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8詞典 1分類詞匯 107
《漢語大詞典》:細(xì)過(細(xì)過)
輕微的過失。韓非子·用人:“不察私門之內(nèi),輕慮重事,厚誅薄罪,久怨細(xì)過,長侮偷快,數(shù)以德追禍,是斷手而續(xù)以玉也?!?span id="y7qyzxz" class="book">《史記·孝文本紀(jì)》:“親與朕俱棄細(xì)過,偕之大道。”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無何, 飛煙 數(shù)以細(xì)過撻其女奴,奴陰銜之,乘間盡以告 公業(yè) ?!?清 方苞 《原過》:“茍以細(xì)過自恕而輕蹈之,則不至於大惡不止?!?/div>
分類:輕微過失
《漢語大詞典》:微過(微過)
輕微的過失。 漢 王符 潛夫論·巫列:“可以解微過,不能脫正罪?!?span id="w6tgcqn" class="book">《后漢書·馬援傳》:“微過輒記,大功不計(jì)?!?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二》:“左降官雖有名德才望,以微過忤旨譴逐者,一去皆不復(fù)敘用。”舊唐書·蕭瑀傳:“ 玄齡 、 魏徵 、 溫彥博 嘗有微過, 瑀 劾之,而罪竟不問,因此自失?!?/div>
分類:輕微過失
《漢語大詞典》:輕?。ㄝp小)
(1).輕微細(xì)小。《漢書·刑法志》“毛舉數(shù)事” 唐 顏師古 注:“毛舉,言舉毫毛之事,輕小之甚者。”
(2).輕視忽略細(xì)小之事。 北齊 劉晝 新論·慎隙:“跨阜垤而好顛蹷者,輕於小也……智者識輕小之為害,故慎微細(xì)之?;肌!?br />(3).輕盈小巧,輕便小巧。 唐 羅虬 《比紅兒詩》:“輕小休夸似燕身,生來占斷紫宮春?!?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二一:“其犂輕小,用一?;蛉溯n行?!?清 沈初 《西清筆記·紀(jì)庶品》:“ 安南 所進(jìn)絹布皆極細(xì),扇亦輕小,便於攜握,竹骨瑩浄?!?br />(4).低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王忱 死,西鎮(zhèn)未定,朝貴人人有望。時(shí) 殷仲堪 在門下,雖居機(jī)要,資名輕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許。”
(5).少,小。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和鷂》:“老成不覺年輕小,端莊增卻容顏好?!?/div>
《漢語大詞典》:碎碎
(1).細(xì)細(xì);零星。 唐 李賀 《上云樂》詩:“天江碎碎銀沙路,嬴女機(jī)中斷煙素?!?span id="roaqovx" class="book">《西游補(bǔ)》第五回:“我家的天,被 小月王 差一班踏空使者碎碎鑿開,昨日反抱罪名在我身上。”
(2).象聲詞。形容輕微的聲音。 蕭三 《血書》詩:“只聽見,腳踏過去時(shí),黃葉兒的碎碎響聲凄慘?!?/div>
《漢語大詞典》:小信
(1).小事情上的誠信;在小節(jié)上拘泥守信。《左傳·莊公十年》:“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唐 劉禹錫 《辯跡論》:“夫豈飾小信而要邪?道相籠久矣?!?清 鈕琇 觚賸·西臺篤行:“不瑣瑣以小信為意?!?br />(2).江海規(guī)律性的輕微漲水現(xiàn)象。 清 吳蔚光 《悲灶戶》詩:“大信已過小信來,盼到天晴還弗果?!?/div>
《漢語大詞典》:輕法(輕法)
(1).謂法令所定的賞和罰都很輕微。《商君書·外內(nèi)》:“民之外事,莫難於戰(zhàn),故輕法不可以使之。奚謂輕法?其賞少而威薄,淫道不塞之謂也?!?br />(2).猶輕典。后漢書·循吏傳序:“初, 光武 長於民間,頗達(dá)情偽,見稼穡艱難,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務(wù)用安靜,解 王莽 之繁密,還 漢 世之輕法?!?李賢 注:“輕法謂 高祖 約法三章, 孝文 除肉刑也?!?span id="ebovckc" class="book">《南史·孔琳之傳》:“降死之生,誠為輕法,可以全其性命,蕃其產(chǎn)育。”漢書·刑法志“刑新邦用輕典” 唐 顏師古 注:“新闢地立君之國,其人未習(xí)於教,故用輕法。”參見“ 輕典 ”。
