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句踐禮
 
親式鳴蛙
 
親式群蛙
 
越王軾蛙
 
蒙勾踐禮

相關人物
勾踐


《韓非子》卷九〈內(nèi)儲說上·說三〉~554~
越王慮伐吳,欲人之輕死也,出見怒蛙乃為之式,從者曰:『奚敬于此?』王曰:『為其有氣故也。』明年之請以頭獻王者歲十馀人。由此觀之,譽之足以殺人矣。一曰。越王句踐見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為式?』王曰:『蛙有氣如此,可無為式乎?』士人聞之曰:『蛙有氣,王猶為式,況士人之有勇者乎!』是歲人有自剄死以其頭獻者。故越王將復吳而試其教,燔臺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賞在火也,臨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賞在水也,臨戰(zhàn)而使人絕頭刳腹而無顧心者,賞在兵也,又況據(jù)法而進賢,其助甚此矣。
《吳越春秋》卷十〈勾踐伐吳外傳·勾踐二十一年〉~252~
恐軍士畏法不使,自謂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見蛙張腹而怒,將有戰(zhàn)爭之氣,即為之軾。其士卒有問于王曰:「君何為敬蛙蟲而為之軾?」勾踐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稱吾意者。今蛙無知之物,見敵而有怒氣,故為之軾?!褂谑擒娛柯勚?,莫不懷心樂死,人致其命。

例句

耳靜煩喧蟻,魂驚怯怒蛙。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雖蒙句踐禮,竟不聞報效。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

典故

《漢書》卷四十三〈酈陸朱劉叔孫列傳·酈食其〉~207~
韓信聞食其馮軾下齊七十馀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食其賣己,乃亨食其,引兵走。唐·顏師古注曰:「馮讀曰憑。憑,據(jù)也。軾,車前橫板隆起者也。云憑軾者,言但安坐乘車而游說,不用兵眾。」
典故
千里贈鵝毛

相關人物
蘇軾


《蘇軾詩集》卷四十九〈楊州以土物寄少游〉
鮮鯽經(jīng)年秘醽醁,團臍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勝肉。鳥子累累何足道,點綴盤飧亦時欲?;茨巷L俗事瓶罌,方法相傳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山谷外集詩注》卷十〈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
廬陵政事無全牛,恐是漢時陳太丘。書記姓名不肯學,得紙無異夏得裘。琢詩包紙送贈我,自狀明月非暗投。詩句縱橫剪宮錦,惜無阿買書銀鉤。蠻溪切藤卷盈百,側(cè)理羞滑繭羞白。想當鳴杵砧面平,桄榔葉風溪水碧。千里鵝毛意不輕,瘴衣腥膩北歸客。君侯謙虛不自供,胡不贈世文章伯。一涔之水容牛蹄,識字有數(shù)我自知。小時雙鉤學楷法,至令兒子憎家雞。雖然嘉惠敢虛辱,煮泥續(xù)尾成大軸。寫心與君心莫傳,平生落魄不問天。樽前花底幸好戲,為君絕筆謝風煙。已無商頌猗那手,請續(xù)南華內(nèi)外篇。
典故
相關人物
蘇軾


《蘇軾詩集》卷二十七〈次韻王覿正言喜雪〉
圣人與天通,有詔寬獄市。好語夜喧街,濕云朝覆砌。紛然退朝后,色映宮槐媚。欲誇剪刻工,故上朱藍袂。我方執(zhí)筆侍,未敢書上瑞。君猶伏閣爭,高論亦少慰。霏霏止還作,盎盎風與氣。神龍久潛伏,一怒勢必倍。行當見三白,拜舞歡萬歲。歸來飲君家,酣詠追既醉。
《陳與義集》卷三十〈雪〉
窮臘見三白,江南無舊聞。天上春已暮,盡日花繽紛。平生雖畏寒,遇雪心所欣。擁裘未敢出,投隙致殷勤。窗戶忽相照,川陵已難分。二儀有巨麗,老我不能文。高吟黃竹詩,薄暮心無垠。浮屠似玉筍,突兀倚重云。
《月令粹編》卷二十一〈補遺(一)·正月令占驗〉~829~
三白,《朝野僉載》:「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西北人諺曰:要宜麥,見三白?!?/span>
典故
相關人物
蘇洵
 
