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81
【介紹】:
東漢陳留東昏人,字君文。劉昆子。傳父《施氏易》。廣授門徒。明帝永平中為太子中庶子。章帝建初中遷宗正,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13
【介紹】:
西晉平原高唐人,字彥夏。華表孫。初為博士,累遷散騎常侍。晉懷帝永嘉中,官江州刺史。雖逢喪亂,每崇典禮,在州有威惠,從者甚眾。時帝蒙塵,軼遣使入貢。不受司馬睿節(jié)度,睿命王敦、周訪擊之,軼眾潰,為周訪所殺。
全晉文·卷六十六軼字彥夏,嶠弟澹之子。初為博士,累遷散騎常侍。東海王越引為兗州留府長史。永嘉中歷振威將軍江州剌史。元帝承制,不從教命,討斬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8—1647
【介紹】:
明末松江府華亭人,字人中,更字臥子,又字海士,號大樽。少有才名,與夏允彝等結(jié)幾社,又參加復(fù)社。崇禎十年進士。選紹興推官。東陽許都起事,子龍以故交勸降,許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殺之。子龍爭,不能得。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于南京。請練水師,言中興之主當(dāng)身先士卒。不聽,辭歸。南都失,遁為僧。尋受魯王兵部尚書,結(jié)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擒,于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時謚忠裕。子龍以風(fēng)節(jié)著,詩詞古文亦稱大家,領(lǐng)袖明末文壇。詞尤有名,與同里諸名士形成云間詞派。有《湘真閣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清人王昶編為《陳忠裕公全集》。子龍尚輯有《明經(jīng)世文編》。
詞學(xué)圖錄陳子龍(1608-1647) 字臥子,一字懋中、人中,號大樽,又號軼符。松江華亭人。南都失陷,在松江起兵抗清,自為監(jiān)軍。兵敗易僧服,受南明魯王兵部職。聯(lián)絡(luò)太湖義軍圖復(fù)舉。事泄被執(zhí)于蘇州,押送途中乘間投水死。清乾隆時謚忠裕。早年入復(fù)社,又與夏允彝等結(jié)幾社,以氣節(jié)相砥礪。與李雯、宋徵輿并稱"云間三子",開云間詩派、詞派。文恢肆而神驤。詩高華雄渾,睥睨一世,為明詩殿軍。詞妙麗深婉,神韻天然,亦稱大家。有《陳忠裕公全集》、《陳忠裕公詞》。
槜李詩系·卷四十字臥子,青浦人。官兵科給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人中,更字臥子,青浦人。崇禎丁丑進士,除惠州推官補任紹興升吏部主事改兵科給事中有白云草廬居湘真閣諸槁
維基陳子龍(1608年—1647年),字臥子,號軼符,晚號大樽,明末政治人物、詩人,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青浦縣籍。陳子龍由祖母撫養(yǎng)長大,天啟三年(1623年)十六歲參加童子試。崇禎元年(1628)與湖廣寶慶府邵陽縣知縣張軌端之女結(jié)婚。崇禎三年(1630年)中式庚午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登丁丑科進士,出任廣東惠州府推官。官至南京兵科給事中。福王于南京即位,子龍上防守要策,請召還前吏部尚書鄭三俊,朝廷不聽,隔年二月,以奉養(yǎng)父母為由離開朝廷。后出家,法名信衷。屢次起兵抗清,后聯(lián)絡(luò)太湖反清武裝,圖謀起事,最終兵敗逃亡。夏之旭自殺后,陳子龍到密友侯岐曾的仆人劉馴家里躲避,又逃至其婿昆山顧天逵兄弟處。不久在吳縣潭山顧天逵祖墓被操江都御史陳錦所逮捕,永歷元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6月15日夜間,在登船前往江寧的途中穿過跨塘橋時,陳子龍掙斷鐐銬,投河自殺死,被割下首級,拋尸河中。陳子龍的學(xué)生們撈其遺體,將其安葬于陳氏墳地。乾隆間追謚忠裕。
人物簡介
維基莊廷偉(1662年9月30日—1720年9月8日,康熙元年八月十九日-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初七日),字軼群。江南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式丁卯科江南鄉(xiāng)試舉人??滴跞辏?691年)中式辛丑科第二甲第十一名進士出身。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六年(1697年)七月十九日,敕封徵仕郎。三十八年(1699年),任戶部云南司郎中。四十二年(1703年)三月十八日,誥封奉政大夫。四十三年(1704年),外授河南衛(wèi)輝府知府。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誥封中憲大夫。五十六年(1717年),以陜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甘山道。在當(dāng)?shù)赝茝V江南水車,引進和推廣農(nóng)作物優(yōu)良品種,從內(nèi)地調(diào)運小麥、大麥、豌豆、胡麻、玉米、番薯、馬鈴薯、花生、煙草等籽種,增加農(nóng)作物種類,提高糧食產(chǎn)量。著有《治甘州記》??滴跷迨拍辏?720年)八月初七日,卒,年五十九歲。身后因甘肅甘山道任內(nèi)「應(yīng)追核減運糧腳價銀兩案」被限期追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72—1751
【介紹】:
清江蘇江都人,號東山。乾隆元年進士,官壽陽知縣。有《金東山文集》、《補遼金元三史藝文志》。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四金門詔,字軼東,號東山,江都人。乾隆丙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知縣。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九劉時英,字軼倫,富平人。有《其恕堂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軼群,號禧伯。工詩,能書,寫花鳥有逸趣。有《超然堂詩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侃甫,一字侃庭。諸生,署南匯縣訓(xùn)導(dǎo)。有《享帚山房集》、《永安耆獻狀》。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蔡維熊,字星若,號軼亭,又號秋澄,嘉善人。貢生。有《軼亭詩鈔》、《芷江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杭州人,字軼秦,號松崖。錢士璋子。諸生。隱居西湖,工畫山水,落筆高古。有至性,十三歲喪母哭泣極哀,六十一歲父卒,哀號如嬰兒。
人物簡介
維基周立瀛(1816年—?),字軼凡,號仙舫,江西安福人。周立瀛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成進士。官禮部祠祭司主事,歷升員外郎、郎中。咸豐六年(1856年)改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咸豐八年(1858年)任漳州府知府,又委署汀州府知府。咸豐九年(1859年),護理福建汀漳龍道。同治元年(1862年),改福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姜自駒(1846~?),字軼群,號志存。廣東省陽江直隸廳(今屬陽江市)人,進士出身。光緒元年(1875年)舉人,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二甲第73名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1883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升員外郎。不久乞終養(yǎng)回鄉(xiāng),歷任陽江濂溪、南恩、七賢等書院主講。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陽江創(chuàng)辦小學(xué)堂,姜自駒主理校政。平日詩畫自娛,好黃老之術(shù)。