 晉襄 既亡,雖秉禮如 魯 ,亦不復(fù)翌戴天子矣?!?/div>
分類:輔佐擁戴
《漢語大詞典》:贊弼(贊弼)
輔弼,輔佐。 蔡鍔 《致各省軍政府電》:“其各發(fā)抒讜論,贊弼宏謨,豈特 滇省 之幸,實(shí)我大 中華國 萬世之幸?!?/div>
分類:輔弼輔佐
《國語辭典》:綱佐(綱佐)  拼音:gāng zuǒ
古代稱官員中的主管與輔佐人物?!端螘>砭哦?。良吏傳。杜慧度傳》:「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div>
《漢語大詞典》:干佐(幹佐,榦佐)
謂主管某項(xiàng)事務(wù)的輔佐官員。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鄧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冠摧履決,藍(lán)縷帶索,何肎與俗人競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榦佐:指能擔(dān)負(fù)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則 皞 、 頊 、 夏 、 商 所闓置”自注:“上選卿尹,則非敬忌擇人之道,下撰榦佐,則非庶慎罔知之義,此 魏 晉 以來之積弊,而 殷 法已為其前導(dǎo)。”
《漢語大詞典》:輔援(輔援)
輔佐援助。 漢 王充 論衡·吉驗(yàn):“蓋富貴之驗(yàn),氣見而物應(yīng),人助輔援也?!?/div>
分類:輔佐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