蘇軾


《蘇軾詩集》卷三十一〈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其三
〈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其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鴃舌問三蘇。那知老病渾無用,欲向君王乞鏡湖?!?/span>
《澠水燕談錄》卷四〈才識〉~4~
眉山蘇洵,少不喜學,壯歲猶不知書,年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舉進士,又舉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為吾學也?!狗倨湮?,閉戶讀書,五六年,乃大究六經(jīng)、百家書說。嘉祐初,與二子軾、轍至京師,歐陽文忠公獻其書于朝,士大夫爭持其文,二子舉進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
典故
相關人物
蘇軾


《漢書》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列傳·夏侯勝〉~359~
始,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jīng)術;經(jīng)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學經(jīng)不明,不如歸耕?!固?#183;顏師古注曰:「地芥謂草芥之橫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俛即俯字也?!?/span>
《宋人軼事匯編》卷十二〈老蘇二蘇〉
軾、轍登科,明允曰:「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史闕》)

簡釋

拾芥:喻極其容易。清魏源《村居雜興十四首呈筠谷從兄》:“誓將拾芥效,償此三馀忙?!?/p>

典故
相關人物
蘇軾


《豫章集》卷九〈次韻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出遨〉
金狨系馬曉鶯邊,不比春江上水船。人語車聲喧法曲,花光樓影倒晴天。人間化鶴三千歲,海上看羊十九年。還作遨頭驚俗眼,風流文物屬蘇仙。
典故
蘇趙

相關人物
蘇軾
 
趙抃

參考典故
坡仙曾夢


《蘇軾文集》卷一〈后赤壁賦〉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夢溪筆談》卷九〈人事〉~38~
《石林詩話》:趙清獻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畜「雷氏琴」一張,鶴與白龜各一,所向與之俱。始除帥成都,蜀風素侈,公單馬就道,以琴、鶴、龜自隨,蜀人安其政,治聲藉甚。元豐間,既罷政事,守越,復自越再移蜀,時公將老矣,過泗州,渡淮,前已放鶴,至是復以龜投淮中。既入見先帝,問:「聞卿前已匹馬入蜀,所攜獨琴鶴,廉者固如是乎?」公頓首謝。故其詩有云:「馬尋舊路如歸去,龜放長淮不再來」者,自紀其實也。
典故
野狐精

相關人物
蘇軾


《宋朝事實類苑》卷三十九〈詩歌賦詠·王蘇更相是非〉~508~
王文公見東坡醉白堂記,徐云:『此定是韓白優(yōu)劣論』,東坡聞之,曰:『不若介甫虔州學記,乃學校策耳?!欢嗾V或如此,然勝處未嘗不相傾慕。元祐間,東坡奉祠西太一,見公舊題:『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蛔⒛烤弥?,曰:『此老野狐精也?!唬ㄒ姟段髑逶娫挕?
典故
玉版句

相關人物
蘇軾


《冷齋夜話》卷七〈東坡作偈戲慈云長老又與劉器之同參玉版禪〉
東坡自海南至虔上,以水涸不可舟,逗留月馀,時過慈云寺浴。長老明鑒,魁梧如所畫慈恩,然叢林不以道學與之。東坡作偈戲之曰:「居士無塵堪洗沐,老師有句借宣揚。窗間但見蠅鉆紙,門外時聞佛放光。遍界難藏真薄相,一絲不掛且逢場。卻須重說圓通偈,千眼熏籠是法王?!褂謬L要劉器之同參玉版和尚,器之每倦山行,聞見玉版,忻然從之。至廉泉寺,燒筍而食,器之覺筍味勝,問:「此筍何名?」東坡曰:「即玉版也。此老師善說法,要能令人得禪悅之味。」于是器之乃悟其戲,為大笑。東坡亦作偈曰:「叢林真百丈,嗣法有橫枝。不怕石頭路,來參玉版師。聊憑柏樹子,與問籜龍兒。瓦礫猶能說,此君那不知?!?/span>
典故
拄笏看西山

相關人物
蘇軾


《蘇軾詩集》卷六〈次韻胡完夫〉
青衫別淚尚斕斑,十載江湖困抱關。老去上書還北闕,朝來拄笏看西山。相從杯酒形骸外,笑說平生醉夢間。萬事會須咨伯始,白頭容我占清閑。
典故
子瞻居海島

相關人物
蘇軾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列傳〉~086~
紹圣初,御史論軾掌內(nèi)外制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藥餌皆無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筑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
典故
百錢叉
 
叉頭錢

相關人物
蘇軾


蘇軾《答秦太虛七首》之四
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jié)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梁卜,平日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此賈耘老法也。