分類:法令輕微
《漢語大詞典》:輕典(輕典)
指條文簡約、處罰從寬的法律。周禮·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孫詒讓 正義:“此言國既新定,其民素未習(xí)於教令,不可驟相督禁,故用輕法,以使之漸化也?!?span id="jg6sjbi" class="book">《北史·蘇威傳》:“至是,奏減賦役,務(wù)從輕典,帝悉從之?!?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刑部·冤獄:“而 張國維 終於論戍,一時(shí)以為縱,或謂 張 弁有大力結(jié)強(qiáng)援,得麗輕典云?!?/div>
《漢語大詞典》:薄譴(薄譴)
猶薄責(zé)。輕微的責(zé)備或責(zé)罰。 明 張居正 《答操江王少方書》:“鄙意以為盜贓已獲,可從寬處……上意以部覆撫按罰治為輕,區(qū)區(qū)又委曲議擬,乃得薄譴。”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抗疏忤旨》:“下官不知時(shí)諱,觸犯天顏。仰荷圣恩,恭承薄譴,已出萬幸?!?span id="swdaxas" class="book">《清史稿·文宗紀(jì)》:“五月戊子, 周天爵 奏, 武宣 東鄉(xiāng) 逸賊竄入 象州 。詔切責(zé)之,各予薄譴?!?/div>
《國語辭典》:塵芥(塵芥)  拼音:chén jiè
塵土和草芥。比喻微不足道的東西。元。周伯琦懷禿腦兒作〉詩:「王綱未旒綴,群生半塵芥?!?/div>
《漢語大詞典》:毫銖(毫銖)
指極輕微的分量。毫、銖均是微小的重量單位。 唐 沈亞之 《郭常傳》:“夫販賈之人,細(xì)度而狹見,終日希售榷買,計(jì)量於毫銖之間?!迸f題 宋 蘇軾 《漁樵閑話錄》上編:“今之所談,果有毫銖可補(bǔ)於見聞,亦足以發(fā)也,又且何間於野人之論哉!”
《漢語大詞典》:顫裊(顫裊)
輕微顫動。 宋 周邦彥 《六丑·落花》詞:“殘英小,強(qiáng)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cè)。” 元 楊樵云 《小樓連苑》詞:“一枝斜墮墻腰,向人顫裊如相媚。”
分類:輕微顫動
《漢語大詞典》:纖惡(纖惡)
輕微的罪惡。《三國志·魏志·程曉傳》:“罪惡之著,行路皆知,纖惡之過,積年不聞?!?/div>
分類:輕微罪惡
《漢語大詞典》:崒?shí)?/div>
(1).峻峭貌。 清 陳夢雷 《木癭瓢賦》:“山嵯峨兮崒?shí)?,水激湍兮發(fā)發(fā)?!?br />(2).象聲詞。物體輕微的磨擦聲。 唐 孟郊 《弦歌行》:“暗中崒?shí)屪┍?,倮足朱褌行戚戚?!?/div>
《漢語大詞典》:遺芥(遺芥)
(1).遺落的芥菜子。猶言極其輕微的東西。晉書·懷帝愍帝紀(jì)論:“然而擾天下如驅(qū)羣羊,舉二都如拾遺芥,將相王侯連頸以受戮,后嬪妃主虜辱於戎卒,豈不哀哉?!?br />(2).丟棄芥菜子。形容鄙棄之甚。文苑英華卷六四五引 北齊 杜弼 《為東魏檄梁文》:“委慈母似脫屣,棄寵弟如遺芥?!?span id="nkiabov" class="book">《梁書·蕭介傳》:“棄鄉(xiāng)國如脫屣,背君親如遺芥?!?/div>
《漢語大詞典》:小刑
(1).輕微的刑罰。周禮·地官·司市:“市刑,小刑憲罰,中刑徇罰,大刑撲罰?!?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憲罰,播其肆也。” 賈公彥 疏:“憲是表顯之名。徇既將身以示之,則此憲是以文書表示於肆,若布憲之類也?!?br />(2).輕于刑殺。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陽尊陰卑:“天之好仁而近,惡戾之變而遠(yuǎn),大德而小刑之意也?!?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陽尊陰卑:“此見天之近陽而遠(yuǎn)陰,大德而小刑也?!?br />(3).小的型范。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歐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div>
《國語辭典》:輕傷(輕傷)  拼音:qīng shāng
輕微的傷勢。如:「他在爬山的時(shí)候不慎摔了一跤,受了點(diǎn)輕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