簡釋

叉頭錢:喻指節(jié)儉或清貧。清末彝尊《畢生飲二十杯而腹痛復被止酒再以詩示之》:“來朝生且住,剩有叉頭錢?!?/p>


例句

來朝生且住,剩有叉頭錢。 彝尊 畢生飲二十杯而腹痛復被止酒再以詩示之

《國語辭典》:怒蛙  拼音:nù wā
鼓腹而怒之蛙,越王句踐見其氣盛而行禮,以昭禮賢下士之心?!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上》:「越王句踐見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為式?』王曰:『蛙有氣如此,可無為式乎?』士人聞之曰:『蛙有氣,王猶式之,況士人之有勇者乎?』」后比喻盛氣的樣子。如:「只見他氣如怒蛙,圓目豎眉,誰敢去惹?」
分類:鼓足瞋目
《國語辭典》:憑軾(憑軾)  拼音:píng shì
軾,車前的橫木。憑軾指靠在車前的橫木上,表示敬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若能憑軾以倚雅頌,懸轡以馭楚篇,酌奇而不失真,玩華而不墜其實?!?/div>
《漢語大詞典》: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詩》卷八八載《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宋 蘇軾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高歌對三白,遲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問 《雪后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 河南 冬來已三白,土膏墳起如蜂房?!?明 唐寅 《擬瑞雪降群臣賀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br />(2).指鹽、蘿卜、飯。三者皆白色,故謂。《續(xù)談助》卷五引 唐 楊華 《膳夫經(jīng)手錄》:“蘿卜,貧寠之家,與鹽、飯皆行,號為三白?!?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六:“ 東坡 嘗與 劉貢父 言:‘某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貢父 問三白。答曰:‘一撮鹽,一楪蘿卜,一盌飯,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謝肇浙 《五雜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吳興 造者,勝於 金昌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其中矯矯獨出者,則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黃極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參見“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種。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黃沙瓤、紅沙瓤各種?!?br />(5).同“ 三白法 ”。高僧傳·遺身·元慧:“何謂三白?通曰:事理二種,一白飯、白水、白鹽事也;二身不遍觸、口誦真經(jīng)、意不妄緣,此三明白非黑業(yè)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白酒
酒的一種。 宋 時有 顧氏 三白酒。見 宋 宋伯仁 《酒小史·酒名》。《古今酒事·故事·品名》引 清 虞兆湰 《天香樓偶得》:“近來造酒家以白麵為麯,并舂白秫,和潔白之水為酒,久釀而成,極其珍重,謂之‘三白酒’。”
分類:酒的一種
《國語辭典》:三蘇(三蘇)  拼音:sān sū
宋蘇洵與二子蘇軾、蘇轍皆有文名,世稱為「三蘇」。宋。蘇軾 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詩四首之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三蘇?!埂缎咽篮阊?。卷一一。蘇小妹三難新郎》:「老蘇生下兩個孩兒:大蘇、小蘇?!煜路Q他兄弟,謂之二蘇。稱他父子,謂之三蘇。」
分類:蘇洵文名
《國語辭典》:拾芥  拼音:shí jiè
芥,地芥,地上小草。拾芥語本《漢書。卷七五。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jīng)術,經(jīng)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比喻容易取得。唐。柳宗元為裴中丞伐黃賊轉(zhuǎn)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乖M鯇嵏Α段鲙?。第四本。第三折》:「小生托夫人馀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div>
分類:吸引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漢書·夏侯勝傳:“ 勝 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jīng)術;經(jīng)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時公卿服色。借指高官顯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極易。文選·任昉〈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劉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span id="sv7f6kf"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憑藉國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顏師古 曰:“地芥,謂草芥之橫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币嘧鳌?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鄰相反行》:“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為裴中丞伐黃賊轉(zhuǎn)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以汝材力,三百萬亦如拾芥,三錢何至于是?!?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 滿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
《漢語大詞典》:蘇仙(蘇仙)
指 蘇軾 。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出遨》:“還作遨頭驚俗眼,風流文物屬 蘇仙 ?!?宋 范成大 《夜行上沙見梅記東坡作詩招魂之句》詩:“ 蘇仙 上賓天,妙意終難陳。” 宋 朱熹 《與諸人用東坡韻共賦梅花》:“ 羅浮山 下 黃茅村 , 蘇仙 仙去餘詩魂。”
分類: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